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可能也發現了,自從12代酷睿上市之后,大批的輕薄型筆記本,都開始采用H結尾的高性能處理器了,這也是12代酷睿諸多提升中的一個亮點,在更低的功耗和發熱下,還能帶來性能的提升,本次上手的就是英特爾evo認證,搭載i5-12500H的戴爾靈越7620 16 Plus。
而這些都是由英特爾evo認證筆記本提供性能支持的,正因為12代酷睿處理器強大的AI加速,讓筆記本也能夠擁有以往臺式機那樣強勁的性能,從而快速實現大量江豚數據的運算。
主要參數:
處理器:i5-12500H
屏幕:16英寸 3072*1920(比例16:10)
內存:16GB DDR5 4800Mhz
硬盤:512GB PCIe 4.0
靈越7620 16 Plus是一款偏向于生產力的筆記本,它給到了16:10比例的16英寸屏幕,以及3072*1920的分辨率,色域方面為100% SRGB,采用的是霧面的設計,幾乎是沒有反光的,雖然官方沒有提及校色之類的,但這塊屏肉眼可見的無偏色,色彩舒適自然。
雙風扇設計,除了轉軸處兩個出風口,機身兩側也各有一個出風口。
機身左側為HDMI 2.0接口,USB 3.2 Gen1接口,雷電4全功能接口。
機身右側為SD讀卡器,耳機耳麥接口,USB 3.2 Gen1接口。
圖片中可能看不出來,整機實際上手感覺還是比較大的,畢竟是16英寸的屏幕,由于鍵盤沒有小數字區域,按鍵的布局也更為寬松、舒適,觸控板的面積也足夠大。
i5-12500H采用4個性能核,8個能效核,因為這臺筆記本是定位于創作的輕薄本,所以我對它的性能還是非常期待的。另外我手上這臺是英特爾銳炬?Xe顯卡版本,當然了也有RTX顯卡版本,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就行。
在CPU-Z自帶的基準測試中,單核與多核的成績都接近于i9-11900K。
Geekbench 5的跑分中,單核成績1697分,多核成績10449分,這個成績已經超越了我之前使用過的一臺i7-11800H筆記本(單核1521,多核8238),可見12代酷睿的提升是非常大的。
Cinebench R20多核成績5184分,單核成績655分。
Cinebench R23多核成績13438分,單核成績1698分。
7-Zip自帶的基準測試,成績如圖所示,各位也可以使用手上現有的電腦,來和靈越7620 16 Plus對比下性能的差距。
Corona Benchmark,這是一款純CPU渲染測試工具,渲染成績為1分58秒。
V-Ray成績8167分。
靈越7620 16 Plus比較偏向于性能,所以這里使用Strees FPU來進行拷機,拷機初期能夠有80W的CPU功耗,在持續半小時后,功耗會穩定在50W左右,CPU封裝溫度則來到了93℃,可見該機的調校還是比較偏激進的。
在拷機滿載,風扇全開的情況下,實測人耳位的噪音低于50分貝,風扇聲偏低頻,不會刺耳。
自帶的512GB SSD為西數SN740,PCIe 4.0標準。
CrystalDiskMark跑分成績如圖,順序讀寫和4K讀寫都很不錯。
AIDA64自帶的內存測試成績如圖,這臺電腦搭載的是DDR5 4800的內存。
對于一臺輕薄本來說,測游戲可能有些不太合適,出于好奇還是測了一下,使用極限競速:地平線5自帶的性能測試功能,將至極低畫質和1280×800分辨率,可以獲得穩60幀的表現,這是以前MX顯卡都不能實現的。
體驗總結:
從它的配置和大小就能看出來,靈越7620 16 Plus走的是全能本的路線,是一款更加偏向于性能的機器,在實際的跑分中,成績也超越了只有一代之隔的i7老大哥,大屏幕和高分辨率也能更好適應與內容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