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專業類聲學品牌寧梵聲學NFACOUS,于近日發布了自家首款封閉式頭戴監聽耳機NH20,售價接近人民幣1300元,直接瞄準索尼HIRE級監聽新品MDR-M1。技術方面,采用40mm整張鍍鈹高分子材料振膜,擁有超1.5T磁通量密度,并配備6N級無氧銅線。
國貨范圍內,截至目前貌似沒有類似定位的競品,至于更早前算是專業監聽定位的國貨頭戴耳機,千元價位也就一個,水月雨VOID,但它是“開放式”。
廠商對它的聲音特性描述:
1、超大動態與強瞬態;2、適度的人聲增益;3、增強100Hz以下低頻;4、宏大聲場;5、覆蓋5-50kHz超寬頻域的暴力解析。
我認為的它相對于常規頭戴耳機的特色:
1、可換線設計,且兩邊均可插線;2、高達110dB/mW的超絕靈敏度,可與耳塞的易推性相媲美;3、頭戴封閉式監聽耳機中,難得的不明顯偏亮、不干澀,也不明顯偏冷的調音。4、高密度、高飽滿度,嚴肅的聲底下,卻也有醇厚的耐聽音色。
我喜歡它么?
喜歡。1、明顯好于我10多年前喜歡但最終卻還是出掉的干澀而高解析的舒爾監聽SRH440;2、明顯好于清晰、均衡卻太過于薄聲的索尼MDR-7506。
文末是它與索尼幾款監聽頭戴耳機的對比觀察:
下面先拆包:
包裝箱很大,很氣派,表層文案和圖案,在風格設計上和自家小耳機一樣,延續了相似的“專業”和“科技”感。
產品定位很明確,Pro專業系列,而非常見HIFI品牌喜歡標注的“監聽+音樂欣賞”。而之所以如此,也跟寧梵老板的錄音師身份、審美和脾性有關。
專業人專注做專業事,不模棱兩可,也不為了兼顧(妥協)而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這是現如今音質商戰中所罕見的。很有種。
內心深處,我覺得廠商是很希望把這款頭戴耳機做到專業領域的高度認可,或是成為未來錄音棚內封閉式頭戴耳機的某種新調音參考標準。
NH20作為動圈耳機,搭載直徑40mm的整張高分子材料鍍鈹振膜,以及2顆大號稀土釹鐵硼磁體,后者可提供超過1.5特斯拉的磁通量密度,可以為聲音的動態、瞬態、靈敏度提供強有力支持。
“鈹”這種常用于航空航天和核反應堆的金屬,自上世紀被突破性的用于頂級音響產品后,到21世紀10年代,又被以鍍層形式下放到了一些中低端耳塞和部分中、高端頭戴耳機的揚聲器單元上。
但是像NH20這樣采用“整張鍍鈹膜片”的,我查了下資料,貌似還是首款?因為其它頭戴耳機往往采用的都是球頂區域鍍鈹的復合膜。這樣更適合展現聲音下盤的柔和與韌性。
那么寧梵聲學為何會搞“整張鍍鈹振膜”?估計是為了達到更拔尖的“解析”而不得已為之,然而要讓這種材料實現松弛豐厚的低頻也是不小的挑戰。
千元頭戴耳機,還送個高品質抗壓尼龍收納包,這情況不多見。同價位洋品牌頂多是給個“袋子”。
我喜歡寧梵聲學的LOGO,它讓這個收納包顯得酷斃了。
給了1.2米和3米的3.5mm插頭的兩條耳機線。
收納時,你可以把其中一條放于收納包中央,那有個特別設計的魔術貼,用于固定。
兩條耳機線的做工都還不錯,放在這個價位,我覺得可以接受。據悉,線芯材質為6N級無氧銅,沒有常見HIFI品牌的“鍍銀”,估計也是從單元特性和頻響特征方面綜合考慮后,所做的決定。
進一步說,就是“鍍鈹”、“監聽”這東西,如果再配個“鍍銀”線,那聲音是不是會“太飄了”,會過亮,不扎實?所以才確定了用純凈度、凝聚力、動態感受更優的6N級無氧銅。
整機設計夠酷,夠霸氣,LOGO也點綴的很出彩。看著很專業,也很耐操。
特色、貼心之處是,出于人體工學而設計的有著“較大彎曲角度”,且符合耳朵走向的耳罩。
佩戴感受很不錯,趨近于索尼MDR-Z1000那種緊湊型包裹頭、耳的效果,但距離“輕盈舒爽”的MDR-MV1還有一定距離。具體是它在久戴幾十或十幾分鐘后,有時需要微調下頭頂或兩邊的壓感。
佩戴上,NH20有個優于索尼MDR-7506的地方,就是左右耳罩壓迫感相對低,尤其是對眼鏡腿的包容性明顯好于7506,這讓人能夠戴得更久些。
關于頭梁部分的壓感,若接觸位置不夠到位,久戴或需要微調著力點。
當然,以上只是基于我本人的感受。
神奇之處:
1、頭梁被展開很大時,頂梁下方接觸頭皮的軟墊會有凸起的趨勢,雖說不嚴重,但如果能再改進,或許是會更好;
2、兩側伸縮軸,不論劃到中間,還是拉到最大,最終耳墊對耳朵的包裹感都差不太多。這讓我一時間有些懵。似乎它的伸縮軸更主要是為了調節“兩側或頭頂的寬松度”,那么萬一某顧客的顱頂很高,他就可能會覺得此耳機體格偏小。
耳墊中央的凹陷,基本可以完整扣住正常尺寸的耳朵。耳墊由兩種材料復合而成,接觸耳朵和面部的是某種超纖絨面,外側和內邊緣是某種PU皮。這種材料會大幅緩解悶熱感,即便在較炎熱環境下,也可以提供舒適感。比完全只用一種類皮材料的耳墊要好。
頂梁有品牌logo,材質是某種皮,觸感堅實,表層的紋理看著也很漂亮。
旋轉鎖扣型連接母座。
與腔體連接的插頭規格為φ3.5mm,4芯TRRS。由于兩側耳罩都有對應的插口,故你可以根據實際工作或使用習慣,選擇任意一邊接入耳機線。
而類似這種雙邊引線的設計,在美國DJ品牌V-MODA那里也有,是專業領域,利于特定場景的特定設計。
小瑕疵是旋轉和鎖定的效果不夠到位,這似乎是因為它插頭外殼上的凹槽“略淺”,而采用類似設計的森海塞爾HD400PRO在這里就“深”得多,也更利于旋轉后的鎖定。
幸運的是,即便這里沒有做得特別到位,但實際插拔的牢固感和穩定性也還是挑不出啥問題。
最后,如果你有換線需求,那么要注意,由于該耳機母座外圍直徑偏小,那么對于插頭外殼較大的耳機線,很可能會面臨無法插入的問題。至少我手里的兩三條耳機線(包括森海HD400PRO)是沒有一條能懟進去。希望廠商未來會推出針對此款的平衡線。
左MDR-M1、右NFACOUS NH20。
兩者放一起,就感覺NH20的頭梁更“寬”一些,其它沒有特別的差異。
另外NH20的金屬滑軌阻尼感調得不錯,超預期。而且不會有松動所致的“吱吱呀呀”噪聲。
說到“噪聲”,官方表示它的封閉式設計可以提供21dB的被動降噪。而且日常聽歌,它外泄的聲音,在響度上也算很低的。
我試了下,把它在連接飛傲KA17上,并以中等音量播放音樂,在距離它一米遠的距離下,“噪聲計”測得的響度大約是35dB左右,和加濕器發出的微弱噪聲差不多。這應該是很適合錄音棚使用的級別了。也挺適合那些想戴著封閉式頭戴耳機在大學自習室上課的同學。
LOGO觸感很光滑,日常會有自然的反光,區別于索尼7506那種斜紋拉絲金屬紋理的強反光。當然也不是上圖MDR-M1那種在鏤刻的凹槽下印刷白漆。
至于耳罩其它部位的工程塑料,對比千元內的7506和更貴的M1,其材質的堅實感都貌似更優秀。不過,對于完美主義消費者而言,仍有必要留意它被“劃傷”的可能。
重量方面,NH20在不連耳機線的前提下,重約270g,比索尼在售的三款知名監聽頭戴耳機都要略重個幾十克。但是,只要不高于300g,在頭戴耳機中就算很輕便的。
而之所以NH20會相對略重,也是由于其采用了不銹鋼轉軸、各種厚實的工程塑料以及較為實芯感的耳墊共同發力所致。
參數和易推性:
阻抗:50歐,靈敏度:110dB/mW。超級好推。
話說足夠高的靈敏度對錄音電平偏低的音樂,如歌劇、古典等,也會有某種“適配性”優勢。比如,你可以在中、小音量下就能感受到此類作品中的弱音細節,不至于耗電、耗力、耗耳朵的在前端音量上折騰。當然,這也需要耳機有足夠低的失真。
把NH20與一些推力“稍微大點”的前端搭配,響度和動態都會令我非常滿意。它甚至趨近于一些易推的入耳式耳機。而如此易推,也讓它成為我近幾年體驗過的頭戴耳機中最好的那個!似乎也是唯一的那個……
不過即便如此,在我試了一堆小尾巴產品后,還是認為它的聲音會明顯受前端影響。而且它不僅對前端素質的反饋能力很強,同時自身的素質潛力也很大,骨子里有點像德國極致品牌前些年推出的那款“簽名系列”監聽的旗艦型號。
試了一圈下來,我最終認為飛傲KA17與NH20的搭配相當之好,而僅次于KA17的是KA15。
KA17下的NH20聲場和動態最好,樂感也沒得說,很雜食。
KA15下的它,更耐聽,但音色和音質的表現,會稍顯保守,不如KA17那么盡興。
另外,與兩款入門級(199元)小尾巴搭配,整體感受是溫潤有余,動態、聲場欠佳。
小結:由于NH20的出色揭示力,故用它聽各種音源,差別也會很大,而這似乎也是它領先其它小耳塞或HIFI頭戴耳機的地方。
下面是一些對比:
與不同檔次的前端搭配,索尼MDR-7506不論前端如何,聲音都只停留在“均衡和清晰”這個層級上,它很難像NH20這般,能在不同素質等級的前端下,展示更深層次的聲音紋理和厚度。后者會隨著前端音色、音質的變化而明顯變化,而前者難以明確顯現。
對比同價位MDR-M1,NH20全頻的密度、動態以及人聲的飽滿度和真實感,都勝出。只在高頻絲滑感和延伸效果上,不太如M1那般柔滑。另外,NH20的低頻量感不錯,但總體上還是更注重質感,低音回彈可謂極速,對想聽清下盤層次感的音樂人和發燒友來說,這個細節素質很難得。不過,如果你想感受大提琴的低音厚度和溫暖,那么也可能會認為它這種低頻量感濃度不夠,相對的,更貴的索尼MV1倒是在在這個細微頻域有更好的聽感。
NH20也有類似M1那種4kHz附近凹陷的頻響處理,但M1的處理會更徹底一些,加之其余頻段的影響,使得M1的中頻會顯得有點“遠”和“薄”,有時會有種怪異感。有趣的是,M1的低頻和高頻卻有著比中頻更多一些的潤澤和甜味。
NH20的的中頻相對M1會明顯突出,但這個“突出”卻調得很有水平,即“鮮明卻不過亮”,就這一點,我認為它表現的要比寧梵聲學自家NM系列監聽耳塞要好。可謂厚度、堅實感、清晰度兼具。如果你是某歌手的鐵粉,那么通過NH20,你或許可以很明確的感知自己所愛的歌手在話筒前的氣息和唱功。而這時索尼MDR-M1難以充分還原的。
NH20的高頻有著鍍鈹膜片特有的極速和痛快,對鍵盤、鋼琴等彈撥類樂器的還原會比較出彩,且柔和感也還不錯,并未出現過于偏硬或偏亮所致的疲勞。
總體感受:
寧梵NH20對不同頻域的“聲音質感”表現上佳,相對一些傳統監聽耳機偏干和冷的特色,它的音色處理相對算是溫潤的,且有著非常有力的凝聚感(超大動態)、較大的橫向聲場和比較近距離的,類似在你面前演繹的音樂氛圍。
不同于索尼MDR-MV1所有細節在你顱內的緊湊包圍,NH20整體會更為冷靜,橫向距離也更好。整體來說,它的結像位置大于MV1(顱內3D),小于M1(遠景),通常會有一種類似“中遠景”的聽音效果。風格上會比較大氣。
我覺得它適合聽音觀嚴肅,但又希望中頻帶有些許溫存感的音樂人、錄音棚或發燒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