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之前第一時間入手了Switch2之后,一開始只是斷斷續續的玩一下馬車,所以其他配件暫時還沒弄。隨著新游戲發售,以及1代游戲在2代上高清化等,漸漸的可以預見2代的機身存儲也要開始吃緊了。一開始刪了一些不常玩的,只留幾個在機身里,后來發現根本不可行,現在的游戲還完全從卡帶里跑的幾乎沒有了,更新補丁也是得放在存儲里的。再加上鑰匙卡這種純數字方案,加一張存儲卡幾乎就是必需的了。
而Switch2代最坑的,就是它不再支持傳統的TF卡(micro SD卡)了,而是必須MicroSD Express卡。外形上,它與傳統的卡完全一樣,從行業規范上來看,它是SD 7.1的新標準,不過規格上它是跑在PCIe3.0和NVMe 1.3的,也即跟電腦用的固態硬盤一樣。現在有做這款卡的不多,我入手的是佰維的ME300,佰維是國內存儲行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產品質量品控更有保障,妥妥的一線品牌,這張卡還提供產品生命周期內的保固。
佰維ME300的512GB和1TB版本順序讀寫速度可以達到900MB/s和800MB/s,已經完全碾壓舊的SD/TF卡的UHS-III及之前的規格。值得一提的是,若使用舊的傳統接口,這款佰維ME300仍然可以正常進行讀寫,當然速度會降到UHS-I的100MB/s左右,這樣一般使用需求下,用戶也不用換讀卡器了。
包裝背面以及存儲卡正面,仍然老老實實地標識了C10,U3,V30,micro sd xc 1等規格標識。但在800-900MB/s的速率面前,這些規格認證基本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之前相機上的CFe規格,跟MicroSD Express卡的思路類似,也是使用PCIe和NVMe協議,但MicroSD Express規格勝在繼續向前兼容。
翻過來看觸點,兼容方式也一目了然,就是增加新的觸點,并與UHS-II和III的做出區分。這樣在插入MicroSD Express的設備當中時,使用到了下面這一排觸點,識別為MicroSD Express設備。在插入傳統的UHS-I設備當中時,使用頂端的一排觸點,與舊款的卡用起來無異。
Switch2代的TF卡槽仍然在機身底部,被支架蓋住。當然,二代的支架相較一代有了不小的改進,首先是長U字型,不會像一代一樣偏一邊。而且材質也換成了金屬的,耐用性肯定是得到了大幅提升的。由于外形與物理結構,與舊式TF卡是一樣的,所以佰維ME300的安裝方式也沒有發生變化,推進之后咔嗒一聲固定好,再按一次就彈出。SD/TF卡都有防呆設計,反了是裝不進去的,盡管放心。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全速MicroSD Express讀卡器很少也很貴,我這卡又是主要用在Switch2上不來回折騰,所以沒有專門買讀卡器。倒是用家里的各種讀卡器以及使用舊式TF卡的設備都試了一下,都可以正常讀寫。
新裝MicroSD Express存儲卡之后,需要把主機系統更新到最新,我手快按下去了沒截到圖……至于更新速度,跟地區以及具體寬帶關系非常大,如果太慢的話就建議使用一些加速器吧。現在的游戲都挺大的,我之前從一代遷移過來之后,把暫時不玩的都給清掉了,現在后悔也來不及,后面有要玩再慢慢下吧。
現在的游戲都很大,之前PC和兩家次世代上,上百G的已經很多了,Switch2的也在跟進。馬車世界也有20多G,王國之淚將近20G,曠野之息24G左右。還有剛剛新出的塞爾達無雙封印戰記,43GB……之前機身快囤滿的兄弟有福了,幾十G的東西從機身內存移動到佰維ME300存儲卡里,只要幾分鐘。我入手的512G,就算是目前最大的塞爾達無雙,也能裝十來個,小點的能塞上百個,短期內是夠用了。
然后我也順便測試了一下內置存儲和存儲卡的載入速度,馬車世界內置存儲啟動速度大概為17秒,存儲卡為19秒。Switch2代機身的存儲升級到了UFS,最快沒有意外,存儲卡緊隨其后,差距不大。任天堂只給了沒開放eShop的少數地區馬車世界的實體卡,所以我的港版是下載碼,根據外媒的測試,卡帶載入的速度大概在24-25秒左右,而且還沒考慮后續打補丁的問題。而兩款塞爾達的純數字版載入速度,也是要比卡帶加補丁要快不少。所以Switch2加一張存儲卡,以數字版游戲為主是沒跑的了。
順便一提,任天堂前不久也上線了一個查詢Switch一代和二代游戲兼容性的網站,switch-software-compatibility,雖然說目前在2代上不兼容的游戲為少數,但買之前先看看也沒什么損失。
總的來看,現在Switch2基本要步入全數字時代,就算是卡帶,由于要打補丁,也不如全數字流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想反復來回刪游戲的話,入手佰維ME300擴展容量只是早晚的問題,我也是趁這次雙11好價下手,大家也可以加車多蹲蹲有沒有優惠。
感謝大家的觀看,點贊和關注,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