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明,本文僅僅是作為一個我選機的一個思想過程,以及最終確定的打算在2019年對器材進行升級的目標,并不是對這些個僅僅只是摸過的相機的云測評,當然也會夾雜一些分析與個人的一些糾結點,以及最終為何會將目標確定在索尼A7R3上。雖然這一套組合有些超出預算,也可能有大佬認為這樣的組合不屑一顧,不過結合市面上現有設備的對比,我還是將這樣一套組合確定為自己的目標器材。雖然說出佳為尼之路有些糾結,不過多方對比之后,還是決定了。那么剩下的還差些什么呢?當然是差錢了……
選擇歷程
其實很早就想換器材,但因為各種原因吧,可能今年攝影器材都用的不怎么多,所以也就擱置到現在。畢竟,在單位的時候,也都是用80D加套頭隨便拍拍(說實話,套頭我覺得并不如我的騰龍17-50效果好)。今年出行次數不多,但是2019年,估計相機的使用頻率會再次恢復到之前的水平,所以,有了換機的打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500D感覺真的有點用的久了,很多時候也成為了一個瓶頸(只是我認為的瓶頸,感覺快門有點問題了,并且電池倉也有一點破損~)。其實最開始考慮的是佳能80D,因為單位就是這款機器,手感的話還不錯,重量也不是很重,但是,有一點很重要,80D還是APS-C畫幅啊,喜歡攝影的人,恐怕都有一點全畫幅情節吧?
80D:關于80D的一些具體參數,應該不用我介紹了啊,接口齊全,有肩屏,像素夠用,成像質量、高感都ok,最重要的是價位也便宜,而且屏幕顯示效果很贊(相信拿這個去拍女票,絕對不會被打,自帶美顏效果),雖然說是單卡槽,但是我這張內存卡用了6年多了,沒有一次出過問題,只是最近,好像有點問題了……唯一讓我比較糾結的,就是APS-C畫幅(即使在電影中APS-C也相當于全畫幅,但還是覺得既然升級,不是全畫幅不舒服?。?
總體來講,80D夠用是夠用了,而且不用再單獨考慮鏡頭的問題。不過如果升級到80D,給我帶來的升級應該是操控上的大于畫質上的。
其實我覺得銳度的話我是能夠接受了~但是這都是樣片啊,平時自己用的話,呵呵……500D那個ISO一高,就……至于夜景的話,不提也罷~
6D2:既然80D已經PASS了,那么就在稍微拔高一點吧~此時,我還是選擇在佳能陣營里徘徊,由于若干年前用過尼康J1系列的微單,印象不是很好,并且用過幾次其他的尼康機器,除了D4給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其他的好像并沒有什么感覺(尼康挺好的,但不適合我)所以,在預算提高了一點之后,自覺避過了一眾優秀的尼康相機,而看了被噴一片的佳能6D2,其實6D2貌似就比較符合我的要求了。翻轉屏(雖然我認為這不重要,可有可無)、色彩、全畫幅、實惠的價格,并且有一堆優秀的副廠鏡頭,而且我用過老6D的感覺也非常棒,但是那個對焦范圍啊,強迫癥表示雖然覺得這個范圍比老6D是有提升的,但是因為用過80D,我感覺這個就完全是從80D照搬下來的啊,也太扣了吧……所以到這里,在糾結了若干天之后,6D2好像也被我PASS掉了,其實6D2對我來說真的夠用,足夠輕便的機身(650g左右吧),尚且優秀的畫質與性能,而且,最重要的是佳能機器的穩定性足夠應付任何場合,印象最深的就是500D在下著小雨的時候用一點事都沒有,要知道500D這個級別的機器,恐怕是不提供防水防濺的吧~至于寬容度,我這個級別的拍客,可能用不到那么高的寬容度咯~而且,專業的風光攝影,好像都是用灰鏡加包圍曝光的。
既然兩臺比較心水的單反,雖然性能都足夠好,并且對我來說都夠用了,但是還是被我自己pass掉了,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500D加17-50我已經不想帶著了,感覺略重,而且,有點像要體驗一下微單系統,那么,看看微單吧~其實微單,我也是看了幾臺的,包括M50、M5、M6、M6300、A7R2、A7M2、A7M3、A7R3,那,為什么最終把目光鎖定在了A7R3身上呢,我還是一臺一臺給大家分析吧,還是那句話,只是單純的記錄我自選機的目標以及換門的想法,不做最終參考(雖然每部都看過若干測評,但畢竟,沒有每部都摸過,所以就不詳細介紹啦,只寫一下,我為什么看重又為什么沒選它)
M50、M6、M5、A6300我就一起說了:這三臺機器都沒體驗過,但看B站一眾UP主推的那個增光減焦環還不錯,也還是考慮過這三臺,不過考慮到自己的相機以后可能并不一定會完全家用,偶爾還是會用來接一點小活,所以可能80D那樣的機器更唬人,而很多人在看到照片之前,認為專業與否的標志,就是相機尺寸,M6無電子取景器,PASS,M50作為M5的升級款,我感覺不錯,輕便,平時用用足夠,但是還是在糾結這個APS-C畫幅的問題,而且佳能已經出了全畫幅微單EOS R,眾所周知,佳能是歷史上最喜歡換卡口的廠家之一(尼康這一點就比較良心,卡口基本上沒換過~),并且作為我一開始最想換的EOS M5好像已經在狗東自營下架了,所以,pass吧~這樣,佳能這三臺就被我pass了,m6是因為外觀。A6300作為這其中最強的一臺,價位的話,感覺和6D2應該差價不是很大吧,那我為什么不選擇6D2呢?雖然說畫質的話,emmmm,算了,不比較了,反正我也沒有。
A7R2、A7M2:其實感覺M2和R2定位是不一樣的,R2是以高像素著稱,那么M2呢?其實這個價位的機器,如果不考慮讀取速度的話,這兩臺機器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目前R2應該還是在畫質的第一梯隊吧~當然尼康D850那種變態除外啊~現在R2的單機價格在9100左右,就可以擁有一臺超高像素、超高畫質的索尼大法,不管怎么樣,畫質也會比我目前自己的500D以及單位的80D好吧?雖然體驗可能比不上80D,但我發現,目前我還想沒有需要特別快速拍攝的場景。而M2,8499京東自營就可以拿到套機,據朋友的使用體驗說,日常足夠。其實單卡應該不是糾結點,畢竟內存卡應該很少壞吧~當然專業攝影師肯定也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啦~
A7M3:emmmm,全畫幅入門新基準,價格也是,但是有一點,就是國內的價格實際上和R3差價已經非常小了,當然如果你拍視頻,可能還是m3更好一點,畢竟好像不容易像r3那樣出現色彩斷層?
A7R3:摸過,而且那個明亮的ovf真的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一次有這種感覺的時候是用老師的D4了……而且各種像素什么的應該是這里邊最好的了把~雖然說對于R3我也僅僅是摸過,還是有很深刻的印象。
那我為什么最終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打算選擇R3呢?總結一下,大概是以下幾點原因:
1.高像素使用的時間更長,畢竟近年的CES,已經出現了8K電視,隨著4K的普及,相信用不了多久,高像素會變得越來越普及(君不見redmi note7已經4800萬像素)
2.足夠輕便的機身,機身重量其實與6D2相當,但得益于無反結構,占用的背包空間很顯然小于6D2(搭配健身馬那種級別的機身另算……)
3.雙卡槽設計能夠給我帶來足夠的安全感,我可不希望和女票出去玩的時候內存卡出問題,否則我只能一切后果自負了~
4.全畫幅,其實索尼的鏡頭雖然買不起GM系列,但健身馬這兩年的畫質提升也是有目共睹,而且,無反應該不會出現跑焦吧?
5.第一印象,取景器的明亮程度標識真的對于我這個先天近視的人來說,看起來爽得很啊~
當然也有缺點啊:
1.價格,需要努力一段時間才能夠得到
2.鏡頭,可能目前來看,買了這個機身,就用不上GM系列的鏡頭了,但同樣,我可以買一個適馬MC11轉接環借周圍人的佳能紅圈用
3.機身結構不如單反穩定?我推測的……寫了這么多,其實確定自己想買的器材很簡單,2019年,只要你不是追求極致,畫質都夠用,真的,那么,來玩個游戲吧~好像我無法把這個弄成游戲了,那么,直接說結論吧……(僅供娛樂性參考哈,我不知道各位大佬適不適用我說的下面這個)
1.如果您只認準佳能品牌,并且預算不多,那么,當您不在乎相機畫幅的時候,如果,您認可APS-C畫幅,您可以選擇80D,M50,M6(無電子取景器!?。绻徽J可APS-C,請選擇6D2(看好了各位,我說的是預算不多的情況下,看清楚條件哈)
2.如果您不糾結品牌,并且預算不多,并且不在乎相機畫幅的時候,尼康也是很好的選擇
3.如果您像我一樣,想要超高的解析力,不在乎拍攝快慢的話(真心不會慢到哪里的),請選擇A7R2,當然D850也很棒
4.如果您有旅游的需求,建議不要選擇單反……
5.如果您不在乎錢,那么不必糾結,買你能買得起最好的吧,徠卡哈蘇任你選
好像最后寫的邏輯有些亂了,不過大體就是這個思路吧~下一臺機器,試水A7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