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s5入手了兩年多,松下s9入手了兩個月。為什么要再買一個松下全畫幅,首先就是比較松下的色彩科學,其次兩臺相機應該算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最后就是兩臺相機的使用場景、配置側重點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也考慮想入手松下相機,我會把這兩臺相機使用的感受分享一下,僅供參考。
第一感覺就是兩臺相機放在一起,體型和尺寸差別巨大。顏值外觀的話每個人各有所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就行。我自己的畫兩種風格都非常喜歡。
適用場景的話,感覺s5更傾向于固定機位和偏向專業(yè)一點的使用場景。
S9的優(yōu)勢就在于輕巧便攜的特點,真偏重于移動場景,特別是像我一樣日常帶娃出行,不僅顏值在線,而且lut直出后傳手機就行。
S5可以說把常用的按鍵都獨立的設置在機身上,基本上不用再去自定義來改變一些快捷功能按鍵了。
可以明顯看出s9比s5少了好多按鍵還有波輪,按鍵質感使用也不如s5的反饋舒服。索尼的ZVE10可能大家更熟悉一點,s9的按鍵和操控基本跟它差不多。不過作為普通用戶,個人使用s9的按鍵也是足夠用,稍微用幾天熟悉了按鍵布局后也是沒問題的。
目前L口鏡頭的話就使用這上面4個,之前還買過70-300mm的長焦鏡頭。鏡頭確實不錯也很完美出片給力屬于平民利器,就是我自己使用的場景非常有限,而且鏡頭尺寸和重量不便于上攜帶就出掉了。
20-60這顆鏡頭基本上都是s5的套機鏡頭入手的,我也看到了這個鏡頭收到大部分松下無印用戶的表揚。這個鏡頭焦段范圍屬于最常用的焦段,而且還有20毫米的廣角焦段,比別的品牌最大24毫米的焦段優(yōu)勢還是明顯的很多的。
上機后明顯就感覺到20-60這個鏡頭在s5上非常完美搭配,而裝上s9后就有點感覺頭重腳輕了。
這個鏡頭20毫米焦段還有另外一個優(yōu)勢就是最近對焦距離非常近,在拍一些物體的細節(jié)的時候非常好用。
鏡頭最大60毫米焦段其實上大部分場景已經沒有問題了,這個鏡頭作為掛機鏡頭肯定夠用,如果還有長焦需求最多的再買一個70-300了。
松下的1.8軍團其實外形尺寸好像都一個樣, S5作為一個標準的全畫幅相機模型。這么多年跟自家的原裝鏡頭肯定是最協(xié)調的。對比發(fā)現(xiàn)s9作為一個新分支相機線跟自家的鏡頭裝上后都有一點不協(xié)調。
上面是松下s5搭配50mm/F1.8鏡頭,在不同光圈之下拍攝的同組畫面。大光圈鏡頭的優(yōu)勢就在這里,可以給你足夠大的光圈調節(jié)范圍。應用在實際拍攝場景中就可以根據(jù)自己對目標及周圍物體的虛實變化進行靈活調節(jié)。
一直看到大師們推薦50毫米焦段的定焦鏡頭,拍好50毫米焦段的照片是更好使用其他焦段的一大前提。所以之前我購買s5相機的時候,也是直接買了20-60mm和50mm定焦的雙鏡頭套機。
18-40毫米這個鏡頭是隨著s9一起作為套機入手的,當時s9可以選擇適合的L卡口鏡頭是真的沒有。這個鏡頭對比安裝效果就明顯發(fā)現(xiàn)裝在s9上更協(xié)調。
較短的話完全沒有問題,主要就是在18毫米焦段和40毫米焦段的最大光圈都不很小。帶這個晚上出行基本都是不可用了。
前不久剛發(fā)布入手的銘匠40mm/F2定焦鏡頭,這么多L卡口廠商終于算是開始發(fā)力。作為一個全金屬材質的自動對焦鏡頭,搭配40毫米的萬金油的以及最大f2的光圈,感覺就是為松下s9而生的掛機鏡頭。
在一些光線不足和夜晚的場景,由于大光圈加持搭配松下s9的lut,直接不帶補光設備也能輕松直出。
價格來說現(xiàn)在s9比s5要貴一些,畢竟s5發(fā)布這么多年了跳水了好幾次,現(xiàn)在算是到位了。 S9相對s5升級的有相位對焦和新系統(tǒng)的lut調節(jié)功能。
外形的話我上面也提到過s5和s9的整體我都非常喜歡,屬于兩種不同的風格。既喜歡s5的外形,又喜歡s9的配置建議直接上s52一步到位。
重量的話也很明顯s9屬于完勝。當然這也是我購買s9的主要考慮因素,想要出行方便還要兼顧拍娃帶娃的話可以無腦選擇s9,套個美膚lut真的可以無腦直出省去后期。
配置的話就是s5完勝了,像EVF取景器、電子快門、熱靴及豐富按鍵S5通通都有,而s9這邊就是通通閹割掉。當然如果你對這些配置不敏感,依然還是推薦松下s9。
因為上面按鍵的原因,操控肯定也是松下s5更勝一籌,有專業(yè)使用場景的人肯定是更需要這些的。另外,握持手感也是s9裸機的一個弱點,后期必須搭配兔籠或者手柄來使用更合適。
功能的話肯定是s9強項了,最核心的影像系統(tǒng)從s5的反差對焦升級到了s9的相位對焦。其實單從拍照方面來說,s5的反差對焦也是很好用的,只不過就是在弱光追焦方面有點弱而已,完全不是像網上大家傳的一無是處。
S5應該說是來者不拒,任何L口的鏡頭上機都可以駕馭。 S9為了搭配這個小尺寸的機身,可以選擇的鏡頭真的不多。雖然也有很多魔改和手動定焦鏡頭可以選擇,但是對普通或新手用戶來說不是很友好。
S5使用的是藍牙連接手機app傳輸照片,傳輸速度和連接穩(wěn)定性這塊基本是不可用狀態(tài)。 S9則是適配新一代的lumix lab手機app,更新升級的也是很頻繁,目前已經趨近完美使用狀態(tài)。lumix lab 不但通過 WiFi連接相機比較快而且傳輸穩(wěn)定,還有批量下載官方及第三方的各種lut免費使用并導入相機,新版本還加入了手機端的照片深度調色及自定義相框。
沒有最好的相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相機。除了上述參數(shù)以外其實影響選擇相機的點還有很多,相對比較關鍵的比如價格預算、使用場景、后期打算等等。
價格來看, 松下S5的裸機價格在6000元左右是不錯入手時機。松下S9的話7000元左右合適。畢竟也跳水好幾輪了,作為新相機感覺短時間很慢再有大幅度降價。
在不考慮二手的情況下,我更推薦的是京東自營或者官方的旗艦店入手,就前幾天看到的售后保修政策有所調整,現(xiàn)在需要購買記錄截圖或者發(fā)票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