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華碩此前的一款“藍洞”路由,特立獨行的設計,成功俘獲了一批玩家的芳心,這才沒過多久,又來了個“金字塔”,這款名為Lyra Trio智慧網狀分布式路由,是華碩Mesh路由中的新成員,此前華碩推出的AiMesh智能WIFI網絡系統,就為華碩的用戶帶來了福音,這次的Lyra Trio網狀分布式路由系統更加完整和靈活,對于大戶型來講,WIFI的全面覆蓋不再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了,至于這個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效果如何,還有待考證,不妨一起先來看看。
開箱:
Lyra Trio是華碩新近推出的網狀分布式路由系統,相比此前的Lyra天琴座,個人更喜歡這個金字塔形的外觀,要更漂亮一些,路由包裝上依然是這種藍白基調的包裝,通過封面圖也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套裝產品,共有3個外觀配置一模一樣的金字塔式的路由組成,支持3×3 MU-MIMO,擁有2.4GHz和5GHz雙頻段,理論并發傳輸速率可達:1750Mbps(450Mbps+1300Mbps)。
背部的圖文介紹,闡述了此款路由的一些功能賣點以及外觀的設計理念等,同時也可以看到,三支Lyra Trio無線覆蓋的最大范圍為502平米。
側面的組網設置和WiFi無縫漫游簡介。
Lyra Trio采用了天地蓋式的包裝,打開盒蓋,3只Lyra Trio牢牢的固定在塑料底板上。
全家福:保修卡、3只Lyra Trio及電源、CAT5e千兆網線、快速使用指南。
說實話,看慣了千篇一律的路由器外形,再來看Lyra Trio,別有一番新奇感,這造型,確實很搶眼,外殼一襲潔白,佐以一抹淡藍,不浮夸,不俗氣,又是一款“宜家風”的路由,“金字塔”的造型,頗具創意,ASUS的LOGO不大不小的印在底部的右下角,不同的角度看過去,還會呈現不同的色彩。
Lyra Trio搭載了1個千兆的LAN口和1個千兆自適應WAN/LAN口,最右側的是電源接口。
“金字塔”的三面,皆均勻分布有如上圖所示的散熱孔。
再來看看底部,似曾相識的密密麻麻的蜂窩散熱孔,透過這些網孔,隱約可見的PCB板,在底部的一側印有產品的相應規格,識別碼等信息。
底部的側邊同樣也密布著散熱孔。
底部三角的每一個頂點都有一個這樣的三角形橡膠防滑貼片,在底部接口這一端,右側的這一角有一個與防滑片鏡像的三角形的配對按鈕,旁邊的這個小圓孔是Reset重置按鈕。
同樣,在這一側還印有產品的SN、PIN、MAC、WIFI的名稱等相關信息。
在這個”金字塔“的三條棱線上,內置有三根天線,依據官方表述,如此傾斜設計的天線,可提供更強勁的信號,增強路由的無線覆蓋范圍,此外可以看到在每一條天線的位置上,還有一個會發光,可變色,可操控的LED狀態指示燈,用以指示路由器的工作狀態。
電源的規格為:12V/1.5A。
可更換插頭規格的電源適配器。
超5類非屏蔽千兆網線。
體驗:
Lyra Trio可以通過:藍燈、黃燈、紅燈、白燈來指示路由的不同運行狀態。
Lyra Trio沒有主路由副路由,或者是衛星路由之別,每一個既可以當作主路由也可以當作從路由來用,單獨使用也沒問題;配置都是相同的,組網設置也相當的方便,可以通過手機端,也可以通過電腦端。這里以手機端為例,如上圖所示,連接起來相當的方便,沒有繁復的操作,只用根據提示按步驟來就行了。
設置好主路由后,就可以開始連接第二個路由了,選擇新增Lyra至目前網絡,然后按提示下一步操作就好了,直到將所有的路由都連接至主路由,在APP的主界面上也會顯示當前的網絡地圖,通過網絡地圖,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個節點接入的終端數。
Lyra Trio的APP相較以往要更精簡直觀了,操作上更簡單了,目前APP端主要由:網絡地圖、流量管理、訪客存取、家庭成員、智慧家庭、操作模式、設置、協助等欄構成,基本日常要用到的這些功能,都可以在APP上操作。
設置一欄中隱藏著一些進階玩法,比如端口轉發,遠程連接這些,以往這些功能雖有些路由也有,但基本都要通過PC端才能設置,而今這些都可以在手機端操作完成,著實方便了不少,此外諸如路由燈光開關這樣的小細節,APP中也有加入。
另外APP端還有兩個比較好用的功能,單獨演示一下,家庭成員(家長控制),這個功能做得比較精細,可以具體到某一天,某一時段,針對某一IP進行限制,對于約束孩子上網時間來講,這一功能還是相當實用的。
再者每一個節點所接入的用戶端都可以實時查看,隨時可以限制帶寬,踢出網絡,甚至是指定IP等。
Lyra Trio的PC端固件設置界面,同樣也變得精簡清爽了,更簡單實用了。
華碩特有的AiProtection智能網絡衛士功能,用過華碩路由的玩家,應該都不陌生,多個”安全門“多重保護,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惡意程序和病毒對電腦的威脅,算是華碩路由的一個特色功能。
沒想到在Lyra Trio中,依然還是支持Alexa音箱語音控制,Alexa智能音箱可語音控制開關WIFI/訪客網絡,固件升級等功能,只是考慮到目前國內的使用環境,這個功能還是顯得比較雞肋,期待后續能有更多的第三方語音控制載體的加入。關于PC端的固件也沒有太多好介紹的,華碩的固件基本都長得差不多,很多喜歡折騰ML的老鳥,已經玩了個遍了。
測試:
測試時選用了聯通50兆光纖,測試工具選用的有WIFI魔盒、Speedtest,華為P10 Plus,此版固件沒有無線區域的選擇,所以默認是中國。
房子118平米,單層,空間有限,無法完全釋放Lyra Trio的效能,Lyra Trio分別放置在圖中A、F、D位置,其中A為主路由。
上圖為測試時的網絡格局圖,DF節點的路由與A點的主路由并聯。
Lyra Trio沒有單獨的2.4GHz和5GHz的頻段的選擇,而是路由會根據實際的網絡環境,自動分配,首先來看下A點,此時路由分配的是5GHz頻段。信號強度為:-27dBm。Speedtest:上行:9.47Mbps,下行:64.8Mbps。響應時間:6ms。
D點5GHz頻段。信號強度為:-22dBm。Speedtest:上行:9.40Mbps,下行:63.9Mbps。響應時間:6ms。
F點5GHz頻段。信號強度為:-25dBm。Speedtest:上行:9.21Mbps,下行:68.3Mbps。響應時間:6ms。
以A點為例,再來看下2.4GHz頻段。信號強度為:-46dBm。Speedtest:上行:9.24Mbps,下行:48.3Mbps。響應時間:6ms。
小結:以上測試數據僅供參考,實際的使用環境不一樣,可能會有一些出入,從以上的測試數值來看,Lyra Trio各節點的傳輸速率還是比較穩定的,帶寬上基本也全都可以跑滿,響應速度都在6ms以內,表現的相當不錯。
無線回程模式,ping網關,整個漫游過程中有1個丟包,漫游切換時無丟包。
以王者榮耀為例,正常在幾個節點間來回走動,延遲最高不超過72ms,大部分在65ms左右,網絡切換時無發現卡頓現象。小結:礙于測試環境的限制,家里各房間沒有鋪設網線,只能測試無線回程,無縫漫游作為分布式路由相當關鍵的一環,Lyra Trio表現相當出色,日常家用瀏覽網頁,刷劇,打游戲這些都能輕松應對。
溫度:
測試時的室溫為:33.1℃,路由器已經不間斷工作了2天多,此時測得路由底部正面的溫度為49.9℃。
測得路由器底部背面有散熱孔一面的溫度為:49.6℃。
總結:
Lyra Trio同樣是一款宜家型的路由,它的市場定位也非常明確,針對大戶型,大范圍網絡覆蓋需求的用戶,基于這一出發點,我認為Lyra Trio在帶來大范圍的網絡覆蓋基礎上,穩定性,速率和響應表現的都相當不錯,針對日常家用,完全可以勝任,當然它也有不足,IO接口略少,擴展性一般,如果這些你實際應用的不多,可以接受的話,那Lyra Trio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組網方案,畢竟這樣的顏值也是一大亮點。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