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iPhone 12以“環保”為由,取消其配送的充電器等配件,這波“天秀”的操作引來了購買iPhone 12用戶的一片罵聲。大家都心知肚明蘋果是想用“環保”的名義從而轉向更高利潤的手機配件產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充電器。
關于充電器奧海科技是我們不得不提起的一家公司,它是眾多國際品牌手機原廠充電器核心制造商,全球領先的智能便攜產品提供商。同時,奧海科技也是一家卓越的上市科技公司,小編今天帶來的就是他們旗下自營智能品牌AOHI最新研發的充電器——AOHI Magcube30W。
外觀及細節
Aohi Magcube 30W是Aohi上架的第一款重磅產品,是一款市面上罕見的微型體積大功率充電器,外觀尺寸為:28X28X32mm,體積僅拇指大小,包裝也非常簡單,也就不多加累述了。
充電器的插頭面印著充電器的使用功率和防火指數,分別是輸入/input:100-240V 0.5A 50/60Hz,輸出/output:5V-3A\9V-2.22A\9V-2.77A \15V-2A \20V-1.5A,防火等級:94V0。
接口面采用的是立體微雕鉆石紋設計,我們不難看出這一面跟其他面的區別,雕刻出來的鉆石紋格外的吸引眼球,每一個線條都交匯的恰到好處。
接口設計的是USB-A口不再是USB-C口,并且接口的外觀沒有使用塑料,而采用的立體微雕金屬接口設計,看這不像以前滿滿的全是塑料感。接口面還設計了指示燈,其造型是一個小小的等腰梯形看著很是賞心悅目,接口和指示燈的位置顯得相得益彰。
在側面印著品牌的名字AOHI,同時在側棱上印著Magcube 30W,在如此小的充電器上能把各種元素體現得如此完美得益于它整體采用的精密微雕外觀工藝。
性能及技術
現在市面上所使用的快使用的都是氮化鎵快充技術,Aohi Magcube 30W此次采用的是黑科技新氮化鎵GaN+,它是新一代氮化鎵GaN+ 快充技術革新者,基于初代氮化鎵技術之上大大的提升了充電的效率。
Aohi力求用更小體積實現更大功率,雖然Aohi Magcube 30W只有拇指大小的體積,不過功率能高達30W(實測可達33w),而且還具備智能匹配數碼產品快充功能,無論是蘋果手機、安卓手機、ipad、switch掌游、蘋果筆記本電腦;都能提供相匹配的快充功率。同時還支持微電流模式:支持耳機、手環等微電流設備充電。
Aohi Magcube 30W是3段式安全快充創領者,更快更安全的3段式安全快充,在提升充電速度的同時,確保設備電池安全,提升使用壽命
使用體驗
一款產品好不好只親身經歷之后才知道,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在同等的情況下Aohi Magcube 30W的充電速度居然能達到蘋果原裝5v1a充電速度的6倍簡直毫不講理,讓我體會到什么叫飛一樣的充電速度,并且在此次充電的時候梯形的呼吸燈還會不停的閃著直達電量充滿為止,這是這款充電器表示快充的一個標志。
經過測試Aohi Magcube 30W 支持蘋果手機20w快充、三星手機25w快充、魅族30W快充,但華為和OPPO vivo等因為私有協議只能達到18w啟動快充,雖然沒有達到30W,不過這樣的成績是很多充電器都無法做到的。
在面對堅果R1、努比亞Z17、紅魔3的時候只能達到普充電在這時候梯形的呼吸燈會指示藍色長亮的狀態來提示我們是普通充電,但是由于沒有這些手機,無法直觀展示。
同時用充電軟件Ampere分別測試了vivo手機和魅族手機的充電速率。
vivo的普通快充80%的電量大概一分鐘充1%的電量。
魅族充電則更快,從27%的電量開始,到72%只用了21分鐘,基本35分鐘4000mhA的電池就能充滿。
一般我們耳機充電都用的是配送的充電器,由于耳機這種小型的設備都只能用微電流充電。Aohi Magcube 30W同樣可以提供微電流給耳機和手環充電在我給耳機充電的時候呼吸燈的狀態指示綠色長亮,在給耳機充電的時間幾乎跟原裝充電器的時間一樣,由此可見在微電流充時也是能夠滿足我們的使用的。
都知道的電腦充電器都是體積很大而且很笨重,每次出差的時候要帶很多充電器手機、耳機、電腦,其中電腦充電就最讓讓人頭痛,但是自從用了這款 Aohi Magcube 30W充電器就再也沒那么多煩惱。都知道充電器充電也有發熱的問題,不過這款充電在我使用過程中無論峰值功率還是涓流狀態,都能合理控制在體感較低的溫度。
采用三段式的安全設計以及小巧和多功能讓它變得很是實用。不得不說經過這段時間的使用讓我深深地迷上了這個小東西。
總結
用了了一段時間,感覺這款充電器還是非常不錯的,簡單地總結一下。
優點:
1.外觀精美小巧,方便攜帶
2.支持30w快充,同時支持智能匹配蘋果手機、安卓手機、ipad、switch掌游、蘋果筆記本電腦等數碼產品的快充功能。
3.支持耳機,手環等微電流充電設備
4. 采用的三段式設計讓充電變得更加安全
5. 細化的安全溫控設計標準,在充電過程中能很好地控制體感溫度
缺點:并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能夠匹配到快充協議,希望在以后的產品中能在這一點上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