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乂度做便攜耳放的理念是力大出奇跡,不管是大尾巴還是小尾巴,其推力在同類產品里總是數一數二的。
當然這只是大概印象,你若真要了解乂度的便攜耳放,你會發現其實乂度的便攜耳放總是走在行業潮流的最前面,比如堪稱小臺機的XD05系列,又比如性能爆炸的Link系列。
唯有這款Link10爆能版是個例外,其實在它的身上我沒看見什么先鋒性的設計,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它是一款非常成熟的小尾巴。
▲原因如下:
其一,經CNC一體加工的高強度鋁合金腔體配上U盤大小的體積,重量僅25克,在同類產品的便攜屬性上它雖然沒做到極致,但已接近極致。
其二,就是如此之小的身軀,它在32Ω阻抗下,輸出功率可達到300mW;在150Ω阻抗下,其輸出功率依然能達到270mW。
其三,其大功率是在沒有內置電池的情況下完成的,而且它的功耗還很低。在兩片CS43131 DAC的加持下,其信噪比接近130dB,失真度低至-115dB。
▲接下來給各位在看一下LINK10的外觀,顏色一如既往采用了乂度慣用的水泥灰,雖然少了點活潑,但是質感還是有的。
注意,它沒有屏幕,在機身正面有并排的四枚顯示燈可供參考。
▲機身的交互部分都集中在機身的一層,開關機、音量調節以及切歌、濾波器調節和功率模式均在這三枚按鍵上。
聽著好像有些復雜,實際很簡單,看一下購買頁說明就懂了。
▲輸入端的線是支持插拔的,標配默認的是typeC插頭,并配有USB轉接頭連接PC。除此之外還有Lighting接口的版本,多一條線,價格也貴了幾十塊。
▲輸出端配的依舊是3.5mm單端和4.4mm平衡端,輸出功率注意下:在32Ω時單端可達250mW,平衡端則是驚人的300mW;在75Ω時,單端為140mW,平衡端則為350mW;在150Ω時單端為70mW,平衡端則為270mW;在300Ω時單端為45mW,平衡端則為170mW。
實際體驗中,個人試過用Link10的4.4平衡口驅動250歐的拜雅T90,亮度一般,飽滿度受限,動態有些不足,但是有幾分通透,流行樂可聽,人聲溫暖醇厚,解析尚算自然,整體沒有那么明顯的晦澀,還屬于可以聽的范疇。
底噪測試方面,個人用了易推的山靈sono測試,因為sono僅有3.5mm的單端,故個人僅做了單端測試:無明顯底噪,背景還有些偏黑,音色柔和不失醇厚,人聲解析自然,女聲有甜美之感,整體通透,舒適,樂感較生動。
▲聲音風格方面 ,乂度Link10表現的和山靈的慣有風格有異曲同工之妙,高解析,素質感明顯,音色清澈、亮麗、通透,柔和度舒展度啥的都不缺,而且同樣有些偏暖;不同之處是它要內斂一些,說白了就是在大推力的基礎之上“練內功”,讓細節更精致更完善。
所以它的暖聲不是那么的明顯,它的泛音也不是那么生動,但是動態控制出色,對前端音源敏感卻又不受明顯影響,就算是網易云上的音樂也能給你推出實打實的HiFi素質來,包括底噪、電流啥的控制表現也很出色。
比如在低頻部分,哪怕是平衡端,哪怕是易推的耳塞,Link10的動態控制也是像有自適應能力一樣,并不是一味的猛推,其整體通透有層次,下潛較深,解析質量有保證,背景偏黑,聲場的開闊度和
乂度Link10的中頻是通透、飽滿、靚麗的,雖然前文說了不如山靈的泛音那么鮮活,但它依然是有鮮活度的,以及潤澤感的。其人聲和器樂融入感很好,同時有些立體感,清澈不乏舒展,厚度自然,女聲甜美、柔和還帶點暖聲,妥妥的好聽又耐聽。
乂度Link10的高頻應該是它最能體現這次不僅僅是“力大出奇跡”那么簡單了,更合適的說法是能文能武。
在聆聽小提琴等弦樂里,乂度Link10的素質感是很明顯的,音色亮麗飽滿通透,解析有些犀利,但動態控制的很自然,沒有因為高解析就充滿凌厲感,鋸齒感的沙啞等細節保持了較好的失真控制,延伸上的毛刺較少,整體音色是亮而不刺,優雅、平靜,以及少許樂感。
因為小編制弦樂的表現是地道而扎實的,我并沒有太多刺激感,所以直接換到了交響樂。
動態足、聲場大,音色通透飽滿,有這樣的大盤兜底,再加上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都是易推的耳塞,不管是平板單元還是靜電單元,Link10的控制力都相當出色。
▲整體總結部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湖北本地氣溫才十幾度的原因,乂度Link10的散熱表現著實出色,一口氣兩個小時都感受不到明顯的發熱,包括手機的電量也僅消耗了20-25%。
唯一讓我有點不適的是沒有皮套的包裹,坐在辦公桌前使用時總忍不住在意機身被磕碰,盡管確實也耐刮花。
關于Link10的聲音在前文已經說過,有興趣回頭看。這里補充一下,因為大耳測試的少,不敢武斷驅動大耳不給力,但我還是那句話用這種小尾巴驅動大耳要有合理的期望,推得響也并不代表推得好,所以我不會用它可驅動大耳來影響老鐵們的購買決策。
我對乂度Link10的評價是“能文能武”,考慮到500左右的售價,初燒萌新們如果不計較這顏值可以放心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