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說下極具精密機械美學的Meze Audio Elite旗艦平板頭戴,延續Empyrean的終身陪伴架構理念設計哲學,全機采用模塊化無膠水組裝,所有部件可無損拆卸維修,體現傳世佳品定位;全鎢、全鋁可選雙重配色塑造Meze經典,我手頭拿到的是銀色CNC航空鋁合金框架搭配深色金屬鏤空復雜幾何花紋格柵,全鋁金屬表面精細刀紋,觸感溫潤如玉石;碳纖維頭梁與凹刻有Elite英文logo字樣的真皮壓力分散頭帶形成酷似中世紀歐洲拿破侖帽形狀且兼具冷峻科技感,碳纖維頭梁能夠將重量均勻分散至頭頂周圍,頭壓比Empyrean略有緩解;左右耳罩外部腔體支持15°自適應旋轉,貼合不同臉型,密封性優于多數開放式耳機。Elite采用成立于烏克蘭并探索創新30多年的定制Rinara等磁力混合陣列技術平板單元,我們可以掀開磁吸耳罩輕松看到形同地球經緯弧線層疊式強化聚合物外殼網格下面的金色Rinaro Parus平板振膜,重量僅為0.11克的超薄聚合物薄膜聲學振膜有效面積高達4650mm2,具有出色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折返線圈和螺旋線圈組成的雙驅動系統,其核心在于可以產生自然音色和寬泛的聲場,提高清晰度和瞬態。
2. 作為旗艦大耳的Elite配件可謂陣容豪華,盡顯奢華儀式感,包括:頗具傳世禮盒頂級體驗手感的深黑鋁制邊框硬塑超大方形圓角高強度航空手提箱,表面鑲嵌Meze徽標,內部鑲嵌防震海綿,箱頂部左右兩側的金屬開合鉸鏈經萬次測試無損,兼具收藏價值與實用防護性;標配的兩副不同材質的磁吸式耳罩更換極為方便貼合,上大下小的鵝蛋型耳罩均帶有黑色金屬防護網罩,既是聲學考慮,又能保護嬌嫩平板單元核心部件,尤其是更為厚實的斜面Alcantara耳罩,針對初代麂皮耳罩易積油垢問題,全新推出前低后高設計的斜置布局,通過物理傾角改善聲場縱深;標配Meze定制古河無氧銅或無氧銅鍍銀編制線,5種接口可選,粗壯但不生硬,深度打磨的金屬分線器印有Meze徽標裝飾做工精細圓潤。
3. 我們再說下富含自然靈感的Meze Audio 109 Pro動圈大耳,充分體現生態人文主義的天然胡桃木耳罩融合了羅馬尼亞傳統符號,象征力量與創造力;木材選用可持續采伐黑胡桃木,經200目砂紙手工打磨,保留天然木紋導管,每副耳機紋理獨一無二,且隨使用時間氧化顯現獨特歲月色澤變化,人稱“會呼吸的耳機”。與Elite完全不同的是,109 Pro采用蛛網式金屬格柵的開放結構,透明鏤空設計使得耳罩內部聲學驅動單元一目了然,成為該品牌首款“可視單元”的開放式動圈耳機,兼具功能性與藝術表現,整副耳機找不出任何塑料部件,鑄造銅鋅合金支架+高錳鋼頭梁的全金屬構架,并帶有獨特的“懸浮式”通過錳鋼彈簧可自動伸縮適配頭圍的自適應人造皮質緩沖頭帶,免除手動調節步驟,并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便攜拆卸和維修從而延長使用壽命;耳墊采用可降解天鵝絨材質,透氣性較皮革大幅度提升,盡管金屬打造,超輕量化的375克為同尺寸動圈大耳最輕之一。
1. Meze Audio Elite,搭配Burson Audio Playmate 2作為前級解碼+麥景圖MHA200作為后級耳放+標配古河無氧銅鍍銀XLR平衡線:Elite是一款聲音非常細膩的頭戴耳機,它會將每種樂器和歌手的細節盡可能詮釋得盡善盡美的設備。首先,它處理低音的方式非常獨特,整體具有更溫暖、更平滑且自然的低頻響應,其低音更注重質量而非數量,當然你可以在不同的耳墊獲得兩種不同的低頻基調,其中斜面Alcantara耳罩會稍微偏向中音,聽起來低音更重,但也更松散;而(打孔Alcantara內飾+真皮外飾)混合耳罩低音會有所收緊,你會得到更多細節,中低音延伸會比斜面Alcantara耳罩略微少些,而低音到超低音區域的過渡似乎更均勻,過渡也更平滑、更圓潤些。俗話說“金無足赤”,Elite在技術上完美無缺了嗎?不!Elite的聲音引人入勝,這可以突出聲音的魅力,提供自然而飽滿的臨場感,可能混合耳罩的中低音部分力量感稍弱,中高音部分略微有點刺耳,在臨近低音區域這個頻段可能沒有足夠的飽滿度,因此對于中頻部分,我還是比較喜歡斜面Alcantara耳罩。高頻響應,某些音樂你會覺得缺乏金屬光澤和亮度,它的高音不像其它旗艦頭戴大耳那樣如此的光鮮,Elite所呈現的高音是一種非常流暢、令人愉悅且久聽不累的音色。談到聲場成像,這同時也是讓這款頭戴聽感更為自然的原因之一,定位穩健,當你欣賞電影或者把玩游戲的時候沒有人為的或者奇怪的位移。
2. Meze Audio Elite旗艦平板頭戴大耳搭配山靈CD80II(High高增益),4.4平衡輸出:選聽劉漢盛強力推薦的《Chasing The Dragon》測試天碟,首先,三頻能量分布,播放第3首《Cello-Interior》,大提琴拉弦撥彈牛筋韻味十足,低頻下潛極具深度且回彈迅速,大提琴基頻共鳴感綿長不渾濁;播放本專輯唯一的人聲音軌第2首《Choir & Organ》,得益于CD80II的中頻厚度,女聲合唱團顆粒感與胸腔共鳴分離度優異,空氣感通透且意猶未盡,換氣聲如耳畔輕嘆,人聲在山靈味十足高頻點綴下流淌而出;播放第10首《Piano-Studio》表現鋼琴伴奏盡顯山靈調音扎實功底,低音區琴槌擊弦重量感真實,高音區泛光帶雙SGM8262運放暖聲特質的醇香柔韻。聲場與動態表現,播放第16首《Chamber Orchestra》,橫向呈橢圓形舞臺,縱深層次分明,復雜器樂定位左中右梯度清晰,從弱奏到爆棚過渡平滑,小提琴、大提琴弦樂齊奏無壓縮感和干澀感。總而言之,山靈CD80II與Meze Elite的組合,是CD復興主義者的精神圖騰,前者以抽屜式碟倉與暖調解碼復刻物理媒介的儀式感,后者用平板技術突破動圈物理極限;CD80II轉盤讀碟穩定性+Elite旗艦級自然而清澈音色,重現CD模擬味與現代解析力的平衡,盡顯CD情懷最大化;CD80II內置CS43198芯片的柔和基底中和Elite理性傾向,最大程度優化耐聽系數;850mW平衡輸出功率足以激發Elite平板潛力,充分驗證了CD80II的驅動適配性;此套系統不必追逐參數巔峰,而在用復古溫度馴服數字冰冷,成就桌面Hi-End古典絕配的另一種答案。
3. Meze Audio Elite,搭配開博爾K7 Pro作為前端解碼數源+麥景圖MHA200作為后級耳放,6.35單端:三頻分布與能量傳遞,開博爾K7 Pro的雙9039 PRO DAC提供堅實的聲音基底,低頻下潛深至20Hz以下且回彈迅速,完全擺脫了某些其它數播前端“卡脖子”的低頻問題;中頻飽滿密實卻不臃腫,人聲與樂器質感真實可觸;高頻延伸華麗卻不刺激,極高頻空氣感充沛,整體呈現微暖中性的基調;麥景圖MHA200的電子管放大為系統注入柔和的諧波韻味,使Elite原本略偏理性的平板振膜聲音增添了動人的情感表達,特別是中高頻段的泛音結構更為豐富自然。試聽《Hikaru Utada宇多田光-First Love初戀(2018母帶重制版)》,在《Play A Love Song》一曲中,宇多田光略帶沙啞的特質被真實還原,系統放大了她嗓音中的情感張力,開博爾+麥景圖的組合賦予人聲適度的溫暖包裹感,同時保留了豐富的細節紋理,唇齒音、氣息變化、喉部振動都清晰可辨,斜面Alcantara耳罩增強了人聲的密度與親近感,歌者仿佛站在聽者前方一米處深情演唱。對于流行樂曲中的電子合成器音效空間感十足,低音貝斯線條清晰且富有彈性,不會掩蓋人聲主線,鼓點結實有力,瞬態響應快速準確,整體伴奏與人聲的平衡度極佳,沒有相互掩蓋或脫節現象。這套系統特別擅長表現人聲中的微妙情感變化,在《Good Night》一曲尾段的嘆息與氣聲轉換中,宇多田光的情感波動被細膩捕捉,展示了設備對弱表情的還原能力,這是許多高端系統難以企及的藝術性表達。聲場與結像表現,系統構建出寬廣的聲場空間,橫向延伸開闊而不空洞,縱向層次分明,樂器定位精準且穩定,不會出現飄移現象;在麥景圖MHA200的驅動下,Elite展現出三維球形聲場特性,不同于傳統耳機常見的“頭中效應”或平面化聲場,結像方面,人聲與樂器形體感適度飽滿,既不會過于纖細缺乏實體感,也不會肥大模糊,特別是人聲口型聚焦準確,鼻腔與胸腔共鳴點清晰可辨,為演唱情感表達提供了扎實基礎。選聽《John Coltrane-A Love Supreme(1965現場版)》,在薩克斯與鼓組的即興對話段落中,系統展現出卓越的瞬態響應與分離度,即使是最復雜的即興段落,各樂器線條依然清晰可辨,不會混雜成團,現場觀眾的細微反應聲,咳嗽聲、座椅吱呀聲、低語聲形成環繞聲場,增強了現場錄音的臨場感,錄音場地的空間特性被精準還原,樂器的定位與反射聲比例準確,麥景圖MHA200的膽機特性為整體音色增添了溫暖的氛圍包裹,卻不損失錄音中的空氣感與現場細節。薩克斯管的金屬共鳴感、簧片振動細節、氣息流動感都得到逼真再現,套鼓中的鈸片敲擊泛音豐富自然,銅質震動的金屬感栩栩如生,低音提琴撥奏的琴弦彈性與琴腔共鳴達到完美平衡,不會過分強調“咚咚”的沖擊感而失去樂器本質音色。動態響應與瞬態特性,這套系統的動態表現堪稱教科書級別,麥景圖MHA200充沛的驅動能力完全釋放了Elite平板單元的潛力,從微細弱音到爆棚樂段的過渡流暢自然,沒有壓縮感,在表現交響樂齊奏時,動態爆發力令人振奮,而在爵士樂即興段落中,弱音細節同樣纖毫畢現;瞬態響應快而不急,鋼琴琴槌敲擊的瞬間質感與小提琴跳弓的靈動感都能精準再現,同時保留足夠的余韻衰減時間。播放《Beethoven: Symphonie No.9 / 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erbert von Karajan (conductor)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1987版)》,從第三樂章沉思般的弱奏到第四樂章排山倒海的全奏過渡中,麥景圖MHA200展現出卓越的動態控制力,低音提琴與大鼓的鋪墊沉穩有力,定音鼓敲擊具有穿透力卻不刺耳,整體動態對比強烈而自然;從弱奏的如絲如縷到強奏的飽滿激昂,系統完美呈現了弦樂的動態范圍,麥景圖MHA200的電子管放大讓每個音符都帶有溫暖的光澤,避免了某些晶體管系統容易產生的冰冷感,同時保持了古典大編制曲目應有的結構清晰度。解析力與信息呈現,開博爾K7 Pro的旗艦級解碼能力為系統提供了豐富的信息量,但不同于某些過度銳化的“科學數碼聲”設備,這套組合的解析呈現方式更為自然,細節不被刻意強調,而是有機融入整體音樂畫面中;在聆聽高質量錄音時,能清晰聽到演奏廳的空間反射、樂手翻譜的細微聲響、演唱者換氣的自然氣息,這些細節不會跳脫出來破壞音樂的整體性,而是共同構建出栩栩如生的音樂場景。播放巴赫《Hilary Hahn Bach Concertos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Elite在混合耳罩下展現出卓越的弦樂質感還原能力,琴弓與琴弦摩擦的質感、松香附著的粘滯感、琴腔共鳴的木質腔體味都得到真實再現,高把位的演奏清亮卻不刺耳,展現了系統極高頻段的細膩控制力;演奏者運弓力度變化、揉弦幅度波動等細微表情都被清晰捕捉,在《恰空舞曲》的復調段落中,多個聲部的交織清晰可辨,系統展現出優秀的聲部分離度,尾音衰減過程自然流暢,沒有突兀切斷或過度延長。總而言之,這套系統對于我個人而言,可以說已經包攬了近乎所有旗艦系統該有的核心特質:寬深聲場、高密度中頻、彈性低頻與細膩高頻延伸,動態表現澎湃且控制力絕佳,無論微細弱音還是爆棚樂段都能從容應對;音色還原真實自然,既不會過分冷靜缺乏感情,也不會過度渲染失真;其最強項在于人聲與器樂的質感表達,能夠深入傳遞音樂中的情感脈動。作為總價超過10萬元的高端系統,其表現無愧于身價,其價值不僅體現在單件器材的卓越性能,更在于三者間精妙的互補與協同效應,開博爾K7 Pro提供超越CD級的音源品質,麥景圖MHA200不僅是優質耳放,更是桌搭藝術品,Meze Elite則代表了當代平板耳機的工藝巔峰,三者組合既有視覺統一感,又有聲學互補性,堪稱桌面Hi-End系統的典范之作。
4. Meze Audio Elite,搭配飛傲M15作為前端解碼數播+樂彼EA4作為后級純耳放,4.4平衡:本組合以飛傲M15便攜播放器擔任數字轉盤與解碼核心,樂彼EA4電子管混合耳放提供驅動與音色修飾,驅動Meze Elite旗艦平板耳機,三大組件在技術特性上形成互補。三頻能量分布,首先低頻來說,EA4的±15V高壓模式下,《鬼太鼓座》中大鼓皮膜震動感深沉有力,下潛深度觸及20Hz,回彈速度迅捷無拖沓,相比直推,電子管前級賦予低頻彈性泛光,避免平板單元常見的機械感和推力無助軟塌感;中頻而言,ILA+CC模式顯著增強人聲厚度,試聽蔡琴《渡口》時喉音顫動與胸腔共鳴豐潤立體,口型聚焦于面前一米處,M15的精準解碼確保細節不被膽味淹沒,換氣聲與齒音仍清晰可辨;EA4 CC模式下聆聽爵士三重奏現場曲目時,簧片振動嘶嘶聲與銅管金屬泛光交織,中頻密度提升使即興段落情感張力倍增;高頻方面,真皮耳罩配合ILH模式,穆特《卡門幻想曲》中小提琴高把位泛音如絲綢般順滑,極高頻延伸華麗且無刺激感,EA4電子管的二次諧波將Elite原本略理性的高頻渲染出溫潤光澤但毫無飛濺不良聽感;尤其在聆聽像《Brian Culbertson-Dreaming Of You》這樣的電子跨界爵士樂曲目時,高頻脈沖音效穿透力十足卻不刺耳,低頻合成器下潛深沉且線條清晰,EA4 耳放的±15V+AB類組合可以較好地杜絕失真;像播放《王菲-矜持》人聲情感傳達豐富的曲目時,M15精準還原氣聲轉換細節,配合EA4電子管賦予喉音溫暖包裹感,副歌段落的哽咽情緒被放大卻不煽情。聲場與結像,該系統構建出橢圓形三維聲場,橫向開闊度超越耳機物理邊界,在聆聽《加州旅館》現場版中,1:20秒掌聲與歡呼聲從斜后方涌出,定位精準不渙散,主唱居中靠前,吉他位于左前方,貝斯縱深定位明確,EA4的Class A模式(40mA)使聲場邊緣過渡更自然,消除“邊界效應”。動態與瞬態響應,《王菲-如愿》開頭氣聲弱唱時,氣息流轉的微弱起伏的微動態被完整保留;《理查·施特勞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管樂齊奏段落,EA4晶體管后級提供充沛電流儲備,使得開頭管風琴極低頻鋪墊(32Hz)沉穩如山,銅管齊奏時爆發的能量感排山倒海,系統完整呈現40dB動態跨度;EA4耳放AB類模式下,《馬克西姆-野蜂飛舞》鋼琴音符如珠玉落盤,觸鍵顆粒感瞬態分明。總而言之,M15的高解析中性基底與EA4的電子管潤色完美調和Elite略理性的平板聲底,達成“細節不刺耳,韻味不糊悶”的黃金平衡。此套系統是“桌面受限但拒絕音質妥協”發燒友的理想選擇。當薩克斯嘶吼穿透電子管溫暖濾鏡,或是瑪麗亞凱莉的海豚音在耳畔嘆息時,您將體驗到便攜設備罕有的情感深度,這不僅是參數的勝利,更是調音藝術對音樂靈魂的精準捕捉。
5. Meze Audio 109 Pro對比森海HD660S2,搭配Burson Audio Playmate 2解碼耳放一體機,6.35單端,通過對比:109 Pro是2022年最受歡迎的耳機之一,而HD660S2是2023年最受歡迎的耳機之一,首先制造工藝和質量品控方面,這兩副耳機工藝考究,但采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理念,109 Pro使用彈簧鋼頭帶,具有很大范圍的彎曲度、靈活性和堅固性,它還具備一種非常好的彈簧輔助頭帶結構,可以很好地貼合頭部,還有一副非常柔軟的毛絨耳墊;HD660S2的耳墊乍一看第一感覺略微偏硬些,當然凡是森海6系大耳燒友都知道這款耳機能夠很快地貼合聽者的頭部,算得上是市面上長時佩戴最舒適的耳機之一,而且非常輕,說到重量,109 Pro使用的是金屬和經典的木質耳機罩,手感舒適而高貴,而且工藝方面非常注重細節,而HD660S2可以說是市面上質量非常可靠牢固的耳機,即使它除了外面的格柵是金屬以外其余用料大部分是塑料,但它確實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我們還未能看到109 Pro是否能像森海6系那樣持續數十年經久不衰。接下來對比下這兩款大耳的易推性,109 Pro值得稱贊,幾乎任何手機或者筆記本電腦都能推出比較不錯的聲音,而阻抗高達300歐姆的HD660S2就像森海所有的6系一樣在前端搭配上肯定相對來說不是那么的友好了,當然要出好聲兩款大耳肯定都要接耳放。下面談下音質差別,搭配Burson Audio Playmate 2解碼耳放,當然兩款設備的價格相差將近一半,我們就單純比較下它們的差距到底如何,或者說各有千秋,實際上它們并沒有真正涵蓋明顯的共同點,這使得音質比較變得相對單純些,但也可能會讓你很難做出選擇,其中一個影響你決定的重要因素實際上就是價格,從整體調音來看109 Pro呈現微V形聲音特征和中音略微前靠,而HD660S2更加關注的是定位準確性和整體聲音更個性化、更具親密度,這也是森海6系耳機的標志聲之一;此外109 Pro細節更豐富,高頻響應也更加清晰,說實話對于HD660S2這個價格而言,它的細節并不是非常豐富,但它的高頻響應非常流暢且適合輕松聆聽;當然109 Pro在細節還原和保真度方面確實占了上風,甚至某些歌曲的某些高音部分在HD660S2聽不出來,但在109 Pro就會凸顯出來,然而某些曲段在109 Pro聽感會有些刺耳,但在HD660S2聽起來順滑如絲,而HD660S2的短板是一旦超過10,000Hz,細節呈現素質就不如109 Pro。現在聊下中音,這是森海HD660S2明顯的一個優勢,音色更準確,人聲更加細膩,盡管我認為109 Pro是一款速度更快的動圈耳機,但在細節檢索方面不如HD660S2那么容易,所以在技術層面上109 Pro更詳細,但實際聽感來說HD660S2更具信息量,而109 Pro更注重中高音頻段,更高更亮的歌手,相比較HD660S2中低音飽滿而不臃腫,中高音豐富但不明亮。低音頻響有所不同,我認為HD660S2的低音效果不是很好,對于森海6系耳機來說它對于低頻的提升不大,這方面109 Pro更勝一籌,如果你更偏向于中下盤,那109 Pro這款耳機就很適合。如果你偏愛聽以人聲為主的音樂,或者更注重真實樂器的話,像靈魂樂或者更集中于真實樂器的電影原聲,我覺得HD660S2在很多情況下聽起來確實更好;任何具有大動態或者低音比較豐富的電子音樂或者流行樂,我確認認為109 Pro那更強勁、更具沖擊力的低頻響應而略勝一籌。兩款大耳在成像和聲場方面有很大不同,至少在處理聲場的方式非常各異,109 Pro稍微寬泛一些,而HD660S更親密,這就取決于你個人的聽音喜好。
6. Meze Audio 109 Pro,搭配山靈CD80II作為前端音源+麥景圖MHA200作為后級耳放,6.35單端:CD80II通過RCA線路輸出→ MHA200輸出變壓器進行電磁能量轉換 → 109 Pro木質腔體完成聲學諧振重建,形成"數字-電磁-聲學"三重模擬化處理。三頻能量分布,《何訓田塵鼓》中從02:15起的持續鼓點展現低頻彈性與重量并存的特質,輸出變壓器賦予28Hz極低頻磁場吸附感,109 Pro搭載的50mm振膜在胡桃木腔體的共鳴下所帶給你動圈開放式大耳的寬松,杜絕開放式耳機低頻發散問題;中頻方面,聆聽《Leonard Cohen-Famous Blue Raincoat》時煙嗓顆粒被鍍鈹振膜還原為砂紙包裹天鵝絨的質感,輸出變壓器耦合提升喉音振動的空氣包裹感,人聲結像相對較為前凸至眼前。高頻而言,播放《呂思清-梁祝》室內小編制曲目,化蝶曲段中的小提琴高把位泛音如晨霧彌漫,鍍鈹振膜剛性抑制毛刺,膽機二次諧波渲染出松香光澤,E弦穿透力增強卻不刺耳。在播放民族器樂試音曲《趙聰-春江花月夜》02:44輪指段部分,109 Pro鍍鈹雙面復合振膜精準再現指甲觸弦的爆破感與琴箱共鳴的木味泛音,MHA200輸出變壓器耦合增強琴弦震動能量傳遞,每粒音符如珍珠落玉盤,可謂這首試音曲簡直就是為這套系統量身打造。在聆聽人聲與鋼琴互動的爵士女聲《Diana Krall-The Look of Love》時,唇齒氣聲與低音區鋼琴和弦三頻比例完美,輸出變壓器提升中頻密度卻不淤積,109 Pro木質腔體吸收多余共振,保持黑膠般的模擬順滑,此外,低音提琴撥奏的羊腸弦粘滯感與琴腔體積感并存,膽機驅動下振膜沖程余量充足,低頻下潛深度比晶體管驅動有所提升,可以這樣說,這套組合搭載109 Pro非常適合演繹爵士女聲很具韻味。空間與動態特質,該系統在演繹動態范圍較大的曲目時,系統呈現扇形展開聲場,MHA200膽機特有縱深壓縮比增強定位實體感,當然109 Pro與同門旗艦款Elite相比的話,其聲場表現更偏向橢圓形舞臺,橫向開闊但縱深較平,觀眾席定位略模糊,而此時Elite所呈現出的球形全景聲場呈180°弧形包圍,高度感更為明顯。總而言之,這套系統猶如時光膠囊,山靈CD80II承載CD黃金時代的榮光,麥景圖MHA200復刻1950年代膽機美學,而109 Pro的胡桃木腔體則延續著自然共鳴的生命力,當Cohen的沙啞聲線裹著膽機暖意流淌而出,您將理解何為"技術的盡頭是藝術",在流媒體時代堅守物理媒介的儀式感,正是發燒友對音樂靈魂的最高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