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40顯卡、13代酷睿、銳龍7000即將在2~3個月后和我們見面,這時期攢高端主機還適合嗎?
不著急的用戶當然可以等等(等等黨是不會失敗的!)但有剛需的用戶也不要畏首畏尾。
現在的利好消息是顯卡、內存、SSD價格都在下降,CPU在經過小幅上漲后價格也開始回落。
新顯卡,新處理器和平臺在發布初期價格肯定會比較高,再加上由于近期某局部地區局勢緊張,會給未來帶來什么樣的變數也未可知,所以該攢還是攢吧!
這次給大家帶來一個過萬元的主機配置,主打暢玩4K分辨率游戲,并具有一定的生產能力。顯卡選擇剛上市不久的RTX3080-12GB,這樣也不用擔心買到礦卡了。下面就來看看這臺新裝好的主機吧!
以上這臺主機的配置如下:
CPU:Intel i7 12700K
主板:微星(MSI)Z690 EDGE WIFI DDR4 (刀鋒)
內存:宇瞻(Apacer) NOX暗黑女神DDR4 3600 8G*2套裝*2
SSD:大華(Dahua)C970 1TB SSD固態硬盤
顯卡:索泰(ZOTAC)RTX3080-12G6X天啟OC
散熱:喬思伯(JONSBO) 光影TW6-280 黑色
電源:海韻(SEASONIC)PRIME CONNECT 750w
機箱:海韻(SEASONIC)海韻ARCH Q503
風扇:喬思伯(JONSBO)LF12A 幻彩版 ARGB機箱風扇 X4
主板&CPU
▼采用了一體式IO擋板,IO部分包括:USB接口部分為2個黑色的是USB 2.0、5個紅色的USB 3.2 Gen 2 、1個Type-C接口是USB 3.2 Gen 2X2 Type-C;音頻接口為5個3.5mm口,1光纖接口;視頻接口為1個HDMI2.1+1個DP1.4;網絡方面為1個2.5G-RJ45網絡接口,還有兩個WIFI天線的螺絲孔位。
▼M.2接口一共有4個,全部為PCIe 4.0,并未和其它接口共享通道;散熱片一共是3塊,有一塊負載2塊SSD的散熱。PCIe X16插槽有3個,第一條由CPU提供,支持PCIe 5.0,有金屬加固,另外兩條由Z690芯片組提供,只能提供PCIe 3.0 x4的速度,另外還有一個PCIeX1 3.0插槽。
▼供電方面,采用了16(VCORE核心)+1(VGT核顯)+1的配置,VCOR和VGT這17相都是直出,每相采用了最大承受電流達到75A的DrMOS。
▼酷睿i7-12700K有8個性能核(大核)和4個能效核(小核),總計12核20線程,性能核頻率3.6到4.9GHz,效能核頻率2.7到3.8GHz。
內存
▼宇瞻的NOX暗黑女神,一套2條,2套4條,單條為8G,這樣總計為32GB內存,總算插滿了內存槽。全黑色的鋁合金材質馬甲,噴砂處理,手感膩,中間有宇瞻的LOGO;上面乳白色的是導光條,并有NOX的標識。▼頂部的導光條有Apacer的標識,RGB支持4大主板廠家的燈效控制軟件。中間面積最大,到兩端逐漸減少。但由于頂部兩端向外有擴展,如果搭配一些緊湊型機箱要格外注意兼容性的問題(主要是和冷排)。
▼內存版本的頻率為3600MHz,時序為CL18-22-22-38。
▼側面可以看到導光條和PCB。
顯卡
▼RTX3080-12G6X天啟OC正面采用了裝甲風格,在黑色基調上覆以銀色裝甲點綴,還有很多紋路和棱角,三風扇的散熱體系也讓顯卡比較長,具體尺寸為315×122×61mm。
▼正面中間的風扇罩一圈其實是有RGB燈環的。
▼側面中間的ZOTAC 文LOGO也是有RGB光效的。
▼供電方面需要是8+8pin,大芯片顯卡的峰值功耗較高,普通版的RTX 3080的TGP功耗是320W,而12GB版本的TGP功耗提高到了350W,安全起見還是750W電源起步比較好。
▼卡厚度明顯超過2槽,接近3槽。內部采用了16+3相數字供電,對于索泰的次旗艦顯卡就不用擔心供電用料了。從前端可以看到有5根鍍鎳的復合熱管,其實在核心部分還有2根成U型,沒有貫穿到前端,即一共有7根鍍鎳的復合熱管。
▼顯卡背面采用了黑色的鋁合金背板,上面能看到“天啟之翼”的圖案,鏤空部分是2個小風扇的安裝位置。
▼附贈兩個“天啟之翼”小風扇,安裝后可以加強背面的散熱,同時自帶RGB燈效也使得這張顯卡三面都具備了光效。這樣整個顯卡將有5個風扇!缺點就是小風扇供電線需要連接到顯卡側面LOGO的上方,外露的供電線有些不美觀。
▼視頻輸出接口采用3個DP+1個HDMI 2.1的4接口設計。
散熱器
▼TW6-280 黑色版 ,是一款280mm規格冷排的一體水冷,支持ARGB,兼容性方面支持最新的 LGA 1700,扣具背板也是全金屬的。▼風扇已經預裝到冷排之上,標配兩把14mm ARGB 風扇,采用Hydraulic軸承,轉速800~1700rpm,風量48.4~107.36CFM,噪音值<38dBA。
▼280mm冷排部分采用了14條水道,過風面積達到了392cm2。可而同系列的240型號為12條水道,288cm2過風面積;360型號為12條水道,432ccm2過風面積。明顯可以看到其參數遠超240水冷,更加接近360水冷。
▼冷頭的頂蓋為高透光塑料,里面的圖形LOGO具有 ARGB 光效, 內部水泵采用了8級繞組內芯,轉速2500rpm,噪音值<30dBA,功耗3.6w。純銅底座,內部微水道散熱面積為160cm2。兩個水管的連接處距離比較遠,轉動可以超過180度。供電為3Pin ,另外還有2個3pin的ARGB接口,一公一母頭設計方便串聯其它ARGB設備。
機箱風扇
▼喬思伯的LF12A 幻彩版 ARGB機箱風扇 ,采用了鐮刀形9葉片,供電為4pin,支持PWM智能溫控。風扇也采用了Hydraulic 軸承,轉速800~1600rpm,風量19.8~41.5CFM,風壓0.33-1.17mmH2O,噪音值19.3~24.6dBA。
▼ARCH Q503 是海韻的第二款機箱,定位要比SYNCRO Q704 低,結構較為緊湊,也更加常規。
▼自帶了一個PRIME CONNECT 750w模組電源,CONNECT模塊本質上是一個電纜管理集線器,用較短的電纜直接連接到該集線器,這種新的集成方式減少了線材長度和數量,方便理線。
▼機箱、電源、裝機過程和RGB效果的介紹和展示請看下面的視頻
CPU性能
酷睿i7-12700K的大核超到5.1GHz,小核超到4.0GHz,Ring沒有動,做了默認狀態下的常規跑分對比,系統為win11。
▼CPU-Z的跑分,超頻后單線程性能提高了~6%,多線程性能提高了~9%。
▼
Blender是一個開源的多平臺輕量級全能三維動畫制作軟件,使用官方的Benchmark工具進行多線程測試,超頻后Benchmark的測試各項成績提高了7~10%!
▼室溫28~29度,來到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默認情況下,單烤FPU,大核維持4.7GHz可以不降頻。10分鐘后,8核心平均溫度93.6℃,4 小核平均溫度84℃,AIDA64顯示CPU功耗為230w,小米智能插座顯示整機輸入功耗為350w。
顯卡性能
▼索泰RTX3080-12G6X天啟OC,boost頻率為1740MHz,實測頻率一般在1750~2000MHz左右,另外測試是開啟Resuzable BAR的。
▼RTX 3080-12GB除了比普通RTX 3080顯存增加了2GB,原有的320bit顯存位寬提升到了382bit,同時流處理器數量也從8704增加到了8960個,從紙面參數來看在RTX 3080和RTX3080Ti之間。由于之前也測試過RTX 3080和RTX3080Ti,所以把這兩張顯卡的數據拿來作對比,但要注意由于測試三張顯卡的時期不同,測試驅動也不同,作為對比數據不是很嚴謹,僅供參考吧!
理論性能測試
3DMARK的常規跑分
▼數據直接匯總為表格:以RTX3080-12GB為100%計,3DMark和SUPERPOSITION測試結構大致相同,領先RTX3080大概4~5%,落后RTX3080Ti大概2~4%。
單機游戲Bench測試
▼《刺客信條:英靈殿》的測試,在2K分辨率下,畫質拉滿到極高,運行游戲內置的BenchMark進行測試,平均幀數達到了100幀。同樣設置在4k分辨率下,幀數降到了65fps。
▼《全面戰爭:特洛伊》的Bench,極高畫質下,2k分辨率下達到135.7fps,同樣設置在4k分辨率下,幀數降到了84.6fps。
▼《德軍總部:新血脈》這款游戲對顯卡要求不高,4k分辨率下,最高畫質也能到158fps,開啟光追特效幀數降到了90fps,由于該游戲是支持DLSS,開啟DLS質量等級,幀數即可達到130fps。
▼《賽博朋克2077》是一個難啃的硬骨頭,在2K分辨率下,打開超級預設,可以得到近90fps;打開光追特效后并開啟DLS質量等級后,幀數可以達到70fps左右。
▼分辨率提高到了4K,打開超級預設,只能達到近50fps;這時再開啟光追特效,就不得不進行一些優化了:體積云,霧以及環境光遮蔽,光追中的光照都開到了中,并開啟DLS平衡等級后,幀數可以達到50fps左右。
▼毫無疑問3080系列的三兄弟都可以完全滿足絕大部分4k分辨率上最高畫質3A大作的流暢運行,測試了12款游戲的成績如下,以RTX3080-12GB為100%計,領先RTX3080大概~5%,落后RTX3080Ti不到5%,基本上卡在之前發布的兩張顯卡之間,為完美的刀法再次鼓掌!
▼Furmark烤機測試,參數設定為1080p分辨率、0AA,10分鐘后,頻率減少到了1245MHz,溫度穩定在74℃,GPU-Z顯示的顯卡功耗為352w,使用小米智能插座測得整機輸入功耗為490W。這么熱的天,散熱系統還是不錯的。
先階段還是DDR4更有性價比,而這款刀鋒/鈦就是最好的微星Z690 DDR4主板。由于現在內存價格走低所以就插蠻了4個內存卡槽,除了容量加倍,顏值也得到了加倍!
RTX3080-12GB性能上比RTX3080提高了~5%,大概500塊(~10%),但畢竟顯存也有增加,價格還算合理;而RTX3080Ti性能也比RTX3080-12GB高了~5%,價格缺貴了1000塊左右,也沒有再增加顯存!其實這三款顯卡并沒有太大差距,正常情況下無疑是RTX3080更有性價比。而RTX3080-12GB更適合對顯存有要求的應用,以及害怕買到礦卡的用戶。
海韻這套機電組合還沒正式開賣,其特點很適合對理線有很高要求的用戶。
最后這套方案預算在1.4w左右,大家量力而行。如果符合您的裝機需求,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