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冬天!不知您各位是否有這種體會,天兒一轉涼,甭管穿多少衣服,手腳都是冰涼的,我不止一次羨慕那些大冬天只穿一件T恤+羽絨服還能暖手暖腳的人。
倘若一件衣服既能暖身,還能暖手,豈不樂哉?最近我入手了這么一件風謎智能溫控電加熱服,據說內搭兩件衣服就能撐過一個寒冬,效果究竟如何?不妨一試。
先說最重要的保暖效果。我收到這款衣服時正是長沙最冷的時候,日平均氣溫在5℃左右,內搭一件厚連帽衫可以應付室外穿著。衣服本身的保溫能力要強于大部分輕薄羽絨服,開啟局部發熱功能后,在極寒場景下有奇效,比如冰雪館,爬雪山等等,配合高領毛衣,御寒防風效果都不錯。整體保暖效果因人而異吧,在南方過個冬是完全沒問題的。
衣服填充物是Smawarm保溫棉,據官方介紹說是含有生蠔殼納米成分的新型纖維。它給我的感覺是保溫能力不比鵝絨差多少,均勻薄薄的一層,沒有鵝絨的蓬松度,但保存熱量效果還不錯。
衣服有三塊發熱區域,大概巴掌大小,分別在后背與兩個口袋。盡可能的緊貼衣物能使其發揮最佳保暖效果。
其中后背的發熱片最為實用,類似的效果像是背了一塊暖寶寶,熱量能傳遞到小半個后背。
兩個口袋處的發熱片本來是我非常期待的地方,可實際體驗下來卻有不愉快的地方:入口處是熱的,深處卻是冷的。
通過胸口的調節開關可以切換三檔溫度。1檔40℃,2檔46℃,3檔53℃,三種顏色對應三檔溫度,搭個電梯小孩全程盯著我胸口的環形燈看,好不尷尬。
溫度越高升溫速度越快,溫度高固然好,但耗電量也隨之增加,額定功率10W,實測用5000mAh充電寶開中檔溫度可以堅持三個半小時。 若要持久續航,建議帶1W+大容量移動電源。
作為一件專業的發熱服,它有60℃強制斷電,過流保護,短路保護等安全保障,發熱片耐彎10000+次,但還是有很多可以升級的細節,比方說:加熱溫度不能精確到個位數,發熱模組不能分開調節,口袋處的兩塊發熱片在用時白白浪費很多的電力,最理想的情況是前胸、手臂都有加熱片,并且相互獨立。
作為一件以保暖為己任的發熱衣,它還是盡其所能的做了一些細節吧。比如這條可收納眼鏡布,在這個不戴口罩出不了門的特殊時期,很多人應該對眼鏡霧氣深有體會。
比如這條可拆卸指南針拉繩、和無線耳機收納袋。
還有這條松緊背帶,運動發熱的時候特別實用,不用完全脫下衣服,掛在背上方便之極。
個人認為袖口內的松緊帶收的太緊了,手腕處的衣袖都被堵在這里,而且袖口外的魔術貼位置有點隨意,壓根沒想要往好看了設計。
穿上才知道袖口內還有一副隱藏半掌手套,遮風、保暖、提行李挺實用的,只是伸胳膊的時候有點勒虎口。
拉鏈用的是國產的SBS,順滑的像是上了油,一拉到底,絲般流暢。
衣擺、衣帽處的收縮扣,可防風漏氣。
衣服表面由防水材料編織,能隔絕小雨而沒有雨衣的笨重與悶熱。時間匆忙沒來得及拍圖,得空補上。
它除了是一件加熱服,還是一件沖鋒衣、風衣、羽絨服。無論什么定位吧,服裝搭配都很重要。
這件衣服是男女同款,基本無法展現身體曲線,顏色款式都很大眾化,沒有傳統羽絨服膨脹的視覺效果,倒是有幾分工作服的神韻,要想穿出風格,內搭就顯得尤為關鍵。
高領毛衣+襯衫,圓領毛衣+襯衫都是不錯的選擇,可惜的是它的帽子無法拆卸,否則里面穿一件連帽衫也是極好的。
如果你經常在極寒環境下參與運動項目,如果你是一個戶外勞動工作者,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體寒體質,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千篇一律的臃腫的長款羽絨服,如果你能接受它的服裝款式設計,那么可以考慮購買。反之則不推薦,尤其是對顏值特別在意的同學,看到它的第一眼可能就把它淘汰了。此外,心臟動過手術、支架、起搏器等嚴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