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習慣,即使電腦還能用,但是每隔5、6年,我便會升級一下主機硬件,因為過時的硬件無法為新產品的性能提供發揮平臺。舉個例子吧,我的舊主機安裝的還是DDR2內存、3.5英寸的機械硬盤,也不支持USB3.1,更不用說WiFi 6了,而我已經擁有了M.2 NVMe固態移動硬盤,手機Redmi K30 Pro和新買的路由器也都是支持WiFi 6技術。曾經自己裝機過幾次,但談不上是DIY高手,雖然自己動手是會有些樂趣,但是遇到的麻煩也是不少。可能是人到中年,我也懶得折騰了,這次主機升級我在朋友的推薦下入手了零刻GT-R迷你電腦主機,它符合我3500元左右的預算,滿足了我對硬件性能的需求,而且迷你小巧的機身也讓我對它產生極大的興趣。零刻GT-R迷你電腦主機已經用了半個月有余,沒后悔當初選擇它,所以寫點文字跟大家分享一下,說不定你的剛需就是它了。
零刻GT-R搭載了AMD三代銳龍R5-3550H四核八線程處理器,但是運行內存和存儲內存有好幾個版本,考慮到我自己平時就喜歡下載收藏一些經典的高清電影,所以就一步到位地選擇了它的最高配置,即16G運行內存,512G SSD系統盤+1TB的2.5英寸機械硬盤的組合。
不過需要注意一點的是,目前零刻GT-R默認配備的是WiFi 5網卡,我在跟客服咨詢之后,才知道可以加一百元升級到WiFi 6網卡。毫無疑問,這一百元絕對值得花,而且藍牙也升級到了5.1版本。
初見零刻GT-R,它在外觀上并沒有給我驚艷之感,方方正正的造型倒是有幾分像電視盒子,不過我也喜歡這種不張揚的外觀,擺放在桌面上不會顯得突兀,我相信這也是多數人的審美觀。零刻GT-R的做工較為出色,整機外殼輕量化且高硬度的鋁鎂合金,加入灰藍色烤漆工藝,其中頂部面板覆蓋一層透明亞力克板,中框一體化面板則做了磨砂處理和邊緣CNC切割,整體給人一種簡約不簡單的印象。
零刻GT-R的機身尺寸為168 x 120 x 39mm,占用空間非常小,擺放更加隨心所欲。以前無論是給電腦換個房間或者打掃衛生需要搬移主機,那絕對都是體力活。如今換成零刻GT-R,輕輕松松就一手拎起來,因為它的重量僅752.3g,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
在頂部面板的左下角貼有AMD RYZEN 5處理器和AMD RADEON顯卡的標簽,零刻GT-R全系搭載的CPU處理器都是AMD三代銳龍R5-3550H,并集成Radeon Vega 8 Graphics顯卡,其性能相當于英特爾酷睿i5 8300H,而且是有口皆碑,最重要的一點是對于我這個幾乎不玩游戲的人來說,這款處理器的性能已經相當夠用了。
在頂部面板的右下角則設有指紋識別觸控鍵,我終于可以不用輸入密碼就直接使用指紋登錄了。經過反復測試,指紋識別觸控鍵非常靈敏,識別正確率很高,只要輕輕一觸碰,識別解鎖就在一瞬間完成。
在我的印象中,迷你電腦主機勝在機身小巧,但接口偏少,無法和臺式主機相提并論,而零刻GT-R改變了我過去的看法,因為它不僅接口豐富,而且齊全,甚至配備了2個千兆網口,這是普通臺式主機或者筆記本電腦都極為罕見的。因為我是將機子擺放在桌面上,所以日常使用需要的拔插更加輕松,不像以前插個U盤或接個鼠標,都得歪著腦袋彎著腰,甚是麻煩。
零刻GT-R的機身正面設有電源開關按鍵、清除CMOS按鍵、2個USB 3.0接口、3.5mm音頻插孔、tpye-C接口和2個麥克風。其中tpye-C接口既可以作為視頻輸出接口,也可以使用type-C to type-C連接線外接存儲設備或者為設備進行充電。
背面的接口同樣給力,包括電源插孔、2個千兆網口、DP接口、2個HDMI接口和4個USB 3.0接口。如此豐富的接口讓零刻GT-R具備了強大的擴展性,一些普通臺式主機實現不了的功能,它卻能輕松實現了,比如雙網口可以一個連接外網,一個連接網絡設備組成局域網;再比如我的顯示器同時擁有DP接口和HDMI接口,這樣我就能把HDMI接口分配給老主機,而DP接口分配給零刻GT-R,那么兩臺主機就可以隨意切換使用了。無論是家用還是辦公,零刻GT-R的接口完全能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使用需求了。
零刻GT-R機身雖小,但散熱卻做得很到位,它的內置了2個散熱風扇和3個導熱管,機身的左右兩側、背面和底面設有多個散熱孔,再加上鋁鎂合金外殼本身就具備了散熱好的優點,所以在炎炎夏日里長時間開機運轉,機身表面沒有明顯的發燙問題。我使用了紅外測溫槍進行檢測,發現機身表面的最高溫度不超過40°C,而且內部風扇還非常靜音。
為了讓零刻GT-R擺放時可以四平八穩,機身的底面設有防滑硅膠墊。其實零刻GT-R也支持壁掛在顯示器后面,而且隨機配備了金屬支架和螺絲,只不過我覺得這種安裝方式不如直接擺放在桌面上使用來得方便。
我前面也說過了,我平時幾乎不玩游戲,電腦主要用來日常瀏覽網頁、追劇看片外,偶爾也會用來處理電子文檔、修修圖片和編輯視頻等,而零刻GT-R來運行這些軟件,完全是小菜一碟了。因為它搭載的AMD三代銳龍R5-3550H處理器,該處理器采用四核八線程設計,采用12nm工藝,基頻2.1GHz,最高可加速至3.7GHz,三級緩存4MB,TDP35W,比英特爾新推出的i5-10210U處理器的性能還強一些。
使用大家熟悉的魯大師進一步了解零刻GT-R的詳細硬件配置,雖說它是Vega 8 Graphics核顯,但我網上做了功課,才知道它的性能相當于臺式機獨顯R7 350、GT740左右的水平,比GT1030、MX150及GTX750稍低一些,完全能夠暢玩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之類的網游,看4K高清視頻也沒有壓力,不過8K就會卡頓了。
給零刻GT-R跑了個分,成績還是令人滿意的,總分達到了23萬以上,擊敗全國78%的用戶,這里面也有DDR4內存和M.2 NVMe固態硬盤的功能。
零刻GT-R采用了M.2 NVMe固態硬盤作為系統盤,它的讀取和寫入輸入可比SATA SSD快多了,我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測試,它最大讀取速度達到了1784.15MB/s,最大寫入速度達到了1408.87MB/s。只需要11秒,零刻GT-R就完成了開機過程,如果是打開像Office、Photoshop、繪聲繪影等大型軟件或者一些大型游戲,載入的速度也是極快的。我這臺零刻GT-R的M.2 NVMe固態硬盤容量為512G,另外還有1TB的2.5英寸機械硬盤作為從盤,而且出廠時就已經分為D盤和E盤,容量方面對我來說是足夠了,若是覺得這樣的容量還不夠用的話也無需擔心,因為零刻GT-R還支持添加SSD和2.5英寸的硬盤進行擴展,這里會涉及到拆機,不過難度并不大,小白也能動手完成。
以前就曾想過弄一個家庭NAS,只是覺得充分非必要,所以就一拖再拖,但沒想到零刻GT-R不僅預裝了正版的Windows 10系統,而且還具備了NAS儲存服務器技術,只要根據說明書給電腦安裝了ELinke服務程序和微軟常用運行庫MSVBCRT.AIO.2020(說明書有附帶下載地址),再給手機或者平板安裝ELinke APP,就可以簡單打造一套屬于自己的家庭NAS。
ELinke APP的界面非常簡潔有序,使用也很簡單,先注冊一個賬號,然后在同一網絡環境下進行設備綁定即可通過手機瀏覽主機的文件,并進行上傳下載、復制刪除等一系列操作。我雖是第一次接觸到NAS,但是很快就上手了。
零刻GT-R能夠實現家庭NAS的大多數功能,可以建立一個公共享受區,讓全體成員可以訪問和操作,也可以建立個人私密空間,除了自己外,其他成員都不可訪問。此外,還可以通過ELinke APP來遠程對零刻GT-R進行睡眠、休眠、喚醒、重啟、關機、連接等操作。其實每次登陸ELinke APP之后,就能自動與設備進行連接了。因為零刻GT-R和我的路由器、手機都支持WiFi 6,所以無論是外網還是局域網,文件的讀取或者傳輸速度非常快。以后我在外地旅游,就可以輕松地把拍到的照片和視頻上傳到家庭NAS,與家人分享就來得更加及時和簡單了。
可能會有人覺得花三千多買零刻GT-R,不如去買一臺筆記本電腦。我個人覺得這完全沒有可比性,買不買?還是得看個人的需要。像我大部分時間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單位,筆記本電腦對我來說并不實用,而且我就喜歡大一點的顯示器;其次,零刻GT-R的性能已經足夠強悍了,接口也相當豐富齊全,能夠滿足我日常生活辦公和學習娛樂的使用需求,我又何必去整個大機箱來占空間呢?再說了,買一臺迷你電腦主機還相當送一臺家庭NAS,我也覺得劃算得很。直言不諱,接觸到迷你電腦主機的人還是相對少數,在使用零刻GT-R一段時間之后,我才會發現“小塊頭也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