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很多追求,DIY一臺電腦是很多男生都想做并且也會做的一件事情。不過追求夢想的年齡往往囊中羞澀,如何更好地安排預算需要好好考量。既要發揮每一塊錢的價值同時又要留有將來升級的余地,降低升級的成本,是個不錯的選擇。尤其是在電腦機電配件方面,選擇具有性價比的全新產品,比淘二手垃圾更為合適,畢竟在安全性,擴展性方面,更有優勢。
當然,選擇的時候不能僅僅一味地低價,也要注重品質,尤其是重要的配件例如電源,就要滿足必要的配置和要求。最近裝備了一臺性價比電腦主機,今天就同大家分享下細節,大家評論下是不是具有超高的性價比和將來升級時費用更低。
機箱是安耐美機箱風嶼K1,售價僅199元,價格非常低。關鍵它還帶有2個140mm的ARGB前置大風扇,非常超值。而且是支持ATX主板,支持11個風扇位置,可以說滿足了將來升級要求。而且這款機箱還具有電源前置設計,非常新穎。
這款機箱是全黑色,也有全白色的可以選擇。方正的前臉,絲網透氣性好,肉眼可見里面2個碩大的140mm風扇。左側是玻璃側透,下面則是同樣絲網的側邊。
右側面是鋼板,在左側有透氣孔設計,后面看上去同傳統的機箱一樣,上面有后置風扇位置,中間是7個PCIE槽位,下面是電源位,不過這里的電源位是封閉的,只有一個電源接入口。
頂部則是傳統的通風設計,可以掛接水冷散熱器,上面有磁吸防塵網。機箱按鈕在頂部,分別是電源開關、電源指示燈、重啟按鈕,USB3.0接口、USB2.0接口、音響接口。
擰掉后面的一顆螺絲,就可以將側面玻璃取下。我們看下里面獨特的配置,通常是電源倉的位置,一般都是封閉的電源倉頂蓋或者是帶通氣孔的電源倉頂蓋,而這里是透空的,但是支持安裝2個風扇,形成上下風道。這里是前置電源設計,而靠近前面板風扇的地方,是封閉帶通氣網的。很有意思是吧。
機箱的前臉,是2個140mm大風扇,ARGB彩光的。
機箱后部,可以看見有七位的PCIE槽,一次性擋板,省錢嘛。
后部側面板擰掉2顆螺絲可以取下。可以看見底部右側是一個硬盤支架,而左側則是放電源的地方。左側還支持掛側面的風扇,雖然個人覺得,對于傳統風道機箱,這個位置沒什么必要掛個風扇。
來個特寫,這個硬盤支架是橫置的。
機箱底部,四個大墊腳,電源位置有防塵網。
機箱左側的這個下面的側邊絲網是可以拆卸的,看,這個就是拆下來了,不過拆下來有技巧的,說明書里沒寫,待會告訴大家。
說起主板大家通常會說御三家,但其實藍寶石最近也開始發力主板了,非常具有性價比。藍寶石是A卡的老大,它的A板也相當不錯。同時新版BIOS對于新手非常友好向,很適合。取出主板,這藍寶石NiTRO+ 氮動B850M WIFI主板是標準M-ATX規格的,做工非常不錯。一體式IO、大型VRM散熱裝甲以及M.2散熱裝甲上面布滿了氮動系列獨特的色彩和圖案,閃耀著金屬的質感。漸變的網狀條紋和上面藍寶石的徽記,散發出獨特的氣息。 這款主板采用了12+2+1相智能供電,最高可以支持AMD R9 9950X也毫無壓力。
前些天一位網友說要換水冷,我說你用的好好的換什么換。,說都沒個顯示看著不爽。的確,現在水冷頭帶顯示似乎成了潮流的低限了,所以使用了一款安耐美的LMIV360一體式水冷,帶有水冷頭屏幕顯示。
水冷取出來,這個3個風扇已經是預裝在了冷排上面,這個非常方便,要不裝起來太費事了。風扇是PWM高性能智能調速風扇,500-1800RPM寬幅調速,58.03 CFM風量,3mm加厚扇葉,優化角度,兼顧風量和低噪音,23.46dB(A)噪音讓你安靜使用。400mm長度水管采用編織線,柔韌性好。低滲透聚酰胺橡膠管更有耐用性。
360mm高性能熱排,強勁動力,加速傳導散熱,加寬水管,水阻更低。
超大銅底,增加接觸面,優化導熱覆蓋率,確保在不同平臺下具有良好的吸熱表現。專利雙腔水冷頭,區分冷熱水,采用GEN.2 XTREME泵設計,可實現更好的散熱效果。
在安裝水冷散熱器前記得首先將CPU的供電線插接好,這個是安裝水冷的常規操作,避免安裝冷排后沒有下手的空間。
這款水冷支持Intel和AMD主板,安裝就首先安裝好AMD支架,直接嵌入即可。別忘記將冷頭的保護膜撕掉。
首先機箱頂部將冷排輕松固定。
將原來主板的支架螺絲取下換上這款水冷的底座螺絲。
然后放好CPU,CPU是用的AMD R7 9700X,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CPU。涂好硅脂,將水冷頭放上去,擰好四個螺絲固定好即可,非常簡單。
雖然裝機要省錢,但是電源不要省,一定要選擇可靠的。要支持最新的電源規范,安全可靠的。
選擇的是安耐美的金競蝠 GM850 ,雙金牌認證全模組電源。從包裝盒看,這款電源具有80PLUS和PPLP.INFO雙金牌認證,采用全日系電容、具有更好的耐用性和使用壽命。FDB風扇,5年質保。
這款電源是短機身,14cm更加小巧。它支持ATX3.1規范,2倍瞬時動態峰值,更加安全可靠。在滿載情況下12V電壓波紋變化僅為24mV,遠低于Intel規范要求的120mV。采用120mm FDB液態軸承風扇,更加安靜和長壽。
850W總功率,其中12V輸出可達到849.6W。同時具有過流、過壓、欠壓、過功率、短路、斷電、浪涌保護,確保用電設備安全。
全模組電源,輸出接口豐富,可應對多種場景。電源上有4個CPU/PCI-E輸出接口,一個主板供電接口,3個SATA/Molex接口,還有一個原生 12V-2x6接口。
這款電源的線材全部是壓紋線,相對于普通線更加柔軟,易于在機箱內排線走線,更加舒適方便。線材上有主板供電線一根600mm,CPU供電線一根600+150mm,有2x(4+4)pin接頭,可以插接雙8PIN主板。PCI-E(6+2)2根,分別是600mm和550+150mm,一個是單頭,另外一根是雙頭。12V-2x6線一根,3*SATA+1*PATA線 2根,長度450+150+150+150mm。
需要注意的事,這款電源的12V-2x6接口的容量清晰標注為450W,可以支持覆蓋市面上的絕大部分50系列和90系列顯卡,當然我想性價比用戶恐怕也不會選用5090吧。
前面說過這里是鏤空的但是支持安裝風扇,仔細看可以看到是下沉式風扇位置,可以安裝2個120mm風扇。而這里的側邊是需要取下的,因為安裝電源需要。側板首先要擰掉后部的2顆螺絲,然后戴上手套,從這個位置向后拉,它是卡扣式的。
拉開后,注意這里是電源的后置位置,從這里將電源固定好,同時要把這個電源開關打到開的位置。
來看一下,這個就是側板的這一邊,它有一個電源線從機箱后部伸過來。
因為這個蓋板是要蓋上的,所以開關要先到開的位置。所有前置電源的機箱都有這個設計的不足,就是無法開關電源,建議給電腦供電的拖線板/插線板用帶開關的,從而實現徹底斷電。
電腦機箱的另外一側,則是模組電源的接線口,這里的好處就是插接線很方便,不像通常的位置,裝好后插接線就難了。
先附上最終完成后的靈魂走線,顯得后面電源倉布線寬松和容易了很多。
回到機箱這里,下沉式的風扇位置,形成一個向上的風道,我們安裝2個風扇,利用手里的閑置風扇,可以節省資金。
顯卡是藍寶石RX 7650 GRE 8G D6 白金版OC,短顯卡,精巧別致。
金屬背板,散熱良好。
內存是宏碁掠奪者 Vesta II DDR5 6000MHz,畢竟6000MHz是AMD DDR5內存的甜點頻率。
安裝好主板和顯卡。
接好各種接線的樣子,可以看到,空間非常寬敞,如果日后升級ATX主板,長顯卡都完全沒有問題。
啟動電腦,內存和水冷頭都亮了,這個時候發現這個安耐美的英文是豎著的,這個不急后面搞定。
順利進入了系統,2個前面板的大風扇看上去很酷的樣子。
水冷頭的顯示也正常了,水冷頭的顯示需要安裝軟件,然后就可以顯示系統各種參數。而方向的話,水冷頭是磁吸式的,可以方便的取下更改方向。
如上圖,它分為外面的磁吸玻璃,里面的磁吸顯示盤,都是磁吸可取下的。只要依次取下,然后按照正確的位置重新安放就可以了,非常簡單。
運行魯大師,我們看下電腦配置,CPU是AMD R7 9700X,內存是宏碁DDR5 6000MHz,主板是藍寶石Nitro+氮動B850M WIFI,顯卡是藍寶石RX 7650 GRE,硬盤是金百達KP270,顯示器是微星MAG 275QRF X30。
運行下魯大師跑分,總分183萬。其中CPU跑分91.4萬,內存跑分20.5萬分。
AIDA64測試,10分鐘后CPU二極管溫度穩定在73度。
進入主板BIOS界面,我們看藍寶石的新款BIOS界面非常好看,也對新手非常友好,我們簡單的開啟PBO和XMP/EXPO 這2個提高性能的選項。
保存配置重啟電腦,再次運行魯大師,我們看CPU分數提升到了97.5萬,內存分數也提高到了22.7萬分。
這次裝機以高性價比為核心,選用AMD R7 9700X CPU、藍寶石氮動B850M WIFI主板以及藍寶石RX7650顯卡,打造了一臺性價比極高的 電腦。配件方面安耐美風嶼K1機箱售價199元,自帶風扇,留有升級余地,性價比極高。安耐美LMIV360水冷散熱器,水冷頭帶有磁吸顯示屏可顯示系統參數,并可隨意手動設置各種方向。電源是安耐美金競蝠GM850全模組電源,雙認證金牌電源,全日系電容,支持最新規范,運行穩定,壓紋線方便安裝。
實測水冷散熱器散熱效果優異,系統運行流暢,魯大師跑分約183萬,啟用PRO和EXPO后192萬,AIDA64測試CPU溫度穩定在73℃,性能表現亮眼。整體裝機性價比超高,未來升級空間充足,是追求流暢游戲與穩定使用的理想選擇。
最后來看下這個配置表單,大家覺得總價會是多少呢?是不是性價比很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