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購買緣由
我家的第一臺車是15年7月購入的北京現代名圖,當時的購車目的基本就是城市代步、上下班通勤,以至于這臺開了近十年的車到出手也就開了不到八萬公里。有了換車想法應該是從孩子長大了每年寒暑假都會帶孩子自駕旅游,想要換個好一點的車讓旅途更舒適一些,雖然名圖很皮實,10年沒出過啥大毛病,空間也很大,我這接近一米九的個子坐里面也不會太憋屈。
影響換車的原因有幾個,一個就是1.8自吸動力感覺差點,滿載上高速感覺超車的時候動力就沒那么夠用了,深踩油門就只能聽到發動機咆哮而實際跑快不了多少;另一個就是車的隔音,發動機噪音,胎噪、風噪一股腦的涌入車內空間,市區開開還能接受,但上了快速路或者跑高速那噪音真的有寫到,即使增大音響音量依舊不能忍。
二、挑選過程
實際在選新車的過程中我和家里領導還是有著比較大的意見分歧的,家里領導的意見是選擇傳統燃油車,而我更傾向于選擇國產新能源。老婆感覺傳統燃油車更安全,而我感覺新能源配置好,性價比高。在誰也不服誰的情況下,我們實地去4S店看車,主要看了以下幾款。
1.蔚來ES6
蔚來ES6是我試駕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因為我身高高,ET5T雖然外觀好看價格也便宜但頭部空間有點局促于是就只能選蔚來SUV中價位更便宜的ES6了,我覺得蔚來汽車的設計還是可以的,而且可以換電的設計能讓人擺脫電量焦慮,而且隨時換電也不用考慮電池的損耗問題,這點確實很厲害。因為ES6是我第一次體驗新能源,安靜的車內,強勁的動力讓我頗有好感。不過唯獨有點擔心的就是蔚來這個品牌,貌似一直在虧損,確實有點擔心品牌跑路的問題。
2.奧迪Q5L
傳統豪華品牌這兩年的風光真的是被國產新能源壓下去了,以往加價賣車現在只能大降價搞促銷,我記得單位同事兩年前28萬買的Q3L,時至2025這個價已經可以差不多入手Q5L了。我是比較喜歡Q5L的外觀的,看起來還是夢想車的樣子,但內飾看起來稍有點老。我們還試駕了40TFSI,感覺2.0T低功率感覺也很夠用了,駕駛感覺很好,靈活動力足,但乘坐感覺一般,可能是運動調校底盤雖然很緊致但溝溝坎坎還是比較顛的,另外音響效果普通,隔音也沒有預期那么好。我和老婆試駕完的統一感受就是比我們的舊車好,但感覺又沒好太多。跟銷售談了談40TFSI高配大概30萬左右落地,留做了備選。
3.奔馳GLC
中型豪華燃油車中奔馳GLC的銷量還是不錯的,車的外觀內飾我們都很中意,但就是價格感覺有點高,落地坑能接近40萬,GLB預算差不多但又感覺空間太小了,再加上奔馳4S店銷售都沒幾個,接待我們的銷售態度也不是那么好,又參考了老婆單位同事奔馳后期保養的費用,所以也沒有試駕就放棄了奔馳這個品牌。
4.寶馬525Li
實際上我們最先考慮的是寶馬X3,但新X3的設計一言難盡,車屁股像面包車,副駕駛位置像忘記了設計,雖然坐起來比較舒服,但價格都沒談直接排除。還得感謝國產新能源,原本是普通人天花板的寶馬5系現在也能在35萬左右就能落地了,不過說實話第一眼看到新寶馬5系的外觀我是不太能接受的,不只是尾部看起來很奇怪,由于油電同平臺,整個車身設計看起來非常臃腫。
主要是家里領導比較中意5系,所以我們還試駕了530Li,駕駛感覺還不錯,主副駕做起來也挺好,車廂靜謐性也不錯,但5系更像是個4座車,坐在后排中間位置的乘客非常不舒服,不僅腳上要忍受隆起,背部收起的扶手箱頂著同樣很難受。
另外不滿意的就是525Li的配置低,都35萬的車好多配置還需要加錢選配,比如無鑰匙進入、方向盤加熱,而且4S店強制購買1.3萬元保險,2000元裝修,還需要必須做分期才能享受更高優惠,這就讓人很不舒服了。
5.理想L6
實際上理想L6早在大概半年前就有試駕體養過,試乘感覺整個座艙非常安靜,而且前后排座椅都很舒服,還有非常舒服的頭枕,我覺得坐在車上確實有豪車的感覺了。駕駛感覺的話就是感覺很好開,動力強勁,加速平穩無頓挫,還有實用的清晰全面的HUD。前排座椅按摩、全車座椅通風、加熱,方向盤加熱等等BBA高配才有的配置全部給到,就感覺有了跨級的體驗。更關鍵的是L6 Pro只要20萬出頭就能落地,終于試駕了兩次之后我們選擇了理想L6。
三、提車
太原理想的交付中心距離市區還是有點距離得到,不過交付中心環境很好,客服服務態度也很好,大約耗時2小時多就完成了驗車、尾款支付等等過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理想這里的保險報價還是比較合理的,可以放心買。
提車之后入手的最貴的配件當然是充電樁了,由于有了現金優惠所以點之前免費送的充電樁只能自費購買,理想商城3699元包含30米以內的安裝費用。為什么選擇理想的充電樁,還是感覺配原廠的產品更有保障,而且理想原廠充電槍上的按鈕按下之后車上的充電蓋自動打開,感覺更方便。確定了充電樁之后在國家電網申請電表、預約師傅安裝,前后一周左右就完成了。
不得不說理想汽車如果家里有充電樁體驗確實會更好,APP預約晚上10點以后充電,然后只要插上充電槍就能享受3毛錢每度電的谷電優惠。理想L6純電182公里的續航在市區確實可以當純電開。
四、體驗
1.顏值很高
理想的外觀我覺得確實好看,沒有為了設計而設計的外觀細節,反倒是那種簡單的外觀確實很耐看,而且理想L6有著接近5米的車長,看起來也很大氣。提車也已經有一個月了,每次下車都忍不住回頭多看看自己的車兩眼。
早些時候我對于車內大屏中控還是比較反感的,一是看起來有點呆,二是感覺觸屏不如實體按鍵好用。但理想L6給了我不一樣的體驗,兩塊大屏看起來很協調,而且操控絲滑流暢。
不得不說理想L6在很多細節方面做的也很好,坐在車內確實有點坐在豪車里的感覺。
2.開起來好開
好開不只是對比我那臺10年的油車,對比我試駕過的Q5L我覺得也并不會差太多,大家都說BBA有著百年的技術底蘊,底盤調校會更好,但理想L6的地盤在市區我覺得同樣很好,可能是我試駕的不夠多我真沒感覺出來太多的區別,可能唯一的區別就是Q5L偏運動,理想L6偏舒適。
理想L6可以秒殺BBA的就是動力表現了,0-100加速只要5秒多的成績應該是百萬級油車才能有的表現了吧,動力隨踩隨有,推背感說來就來,我覺得雖然號稱奶爸車,但我覺得L6也是有駕駛樂趣的。
理想L6車長接近5米,而且車身高大,從轎車來到這么一款中大型SUV剛開始開還是有點把握不準車身的,但理想L6超好用的360全景影像可以讓你輕松駕馭這臺車,而且360影像自動會在車距離障礙物較近的時候自動展現出來,讓你化解每一次狹小空間駕駛。對了輪轂視角也很好用,不用再擔心倒車蹭到輪轂了。
理想雖然沒有儀表盤,但抬頭顯示顯示的內容足夠全面,除了可以顯示檔位以及時速以外,包括道路限速情況、導航畫面都可以在抬頭顯示中呈現出來,而且行駛過程中通過抬頭顯示查看信息實際上更安全。
更厲害的是,盲區影像也可以在抬頭顯示上展示,只要撥動轉向燈畫面就會自動展現出來,這樣的體驗真的是在原來的油車上體驗不到的。
方向盤上的小屏幕支持觸控操作,可以設置快捷功能,可以調整駕駛模式以及底盤舒適性等等功能。抬頭顯示搭配這個小屏幕真的覺得或許儀表盤真的不是必須。
3.坐起來好坐
理想的座椅舒適度是真的不錯,座椅寬大舒適,主副駕提供多項調節還有腰部支撐,后排還可以實現一定角度的后仰,長途乘坐也不會累。另外,標配的頭枕同樣舒服。
理想L6主副駕駛為配備了按摩功能,我覺得雖然不能和家里的按摩儀想比,但有總比沒有好。還有5個座位的座椅加熱,4個座位的座椅通風,再也不用擔心冬天冷屁股,夏天悶后背的問題了。
理想對于高級感的營造還是很在行的,首先是底盤往舒適的方向調校,即使路過溝溝坎坎以及減速帶也能盡可能的將其過濾,其次就是整車的隔音是真的好,從舊車換到理想L6真的有種帶上降噪耳機的感覺。
另外就是好用的車機,可以安裝主流的視頻、音樂軟件,大屏幕以及語音交互方便自如,理想不只是能聽出來你所處在車上的位置,還能看出來你所指的方向,你可以盡管吩咐理想讓它幫你解決你想解決的全部問題。
而且理想L6還加入了AI大模型,你可以問各種問題,可以讓它幫你畫畫,也能為你生成AI照片,可玩性同樣很高。
4.用起來省錢
理想L6為增程式新能源汽車,可以加油也可以充電,選擇它也就是因為市區可以用電成本低、體驗好,高速可以用油,沒有續航焦慮。目前還沒有跑過高速,主要是市區為主,家里有了充電樁確實可以把它當成一臺純電車開,182公里的純電續航不虛標,以我的用車情況來看,一周充兩次電就夠了,目前行駛了1426多公里,電用了207.88度谷電62.3,在外邊充電一次20元,加了200元的油可能用了50元左右,粗算了一下這一個月只花了132元,合計一公里不到1毛。
當然你可能會說電車省油不省錢,但官方承諾有8年16萬公里的三電質保,如果同級別的油車開16萬公里的話油錢大概也要10萬元了吧?即便是16萬公里之后電池的問題無非就是損耗增加,大不了多充幾次電,再說8年后可能電池也便宜了,所以我覺得就當下來看,選擇新能源還是挺省錢的。
能用油是我選擇理想的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每年假期帶孩子出門自駕就可以用油,對于一家只有一輛車來說,我覺得選擇理想還是非常合適的。當然可能我上了高速還是會去充電,但那前提是服務區休息的時候順便做的事情,如果排隊我自然會瀟灑離開選擇用油。
另外由于理想L6可以上綠牌,不只是沒有了限號出行,而且當地的咪表還有免費停車的福利,感覺省下一個億。
總結:
在當下來看,選擇理想L6還是感覺很值的,20多萬的投入卻有著50萬級別的享受,而且市區用電、高速用油的設定讓這臺車有著油車的長續航又有電車安靜動力強的表現。唯一遺憾的就是太著急換車沒等到L6智駕煥新版,所以有打算入手新車的確實可以看看新款。
全文完,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