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朋友些配置裝機清單的時候,機箱這類外設產(chǎn)品聽到最多的要求就是價格便宜一點,外觀好看一點,布局合理,好用一點。。。
事實上,我一般都會推薦各大品牌的新品,大廠的設計基本上可以信得過,很少會出現(xiàn)腦殘設計,新品的顏值也總能讓人眼前一亮,又能防止大家使用的機箱撞車。當然裝機中的實際需求也是很重要考慮因素,用多大的主板,多長的顯卡,加幾塊硬盤,一般ATX中高機箱總是不錯的選擇。
拋開高價的旗艦級產(chǎn)品不說,那么在300元左右這種預算下有沒有符合的產(chǎn)品呢,答案當然是有的,比如這款安鈦克的新品——夜行者DP501和DP301。
這兩款機箱都是屬于安鈦克這次推出的暗夜系列,朋友糾結過,不過考慮到DP501可以安裝ATX,并且向下兼容MATX,更雜食一些,最后還是選了DP501。DP301么體積更為小巧,不占用桌面空間,如何取舍,大家按照自己的需要看吧。Antec夜行者DP501目前JD Plus售價279元,裝機的話,可以輕松湊單,疊加700-30優(yōu)惠券做到更低。獨立電源倉,隱藏的HHD硬盤支架讓空間布局更為簡潔,內置的 炫彩LED燈條非常的別致,玻璃材質的側面板總能讓信仰更通透。
先來看看夜行者DP501裝機后的效果,不到300元的機箱還是可以裝出不錯的效果來。
開箱
收到包裝時,被包裝箱外面的厚厚一層保護膜震驚了。包裹了好幾層,防水防塵性能相當靠譜。
拆開包裝,內部填充了泡沫海綿的框架,機箱套了一個防塵袋。
左側看,可以看到獨立的電源倉和側透玻璃,很巧妙的營造了窄邊框的視覺效果。
這塊側透玻璃通過4枚免工具螺絲固定,拆卸還是比較輕松的。
玻璃的顏色其實有點偏灰色,側板兩面都貼了防指紋保護貼膜
機箱的前臉比較簡單,幾條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了立體感,配合裝飾燈條并不單調。
從側面看,可以看到菱形的倒角和Antec的LOGO。
面板很是卡扣式固定的,可以看到頂部的數(shù)據(jù)線有一部分是焊死的,所以拆的時候還是需要一點技巧,不要大力出奇跡。
面板的底部和側方都有進風設計以及防塵網(wǎng)的保護。
機箱面板后面同樣是一個散熱器安裝的支架,支持最大2枚14cm風扇。
機箱的右側是一整塊蓋板。
機箱背面提供了一個12cm的風扇安裝位置,7個PCI位,并且預留了一個水冷孔。
這種水冷孔已經(jīng)不大見到了,沒想到Antec這款機箱上做了保留,除了水冷管,我曾經(jīng)用延長線把RGB控制器通過這里安裝在外面。
機箱的開關是頂置的,提供了2個USB3.0接口和一枚獨立的MODE燈效控制按鍵。
機箱頂部的防塵網(wǎng)是磁吸材質,金屬網(wǎng)韌性很不錯,拆裝方便可以便于日后的清潔。
防塵網(wǎng)的孔隙相當?shù)募毭堋?
拆除頂部的防塵網(wǎng)后,可以看到機箱頂部最大支持2枚12cm/14cm的風扇,或者一枚240水冷。
機箱底部的支架設計的很厚道,不是那種廉價的螺絲腿,而是一體化設計的模塊腿壯的支腳底部長條狀的硅膠提供了不錯的穩(wěn)定性和減震效果。
在電源的進風口位置也有一塊可拆卸的金屬防塵網(wǎng)。
雖然只是使用了一塊4mm側透玻璃,但是機箱使用了SGCC 0.6mm的鋼板,所以空機箱凈重還是達到了5.85KG,算不上優(yōu)秀,但是對于售價來說算是中規(guī)中矩。
機箱的內部由于獨立電源倉的設計,所以非常的簡潔。
機箱的背板左側的CPU背孔開的相當大,即使大型風冷的背板也能很輕松的安裝。
線槽的深度保持在1.5cm左右,方便走線。
線束方面因為只提供了2個前置USB3.0,所以只提供了一根USB連接線。
集成的神光同步控制器是一大驚喜,我很少在入門級別的機箱中看到預先安裝好神光控制器的,除了機身自帶的RGB燈條,這個控制器還提供了額外的6個ARGB接口,足夠整個機箱的風扇使用了,超級好評。
控制器的邊上提供了2個SSD安裝支架。
電源倉內部還提供了2個HDD的安裝支架,抽屜式的免工具設計。
支架上的硬盤固定也是免工具設計,扣住就行了。
隨機箱附送了一枚12cm的后置散熱風扇,不過是最普通的款,不帶燈效。
電源倉其他細節(jié)方面,電源位置提供了4個硅膠墊,可以減小電源風扇的震動,進一步的防止噪音。
補充下,配件方面,除了說明書,還提供了3個PCI擋板和一包螺絲。
裝機
這次裝機使用了EAG550EVO,550W組模電源兼顧了硬件需求和安裝的便利,和這個夜行者DP501機箱可以說是絕配。
作為定位中端的電源,這款EAG550EVO的雙重包裝盒顯得相當?shù)暮廊A看,并且提供了5年的質保。
電源使用了經(jīng)典的LLC+DC TO DC方案,主動PFC,支持寬幅電源輸入,80 PLUS金牌認證。雙路12V,+12V1 26A,+12V2 25A 合計540W輸出功率,轉換率接近白金牌。
風扇方面使用的是ANTEC自家的14cm智能溫控風扇,另外這款電源承諾全部使用了日系電容,通過風扇可以看到內部日系的RUBYCOM 420V 390uF,85°主電容。
電源的接口方面是上下兩列布局,其中顯卡輸出端口還是用了紅色標注。
線材方面,提供了24pin,8pin各1根,PCIE顯卡6+2pin2根,硬盤電源線2根已經(jīng)一根軟驅線。
所有的線材均是扁平線的設計,線材不硬,彈性適中,最粗的這根24pin電源線也可以輕松彎曲。
硬盤電源線方面,每一根線都同時提供了SATA和D頭接口,兼容性非常的不錯。
安裝電源線的時候,電源背部接口提供了防呆口設計,不用擔心插錯。
裝機前,按照需要使用的電源接口數(shù)量先接上電源線。
這款電源的長度略長,有16.5cm。
第一次安裝電源的時候,由于獨立的電源倉后半部有個硬盤支架,所以安裝16cm的電源后,給線材預留的空間有點局促。
然而后面安裝硬盤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機箱上的一個隱藏設計,這個位于電源倉內部的硬盤支架是可以根據(jù)需要位移的。
可以看到,硬盤支架移動的范圍還是很大的,移動支架后,留給電源線的空間就非常充足了。
夜行者的內部空間剛好塞入一塊ATX主板。
安裝主板后,主板底部剛好機箱貼合。
機箱底部專門預留了2個走線槽,通過這里可以輕松的把機箱數(shù)據(jù)線和主板相連。
除了機箱面板的數(shù)據(jù)線,機箱預裝的神光控制面板也需要和主板連接,可以看到控制器是SATA供電的,主板接口方面是一個5V 3pin的數(shù)據(jù)線。
如果你是技嘉主板,可以使用這個技嘉專用接口,主流主板全面支持。
本來想嘗試下安裝360水排的,不過事實證明空間是不夠的,只能使用240水冷進行頂裝或者前裝。
如果一定要上360水冷,看來只能上復仇者X了,只是預算會上浮一些。
好了背部走線基本完成,哈哈,由于空間足夠,加上背板是不透的,我就不強迫癥了。
CPU輔助供電線可以沿著背板開孔的線槽走,每隔一段距離就有捆綁位置,相當?shù)暮糜谩?
由于附送的風扇不帶RGB,所以我還是自己加了2組安鈦克的幻彩颶風和3把RGB風扇。
幻彩颶風的顏值是毋庸置疑的。
另外,我裝機時剛剛發(fā)現(xiàn),原來幻彩旋風的控制器可以直接通過PMW RGB接口直接和機箱控制器連接,從而達到神光同步。
替換背部散熱風扇,電源倉頂部風扇就是隨意擺放的沒有固定。
安裝顯卡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個夜行者DP501的細節(jié)真的做的很好,顯卡的固定位置有個加強筋設計,可以提供免工具安裝,加固顯卡防止位移。
點亮機箱后,可以看到,機箱除了前面板位置有個一RGB燈條,在電源倉頂部也同樣隱藏了一個RGB燈條。
尤其是機箱電源倉頂部的燈條,勾勒出了機箱輪廓,非常的漂亮。
總結
這次裝機,安鈦克夜行者DP501給我印象相當不錯。用料方面,4mm的側透玻璃和0.6鋼板,空機箱接近6kg,用料方面基本令人滿意。尤其是內置的神光控制器,外置控制按鍵,擴展的6風扇安裝位,讓我瞬間感覺300元超值了。設計方面亮點也非常的多,可以移動的硬盤支架,可以移動的顯卡卡槽,走線槽的設計,保留的水冷孔等一些小細節(jié),可以看出設計師滿有誠意的,沒有因為入門機箱而忽視設計感。空間方面,2HDD,2SSD足夠用,240水冷支持,最多8風扇擴展,也能玩出不錯的燈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