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山地馬拉松是我和朋友西方七星陣約的一個賽事。黃山山地參賽選手從黃山北大門出發,一路途徑芙蓉嶺、翡翠池、絕望坡、猴子觀海、清涼臺、排云樓、飛來石、光明頂、西海大峽谷、步仙橋、釣橋庵等著名景點,最終回到黃山北大門沖線。黃山山地馬拉松累計爬升3170米,號稱全國最難的山地馬拉松。也有有的朋友會問了,山地馬拉松相比公路馬拉松有多難呢?以一個直觀的數據來展示,2018年黃山山地馬拉松的男子冠軍羅員強成績為4小時37分55秒,女子冠軍樊鳳娟成績為5小時14分31秒;而在一般的公路馬拉松中,冠軍一般都能將成績至少保持在3小時以內(一般男子冠軍在2小時30分以內)。
為了這次黃山山地馬拉松,我其實還是做了一些準備的,比如越野跑鞋:
比如越野背包、水袋、水壺、頭燈、登山杖、能量膠等等。
當然,也有準備得不好的,比如一直跑量都不夠,從柏林回來更是重感冒了一場,還胖了...不過,一路的準備之下,其實總體費用還是蠻高的,所以也就不會輕言放棄,10.26準時出發前往黃山。
(1)城市間交通
黃山市現有黃山火車站和黃山北站兩個火車站,機場則有屯溪機場,其主要支持的往來城市如下(國外支持首爾):
這當然是可以預見的,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黃山歷來享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盛名,所以當地的旅游交通發達也屬正常。
除了火車和飛機,像離黃山相對近的省市,還有直通黃山風景區的大巴。不過游客一般是前往景區南大門,而黃山山地馬拉松則是前往游客較少的景區北大門附近。
(2)城市內交通
▲雖然地級市黃山以山命名,但其實黃山風景區距離黃山市區還是距離頗遠的,駕車需要走至少60公里,約1小時車程。當然,黃山除了黃山風景區,還有宏村、西遞這兩個5A級景區和4A景區齊云山等。如果是去黃山風景區玩,可以在火車站或機場出站處找到前往黃山的巴士;如果前往黃山山地馬拉松領物所在的軒轅大酒店,可以乘坐賽事官方提供的包車服務,49元/位。
(3)黃山風景區交通
▼從SP2所在的西海往山下黃山北大門的纜車,80元/位。
▲太平索道票。索道運營時間為7:30-16:30,分上下山兩種票,當天有效,所以在選擇索道時需要注意下時間。
▲在坐纜車下山后(景區大門,離山腳下還有一段距離),附近就有前往城區的汽車站,前往黃山太平客運中心,票價20元。參加黃山山地馬拉松如果想前往起點去參賽包,司機會停車等你,如果前往軒轅國際酒店也是可以停留的。
▲黃山太平客運中心可以購買目的地頗多的大巴票,比如前往宣城和合肥的車票,不過相當于聯程,是先前往屯溪,再往目的地。這趟車雖然寫的是前往屯溪,但也會在黃山北站停留,所以這趟車下來,就可以安排離開黃山的行程了。
與黃山山地賽事官方玄鐵賽事合作的酒店有軒轅國際酒店和榮逸度假酒店兩家,前者459元/間,距離起點的北大門8公里左右;后者259元/間,距離起點的北大門2公里左右。在賽前,從黃山北站或屯溪機場接選手的大巴會開往軒轅國際酒店,但前往榮逸酒店的擺渡車我沒看到,也不知道有沒有。二者距離8公里,打車的話,50塊左右。
▲我是住在榮逸酒店(因為貧窮...),不過我感覺住宿環境也還行,獨立衛浴,有陽臺,有空調WiFi,也還干凈。
其實出行就很難說是能好好吃飯了,比如10.26趕火車,早上早早起來自己炒了個粉吃:
▲出門在外,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啊~炒得有點多,竟然周六早飯、中飯都對付過去了。
▲晚飯是在榮逸酒店自助餐廳吃的,78元/位。菜式還蠻豐富,味道也還可以,就是沾著熱氣蓋上蓋,使得菜品有點水味。
▲第二天比賽日,基本上就沒有好好吃飯,以快速補充能量的士力架、能量膠為主,搭配補鹽的脆皮腸。
▲被關門后,“灰溜溜”回到黃山北站,才將參賽包里的泡面給泡了吃。不過講真,這份自熱牛肉面還蠻好吃。
▲因為早上做早飯的緣故,往高鐵站趕的時候差點遲到。不過可不巧了嗎?下車處離高鐵站本來有將近2公里,我背著個大登山包走過去不是很方便,但就在我彷徨時,竟然旁邊有個小哥騎一輛共享單車過來停在我旁邊...
▲如期到達黃山北站。
▲在出站口有組委會委派的兩個小哥接站,很有耐心的兩個年輕小伙子,應該還是學生。
▲黃山作為旅游勝地,旅游配套設施比較健全。比如,黃山北站旁邊的鐵路旅游大廳就可以供游客駐足停留,咨詢解惑。
▲坐上實現買好票的包車,前往黃山風景區附近的軒轅大酒店,花了一小時左右。黃山山地馬拉松(43公里)和登山大會(8公里、14公里)是同一天,現場領物左右分明,各職能部門分工明確,還是挺好的。
▲現場的相關信息其實還是蠻全的,不過在執行上,卻并不嚴肅。比如比賽日早上我們下去坐擺渡車時,發現并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坐上車,倒是后來被一輛號稱“不是官方擺渡車,但你們可以坐”的大巴給送到起點。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賽后擺渡車發車時間太晚了,比賽當天在CP1被關門的選手其實還不少,他們從西海直接坐太平索道下山時大概也就10:00左右,但首趟賽后擺渡車官方時間是13:00,如果是晴天還好,但當天下雨,溫度也低,被關門的選手們就這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或者選擇花上20塊坐景區車站的小巴去太平客運站。
▲參賽包是不錯的,一盒自熱紅燒牛肉面就要30塊了,能量膠也是國際大牌GU,魔力跟礦泉水沒啥說的,但太平猴魁茶葉試喝裝我覺得是很不錯的。太平猴魁我之前喝過,口感很好。不過參賽包我在領物的時候一時發懵竟然忘了拿,還是第二天被關門后去領參賽包時順便領的(下文會說)。
此外,10.26從軒轅大酒店領完物資,預訂在榮逸假日酒店的我們,也并沒有看到兩個酒店間的擺渡車,好在我們和一位偶遇的大叔一起拼了個車過去,這里又花了50塊。大叔大氣,堅決不收我們的錢...大叔也確實有錢,穿的始祖鳥的沖鋒衣...隨便拎一件最便宜的始祖鳥沖鋒衣都要3200元以上。
到了榮逸,也就無法收拾下東西,整理下裝備,吃吃飯,摸摸魚,也就睡了,是夜失眠,就睡了4小時不到。
▲早上4:30起床,洗刷完,賽前不完全“定妝”(越野背包還沒上肩)。
▲坐上車去往不遠處的起點附近,存好包。起點處有熱姜茶,針對當天寒冷的天氣,這也是很貼心了。
▲起點大門。造型應該是徽派建筑,還是頗具特色的,我之前跑過的有特色的起點大門可能也就2018年三門峽馬拉松的天鵝門了。
▲賽前有健身教練帶著做熱身操,竟然還是操著標準普通話的外國俊男美女,現場氣氛因之熱烈不少。
▲熙熙攘攘的人群,會有多少人像我們一樣被關門呢?嚶嚶嚶...
▲現場有不少領導出席發槍儀式,不過并沒有講話,還是很人性化的。奏國歌環節,現場反響較差,我個人對跑友們比較失望。
▲出發后不遠處的熱氣球,也不知道最后升空了沒有?
▲剛出發的上山公路(前往SP1芙蓉嶺)雖然是柏油路,但也是頗具坡度,我這個跑渣勉強保持著8分30秒/公里的配速。
▲跑了54分鐘,前頭的“傍山險路”在霧氣下完全看不到頭,頗為夢幻。
▲其實2分鐘后就是景區北大門售票處了。
▲其實1分鐘后就是SP1點了。在SP1點,山地選手、登山大會選手14公里組和8公里組就此別過。8公里選手的前路仍然是柏油路,而山地選手和14公里選手的前路則變成了令人發指的臺階路--絕望坡(之前的盤山柏油路爬升約200米,臺階路在此基礎上再爬升1000米左右)。
▲先來一段下坡臺階路讓我們開心一下(絕望的還在后頭...)
▲路標已經是標準的越野路標了。
▲如果一直是這樣的平路該有多好啊...
▲初入山門,風景即是不錯的。這樣的一灣清水,總不免讓人陶醉。
▲絕望坡開始出現緩臺階,“爪牙微露”。
▲跑步進行1小時37分,已經能明顯感覺到高差。
▲同行跑友、英俊男子--西方七星陣。感謝他在我爬臺階累得狗一樣時的不離不棄,事實是,他要是不等我,興許就不會在CP1那里被關門了(我們最后超了CP1關門時間幾分鐘而已,甚是可惜)。
▲絕望坡進行中。
▲臨崖險路,還是很刺激的。
▲賽事進行2小時,完成距離7公里,云霧籠罩下朦朧的遠山,說不出的美。
▲絕望坡上哼哧哼哧爬臺階的跑友們,周遭層林盡染,完全的兩番景象。
▲相比于剛從SP1出來時的臺階,9公里處的臺階形狀更不規則,陡峭程度也相應提高。看照片是完全找不出“跑馬拉松”的感覺了,跑友們反而都像是在徒步。
▲因為沒有出太陽,所以云海是看不成了,頗為可惜。
▲風景倒是很好的,如果沒有參賽任務,整個人可能會愉快很多。
▲我也從剛上臺階的斗志昂揚到“向絕望坡低頭”后的步履蹣跚...感謝同行七星小伙伴為我留下這幾張“聞者流淚,見者哈哈哈”的寶貴照片。
▲秋天的美,美在樹葉顏色的繽紛。
▲霧似淡了些,山卻依舊美。
▲天知道多難,我們才終于迎來了下坡路。
▲到了西海附近,從南大門上來的游客就多了起來,都在駐足觀看照片展。七星在旁邊的飯店買了一袋紅糖小面包,“以為迎來曙光”的我們開心地吃著小面包,殊不知...
▲殊不知...等待我們的是CP1工作人員告知的已經被關門、SP1工作人員簽字筆在號碼布上畫上的大叉...以為走過最難賽道的我們,被關門了,而我們,距離9:30的關門時間,僅僅超出10分鐘不到...從標志牌上也可以看出,距離之后的CP2,海拔直降1007米,而我們卻無緣體會了...
▲根據賽事路線圖也可以看出,到達西海CP1的我們,其實已經達到了圖下部分海拔參數圖的僅次于CP2的次波峰,全賽道的3100米左右爬升,我們已經完成了一半的1500米左右,而距離上,我們43公里的全程,才僅僅完成了14公里,不由得不讓人覺得可惜啊!
然而,也只能悻悻然接受被關門的現實。本來還可以去3公里外的光明頂,但因為下雨,身上的衣服濕了,沒有可供替換的衣服,也沒有雨具,所以也就選擇下山。
▲坐索道下山,從北大門景區大門到北大門起點,也是花了一個小時左右,等我們再到起點/終點時,剛好男子前幾名沖線。看著快樂沖線的他們,回看慘遭CP1關門的自己,內心除了難受就剩難受了。領包、坐車去太平客運中心、再坐車去黃山北站、再坐車回家,黃山山地馬拉松和我,再無瓜葛。
這次黃山山地馬拉松被關門心里難受,除了因為20個全馬第一次被關門感覺窩囊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史無前例的巨大花銷,統計如下,供觀瞻:
(1)報名費:
479元,優惠1.87元,計477.13元。
(2)交通費:
高鐵票281元,退票費28.1元;賽事包車往返接駁費98元;太平索道票80元;景區大門到太平客運中心車票20元;太平客運中心到黃山北站28.5元;公交車票1.4元。以上合計537元。
(3)住宿費:
榮逸假日酒店標準間一間249元,二人分攤,計124元。
(4)餐飲費:
榮逸假日酒店自助餐一份78元,計78元。
(5)額外裝備費:
凱樂石Fuga Pro NASA版:1499元;
奧尼捷越野包(12L):247.98元;
奧尼捷越野硬水壺(600mL)*2:66元;
凱瑪仕登山杖*2:39.6元;
山力士頭燈:129元;
探路者登山包(60L):319元;
以上合計:2300.58元。
(6)體檢費
賽事需提交證明,計61元。
綜合以上所有費用:477.13+537+124+78+2300.58+61=3577.71元。跑一場視為“準越野賽事”的山地馬拉松,花銷在將近3600元,所以這下子你們理解為什么越野被稱為馬拉松的消費升級賽事了吧?
(1)關門時間是否合理?
在承認我確實水平較菜的基礎上,組委會CP1 3個半小時的關門時間是否合理?根據上文我們得知,在到達CP1時,已經完成了1400-1500米的爬升,約為全程整體爬升距離的45-48%,比賽關門時間為11小時(下午17:00),考慮到后半程有20%左右越野賽道完賽比較困難,CP1的關門時間如果設定為5個半小時肯定也是不合理的?但4個半小時或者4個小時的關門時間,難道也不允許嗎?明明這段賽道是整個賽段爬升最大的...
(2)人員很棒,但組織待提升
我在頭一天領參賽物資時,在領了工作人員遞過來的號碼布后,工作人員并沒有提醒我拿參賽包(一般賽事是將號碼布放在參賽包內一并遞給參賽運動員)。當然,我自己也有問題,分神了,導致到酒店才意識到沒拿參賽包。在跟組委會工作人員聯系上后,工作人員也很熱情說讓我第二天早上去存包時一并把參賽包領了。如果事情到這我覺得也還好,我也不是什么矯情的人,這種事我有錯在先,我能接受。但第二天去存包時,工作人員讓我取包時一并領參賽物資,好吧,既然要去比賽了,反正也要存包,我也能接受;可問題是,當我被關門回來取包時,工作人員仍然沒有把參賽物資給到我,在我的詢問下,她跟同事打了個電話,然后給了我一個參賽包。需要說明的是,整個過程,賽事工作人員們都是有耐心且熱情的,但是我這個小小的問題卻這樣一波三折才得到解決,我很懷疑組委會內部是怎么協調的?
(3)我們的報名費花在哪?
如上文所述,黃山山地馬拉松報名費479元,老實說,如果按越野標準,這個價位并不高。但是,我們的報名費花在哪里呢?我們來簡單合計一下:
參賽包:自熱紅燒牛肉面30元;GU能量膠20元;太平猴魁試喝裝(算50元?);魔力5元;怡寶礦泉水2元,合計107元。
賽道補給:SP1礦泉水1瓶2元;SP2橙汁一杯(算5元?)、葡萄干一把(算5元?)、礦泉水一瓶2元、其他(算10元?),合計24元。包括終點算6個補給點,合計算100元。
門票:因為賽事穿越黃山核心風景區,正值旺季,門票190元。
組織費用:難以估計。
綜合一下,107+100+190=397元,加上組織費用,看上去倒也沒有多離譜,我也理解辦賽不容易,其實我只是想吐槽,補給也太少太差了吧?從起點到14公里的SP2,這段總爬升1000米的賽段,中途完全沒有任何吃的,全憑自補給?那組委會存在的意義何在?我自己買門票從北大門跑到西海,反正也是靠自己,只要190塊,難道不香?
(4)我們不需要參賽指南嗎?
作為一個參賽人數僅為1000余人的賽事,我能理解辦賽人均成本隨之增加,所以沒有賽事官網我能理解,但作為號稱“全國最難山地馬拉松”,參賽選手真的不需要一份參賽指南嗎?或者賽前多短信推送一些賽事本身的信息也行啊~是的,賽事公眾號“極限黃山”推送了不少信息,但這個多元化的社會,又何妨來一些多元化的通知信息呢?
這次本來具有非凡意義的賽事(我的第一個山地馬拉松,第20個全馬),因為自己訓練做得不夠等諸多原因,終于在CP1就慘遭終結。遺憾是肯定很遺憾的,但所謂“知恥而后勇”嘛,我本身并沒有因之頹廢,反而覺得是一種激勵。也許對于賽事組委會的吐槽會讓我顯得很酸,其實沒有,因為一直直到黃山的盛名,去了以后也確實覺得很美(即便在沒看到云海的情況下),所以對于這么一項穿越黃山主景區的賽事就會有更多的期待,也就有了更多的批評或者說建議吧?我是很傾向于“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的”,如果哪一年能夠好好準備下,成功完賽黃山山地馬拉松,我想對我而言,應該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