首先來介紹一下自己,自己是一個二線城市的三線院校的大學教師,自以為算是個斜杠青年,閑暇之余還會作為一個業余自媒體分享我的熱愛。日常除了忙工作之外,還有攜帶著拍攝設備以及產品到處拍攝的需求,更多時候對于自己每天的隨身攜帶(EDC)來說背負的東西還是不少的,下面就跟大家聊聊我每天都帶點啥。
Macbook Pro 13寸2018
對于日常辦公我主要是使用筆記本的,選擇Macbook Pro主要是為了它的屏幕以及對于macOS的好奇,兩年半的使用時間下來我覺得蘋果電腦確實很棒。首先是性能配置夠用,目前我主要是用的PS、LR以及偶爾的PR軟件,使用過程流暢無壓力,另外就是屏幕顯示效果是真的好,配合16:10的屏幕比例我覺得13寸也是完全夠用的。新款配備M1 Pro以及M1 Max芯片的MBP就要上市了,touchbar取消、更多的接口的加入仿佛告訴世界,老款MBP真的是走錯了路,不過考慮售價,我覺得手上的它還能再堅持堅持。
不滿意的點就是256GB硬盤漸漸不夠用了,而且鍵盤手感確實也挺一般的,而且最近我發現鍵盤的“A”鍵會出現偶爾的連擊現象,好在蘋果對于這一批筆記本鍵盤有4年的保修服務,我決定過段時間就去蘋果售后修一修,貌似是直接更換鍵盤以及電池哦~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這蘋果售后還真的是很不錯了。
如果你準備新入手MacBook Pro,我覺得M1芯片你值得擁有,前提是你能接受它的定價。
A7M3+騰龍28-75 f2.8
相機是在今年618進行升級的,選擇從佳能入門相機700D升級到索尼全畫幅主要看中的原因一是對焦二是豐富的鏡頭群。之前拿佳能相機拍孩子10張照片有6張是對不上焦的,而且想給700D配一個大光圈鏡頭發現并沒有什么好的選擇,所以就入手了A7M3。
全畫幅搭配2.8光圈鏡頭的素質確實是我之前的相機達不到的,而且更快地對焦速度配合索尼的眼控對焦拍孩子只管放心按快門就好,即便是面對活蹦亂跳的小朋友也能準確對焦。使用這套裝備其實也拍了不少照片了,大光圈是真的香。目前鏡頭就只有騰龍28-75這一個,下一步可能入手一個索尼85 1.8或者騰龍70-180來拍人像,之后在入一個超廣角,感覺就可以了。
如果非要提缺點那就是這套相機+鏡頭的重量真的有點重,所以更多時候我都會選擇背一個雙肩包出門來減輕脖子上的負擔。
同樣A7M4以及騰龍28-75二代都要上市了,買新不買舊,有需要一定要沖沖沖!
一加 9 Pro
我是因為受不了 Redmi K30 Pro手機的重量以及拍照而入手的一加9 pro,實際使用使用時間大約有兩個月,我來分享下使用它的一些感受,先說優點:
1.拍照效果我比較滿意,可能大家覺得很多手機與相機的聯名產品多半是噱頭,但是實際使用來說我覺得一加9 pro的成像質量還是很不錯的,照片有沒有哈蘇的味道我不知道,但是成像質量是完全能夠滿足我對于手機拍攝的需求的,IMX789+IMX766組合確實很強。
2.屏幕顯示效果出色,之所以不選擇一加9以及一加9r就是因為9Pro的微曲屏很漂亮,而且支持2K+120Hz的顯示,實際使用屏幕顯示效果出色,而且120Hz的屏幕讓我體驗到什么叫做流暢。
3.手機顏值高、手感好。手機更多時候成了現代人隨手不離的設備,一加9 Pro的顏值真的非常高,個人比較喜歡黑洞以及綠洲的配色,兩款配色都很好看。手機的厚度控制得很好,197g的重量放在手上有質感不壓手,而且8.7mm的厚度配合邊緣的圓弧過渡無論是裸機還是搭配原廠手機殼手感都很優秀。
當然它也是有缺點的,比如高通驍龍888處理器雖然性能強勁但是發熱量明顯也確實是存在的,比較明顯的問題就是續航會差一些,不過最近更新了系統耗電量好像有所好轉,而且65W的充電是真的給力。
購買建議的話如果追求哈蘇影像我覺得一加9Pro可以玩,不然的話其實剛上市的一加9RT同樣很贊,搭載了高通驍龍888處理器,并且LPDDR5、UFS3.1的配置通通給到,并且它用著更強的空間散熱系統,保證性能的同時還有更穩定的表現。采用三星AMOLED E4材質120Hz高刷屏幕顯示效果同樣不俗,還有IMX766主攝補齊短板。當然讓我心動的還有它3000元左右親民的價格,應該是目前更值得關注的旗艦機型了。
一加Buds Pro
更多時候我選擇手機來聽歌,隨著手機逐漸取消3.5mm耳機接口,真無線耳機漸漸成了主流,我也是在入手一加9Pro之后不久購入了一加的旗艦機真無線耳機 Buds Pro。
既然是一加的真無線耳機所以對于一加手機來說會更方便,因為不僅連接方便還有不需要下載APP就能控制耳機的便利性。耳機的音質能夠滿足我的需求,降噪的效果感覺能夠過濾掉日常中比較常見的低頻噪音,對于中高頻噪音就有一定的減弱效果。如果你使用的是一加后者安卓機型的話,我覺得一加Buds Pro很值得一試。
相信我,入手你一定不會后悔。
G-Shock
手表的話手頭雖然沒啥好表,但是智能的、石英的、機械的也有不少了,更多時候我選擇的還是我幾年前去臺灣購入的卡西歐G-Shock,除了它的風格比較適合我日常的休閑穿搭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手表很省心,我基本是24小時佩戴,結實耐用而且不用每周調整時間,也不用考慮充電的問題。
G-Shock款式還是相當多的,個人越普通的款越經典,希望你也會喜歡。
傲雷手電
手電這東西可能不是每天都能用得到,但是包里應該備一個,畢竟它的重量也不重,放在包里不礙事,更關鍵的是它的顏值非常高,這個漸變的顏色真的是愛了。
手電其實是個頭燈,可以通過附送的綁帶固定在頭上,拐角的設計可以很方便地把它掛在包上做照明用。
貌似我這款還是個限量款,放個普通款鏈接好了。
傲雷折疊小刀
這個小東西是傲雷送的,尺寸非常小巧,日常可以做為一個開箱神器來使用,畢竟這年頭很多時候都需要拆快遞,一個好用的拆快遞小刀可能會幫上大忙。
NIKE背包
這個NIKE背包是我前段時間剛剛入手的,選擇它一方面是因為它的容量非常大,我的身高背起來剛剛好,另一方面是因為背包設計的分區非常多,許多瑣碎的小東西都可以收納。
這應該是我背過的口袋最多的雙肩包了,更多的口袋收納起來確實方便,不過也有苦惱有時候真的會忘記想要的東西放在哪個口袋了。
背帶的舒服程度還不錯,我比較擔心這個氣墊的壽命,以及時間久了這個氣墊會不會發黃呢。
這個背包的主收納倉可以完全打開,還有一個可以調整的收納空間,實際上這個結構是放運動鞋的,到那時我發現放相機也完全沒問題。
而筆記本的話我會把它放在背包背面的位置,個人覺得15寸的筆記本也完全可以放得進去。
這包是真不錯!
相機內膽包
把相機扔書包里其實是有些擔心相機的磨損的,畢竟自己的雙肩包里什么東西都會放,難免互相磕碰。其實背一個專用的相機包會好一些,不過相機包就只能放相機和鏡頭了,其他的一些雜物又放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就在淘寶上買了個內膽包,可以把相機完整的包裹起來,關鍵是價格便宜只要10元出頭。
因為是個小店購買的就不放鏈接了,大家搜索相機內膽包就可以搜索到,可以根據自己相機與鏡頭的具體尺寸來選擇大小號。幾塊錢給相機多一層保護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好了,這基本就是我的每日EDC了,不知道有沒有一款會讓你種草呢?
全文完,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