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耳機廠商KINERA,于2022年3月推出旗下高端imperial(帝王)系列的新品URD,售價3999元。
URD是基于北歐神話命名的一款靜電混合動力有線入耳式耳機,內部配置如下:
URD還有兩個姊妹型號,分別是售價2999元的NORN(圈鐵五單元)和3499元的SKULD(五動鐵)。
NORN勁道、舒展的音色很悅耳,硬素質在它這個價位,比較越級,綜合調音完成度夠高。
SKULD密度感很大,瞬態不夠出彩,平衡感不錯,中音扎實,整體韻味較迷人,聲音硬素質符合價位表現,完成度挺高。
URD怎樣?
下面簡單介紹下包裝和配件,后面是對比橫評,對比競品包括森海、拜亞、索尼的旗艦級耳塞,以及K品牌自家多款高端入耳式耳機。
因為定位很高,包裝也是很大,同NORN和SKULD。可惜紙質或是工藝不夠好,看到表面還有個莫名的小凸起。
整體印刷品質不錯,圖案設計也夠精美,總體有高級感。
附送的收納包不再是以往體積略小的黑色皮包,而是硬質布包,淺藍色比較清新,也比較有溫情。
耳機本體的顏值,初看一般。但在經過一周多的時間后,我發現它挺美。只是這種美完全不同于K牌其他高端型號,它是那種基于自然的淡雅風格。而SKULD和NORN則比較崇尚華麗與瑰麗。
收納包的工藝細節做得很棒,且內部空間也較大,像上面這些小配件都能塞進去,這一點算是K品牌的一個進步。
附送的FINAL品牌E套,雖說價值感挺高,但聽感,我覺得不算好。它們讓我挺頭疼,后面細說。
另外兩種耳套,一種貌似是K牌自研,一種貌似是SPINFIT耳套。
此外還有兩對在我看來“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隔音海綿套。
實用的設計,可實現平衡和單端的切換。插各種播放器都挺方便。點贊。
本體。
整體較輕,收納方便,也不易打結。銀金兩種顏色混編,和諧匹配了耳塞腔體的設計。
由泉、漣漪、海之縱深等意向,所手繪的景色型面板圖案。
這個圖案非常有故事性,有興趣的可以看下URD包裝內的說明書。里面的小作文,在你聽音樂時,也會有腦補之功效。
值得一提的是KINERA目前不只在做高音質耳機,同時也在積極給熱愛音樂的人講述他們心中的“詩情畫意”。
另一個角度。
摘掉耳套。
不爽的是,導聲管沒設計穩定耳套用的卡槽,且濾嘴部位工藝太簡單,仍延續了類似“豬鼻孔”的樣式。
好在不影響使用,日常佩戴和摘下也都沒出什么幺蛾子。
URD的隔音(被動降噪)不錯,這算是延續了K牌慣有的優點。基于此,當你買了K的耳機,通常情況下,也就告別“主動降噪耳機”了。除非頻繁飛機、地鐵出行。
我是什么時候發現URD還挺好看的呢?就是對比洋品牌時……
好了,談音質:
靈敏度比較好,易推性不錯。蘋果手機搭配原裝轉接線可推個8成水平,滿足度基本可以。發燒的話,可選購小尾巴(兩三百到一千多都可以)。若發燒的厲害,可選擇4000到20000元的HIFI便攜播放器。
耳套的選擇極其重要。我覺得FINAL E套要首先排除掉,剩下兩種耳套都比E套聽著自然,高音量感也多。E套下的URD是純“HUFI”,我Tm聽了N天的HUFI型URD都快抑郁了,直到發文對比測評的今天才發現URD是個很好的塞子。
先下結論:確定的是,在大體素質(一耳朵差異感)上,URD好于拜亞謝蘭圖、森海塞爾IE800和索尼XBA-Z5。對比這三個耳機中的每一個,基本都能勝出大概一個檔次。當然,更早前也對比了水月雨KATO,也是同樣結論。通過對比,我覺得URD作為接近4000元耳塞是合理的。
下面盡量“深入淺出”的簡單比較下,基于一首歐美流行人聲和一首電音作品:
榭蘭圖:動態好,清晰度很高,亮度感好,擅長表現沖擊力。低頻和中低頻偶爾搶戲,影響人聲的自然和唯美。中高音水平不錯,聲音飽滿,健康。聲場中規中矩,沒有多好的定位感,高音延伸相對同價位一些耳機顯得普通。
IE800:佩戴很影響聽音結論。但在佩戴完好的情況下,它的聲音很凌厲、單薄、火光與冰晶飛舞,細瘦卻大氣,擅長表現解析。有很不錯的定位感和廳堂感,聲場也很規整,只是仍舊不夠大。
XBA-Z5:低頻下潛很深,可能是三個洋品牌耳機里最深的,有雄渾的氣勢,人聲略內凹,微甜,中音到高音透著索尼特有的緊致感,高音挺出彩,只是全頻“陰間”氛圍,影響一些音樂情緒的釋放,適合“悶騷”的音樂愛好者。高音樂器定位感好,聲場表現很不錯,但還不夠到位,有必要通過換線提升透明度和某種平衡性。擅長“氣氛”。XBA-Z5在2014年發布,我寫了它的論壇(IMP3)全國首評(索尼送測)。它調音很個性,很瘋狂,模擬影劇院的音響效果讓不少人又愛又恨,我對它是一直愛不起來,但有時又心癢癢這個味兒,所以還是留下一條。目前來說,如果非要找一個有音樂味的索尼旗艦耳塞,就Z5一個。
好了,對比切換實驗的大頭來了……
URD怎樣呢?
總體上,它勉強集合了以上三個洋品牌耳機的特質,并在這些特質上進一步提升了細節表現力和聲場。
表現在,有著匹敵森海IE800和索尼XBA-Z5的中高音分離度,并在此基礎上,給出更飽滿的密度感和“肉質感”,或是說“真實感”,它讓高音震蕩和延伸的更扎實和明確了。
低音量感基本和XBA-Z5相當,都是接近“轟隆隆”的那種,但下潛的聽感卻與索尼這耳機不太一樣,我覺得還下壓的還可以再深一些,凝結在那個最低部位再重一些,最好是烙個印……但它不是,它在最底部略顯“氣態”,這稍微有點像IE800或IE80S。反正我覺得不算很高質,但又沒法否定它通常情況下對意境的烘托之妙。在做了好多天的各類型對比實驗后,我認為URD的低音魅力和硬素質仍是符合價位的較高級表現,只是,我更希望它能再精純一些。
中音的硬素質和聽感沒什么問題,只要不用FINAL E套,它的聽感就會變自然,也不大會受到來自低音的干擾,可以讓你盡享絲滑。URD的人聲形態健康,口型明顯,距離感適中,沒什么可感知的染色,不中性,不妖艷,情感表現充足。
人聲部分,URD比謝蘭圖自然的多,也潤的多,通常都更好聽,更具“音響性”;
URD的人聲比IE800飽滿的多,有時會有近乎碾壓的高素質和悅耳度;
比索尼XBA-Z5的嗓音形態更挺拔和真切,人聲沒有凹進低音內,而是和低音氛圍保持某種微妙的平衡,在“失控”與“控制”間玩的一手好功力。
此外,URD全頻密度和橫向空間也明顯好于以上三款耳機。當然,這也是它“硬素質”中最大的勝出部分,也是決定你掏這么多錢的地方。
(4月6日:更新——關于URD的高頻,因為搭載2顆靜電單元的緣故,這部分聽感會顯得格外“靈動”,像樂曲中那些隱藏在角落的響度很低的高頻泛音,它也能提煉出來,并會以精密柔美的形態展現給你。由于URD的風格較厚重,這讓那些輕盈的高音聽著像是從磚墻宮殿中飛進來的,聽著很是美妙。URD的靜電高音與IE800的微動圈、XBA-Z5的動鐵高音在聽感上都不同,論瞬態素質,它有著更先進的一面。)
對比切換的前端,有VIVO T1(1600元)+山靈UA1(200元),還要蘋果手機直推,已經上圖這種蘋果手機+FIIO K5 PRO ESS版小型臺放。對比期間沒想到VIVO手機與山靈結合的樂感很好。
當然,臺式耳放下的會特別帶勁……
長話短說,再比較下nan·na、norn、skuld和ODIN
nan·na不雜食,明顯風格化的調音,擅長表現柔美輕松的音樂,高音線條很迷人,中低音動態稍顯普通,不擅長勁暴音樂。
norn挺雜食,剛柔并濟的圈鐵聲,大氣奔放和細膩唯美都能兼具,聲場和解析算是非常不錯,中高音的凌厲感還可以再進化。
skuld和Odin是這里面密度感最高的。解析、平衡性都做的很好。skuld略微顯得慢速,凌厲感稍弱于其他K牌高端耳機,但穩健,不燥,結實和廣闊而規整的聲場都給人好印象,有高級動鐵耳機特有的類音箱感。
Odin是2018年推出的K牌高端耳機,8動鐵,可能是最早的K牌高端耳機。也不知目前的版本有沒有某些調音變化,我手里這個是四平八穩的風格,雜食性很強,解析很好,稍稍不那么柔,總體是硬朗大氣的風格,各種扎實。潛力也大。聲場,密度,瞬態都很好,但在音樂味的處理上,似乎又少了點什么個性化色彩,總體上是傾向表現硬素質的。
通常情況下,以傳統聽音審美來看,我覺得Odin和Norn很好聽,如果追求更高的高音解析,那現在URD是比這倆都更好的選擇,甚至可能是迄今K牌最好的高音耳機。
不過,初聽URD,你可能更多的會是被其低音所震到,然后才慢慢發現其高音的美。
總之,URD是個很好的,價格并不貴的靜電混合動力耳機。聲音雜食,溫暖。若你是發燒友,我覺得完全可以將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