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芒種已過,夏至就要到來了,我又開始為電腦的散熱發愁了。Ryzen 7 1700原散雖然顏值還過得去,但夏天超頻使用,還真有點扛不住。DIY行業中,玩家對水冷性能的高度評價,致使水冷散熱這幾年得到迅速發展,無論是分體式還是一體式水冷,搭配RGB散熱風扇,顏值均有很大提升,價格也逐年“屠夫”。有人說對于高TDP的U來說,一個120mm冷排的水冷散熱效果來的還不如一個6熱管塔式散熱,那我們可以上240mm的冷排嘛,要是240mm冷排規格的散熱還達不到你的預期,可以來一個360mm冷排的一體水冷散熱嘛。在夏天想要去探尋超頻的秘密,挖掘壓榨CPU的每一滴性能,還真得配備一套水冷散熱器,一體水冷散熱器,360mm的一體水冷散熱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新入手的Tt蛟龍 Sync RGB 360 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
開箱
外包裝色彩搭配很不錯,看了很有購買欲望。正面冷頭、冷排與風扇的效果很花哨,至少顏值是過關的。右側介紹了蛟龍360的部分特色:RGB可調、支持最新的AM4與LGA2066接口CPU、溫控風扇。
側面蛟龍360RGB同步版本
背面有蛟龍360的規格、特點、性能等介紹。RGB調光支持12V規格的插座。
造型紙盒將冷排、冷頭、散熱風扇等大件固定的很牢靠。
附件一覽,3枚120mm riing散熱風扇,各種扣具,供電、RGB連接線,使用說明、針管硅脂、一體散熱
標配的散熱風扇是Tt家風靡一時的riing風扇,正面有Tt的logo,風扇上除了標配4PIN供電線以外還設置了RGB調光控制聯線。風扇為PWM版,550~1500RPM可調。
風扇背面
三枚120mm riing冷排散熱風扇
一體水冷都是由冷排、水管、冷頭三部分組成,圖中冷排規格360mm,橡膠水管,水泵一體式冷頭。
冷排材質為鋁,釬焊結構讓鋁排規避了銅排帶來的木桶效應,散熱效能上會更好,并且鋁的成本較低,一體水冷性價比就會更高。
冷排散熱片均勻且密度大
水管采用橡膠材質,耐彎折。
冷頭與水管的接口處
冷頭內置了超薄水泵,頂部光圈包圍著Tt LOGO,且均支持RGB調光。
冷頭與CPU的接觸面為純銅材質,導熱效果更好。
測試平臺
溫度測試
分別測試默頻、3.2、3.65、4.0頻率下電腦待機與滿載的溫度,電腦負載工具AIDA64(單FPU),溫度記錄工具AIDA64傳感器、魯大師,超頻工具Ryzen Master。
默頻狀態下待機溫為25℃,滿載溫度44℃,風扇轉速950RPM,性能十分理想。
超頻至3.2G,CPU待機溫度與滿載溫度分別為32℃、52℃,成績依舊十分理想,即便是夏至CPU溫度也會處于運行最佳溫度。
繼續加壓,超頻至3.65G時,待機溫度較默認頻率下溫度上升了9℃,達到了34℃,而滿載溫度在拷機10分鐘后,溫度穩定在55℃。這應該算是CPU最喜歡的工作溫度了吧。
超頻至4.0,電壓增加到1.3975,待機溫攀升至39℃,使用AIDA64單FPU滿載時死機,之后增加電壓到1.4,依舊死機。最終放棄了滿載測試。
噪音
在使用華碩主板配套軟件AI Suite 3 Fan Xpert+自動調校功能后,測試處風扇的RPM范圍,設定了4種模式靜音、標準、強風、全速下對應的RPM值,使用手機噪音監測軟件對4種模式下風扇噪音進行測試,分別為39、40、51、61。
顏值
話不多說,看圖
總結
以上情況模擬了日常工作中最大負荷狀態的溫度,輕中度超頻環境下使用的溫度。蛟龍360RGB一體式散熱表現均很優秀,超頻至3.65G時,滿載情況溫度也能穩定在55℃,在往上探究時,遇到了主板或者CPU體質的瓶頸,無法完成滿載測試,依照之前溫度推算,如果U的體質再強一點,4.0G 70℃以下應該也是不成問題的。
噪音方面表現也應屬于第一梯隊,或者毫不客氣點講,也只有貓頭鷹散熱風扇的噪音可以與之一較高下了,全速運行中的風扇噪音60DB,其中還包含了機箱散熱風扇與環境的噪音,日常使用中整機噪音也就維持在40DB左右,耳語級別。
顏值方面支持與主板聯動的12V RGB可調光方案,冷頭獨特的造型光更讓整機顯得別具一格,riing風扇早就得到業界肯定與跟風。單蛟龍360一體水冷顏值是可以肯定的,搭配view 37機箱原裝的RGB風扇,更讓整機美輪美奐。
售價上,趕上618滿減活動,800露頭可以拿下360mm一體水冷,還是有一定性價比的。2年售后質保,漏水之憂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