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的電視從40寸換到了75寸,從開始的擔心大屏會費眼,到后來的看著大屏越看越舒服?,F在決定把電腦那個24寸的顯示器也換成大屏,但是因為書桌空間的限制,所以只能更換成27寸的。
電腦硬件對ROG有迷之信仰,再加上華碩的電競顯示器也有著很強的實力,所以就將范圍確定在了華碩電競顯示器當中?,F在ROG顯示器的價格有點兒貴的離譜,為信仰充值的成本實在太高,所以只能選擇了ROG的平替TUF。
華碩TUF VG27AQ1A被稱為電競小金剛Plus,還有定位略高于它的華碩 TUF VG27AQL1A被稱為電競小金剛MAX。那么這兩款小金剛有什么不同呢?先來看下基本的參數:
VG27AQL1A:2k 170hz HDR400 升降旋轉支架 兼容G-SYNC認證 群創面板
VG27AQ1A: 2k 170hz HDR10 不能升降,兼容G-SYNC認證 群創面板
它們的基礎參數都是一樣的,只是MAX比Plus從HDR10(僅僅是支持HDR)升級到了HDR400(HDR真正的入門),多了可升降旋轉的支架。因為我的桌面高度有限,所以升降和旋轉對我來說沒有用,而HDR400也并沒有比HDR10強到哪里去,而MAX的價格比Plus要多200元,綜合考慮電競小金剛Plus對我來說性價比更高。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的包裝,以黑色為主色調,突出了它電競顯示器的定位。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采用時下流行的三邊窄邊框設計,在保證可視面積的同時讓顯示器更節省空間,并且多屏幕拼接時對畫面影響更小。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的背部采用了華碩經典家族式機甲風設計, 加上飛翼型底座更加節省桌面空間的,對于桌面空間有限的用戶來說很友好。同時,背面有10×10壁掛孔位,可以方便使用顯示器支架安裝。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配有1個五向搖桿和4個按鍵用于顯示器的操作,按鍵尺寸超大,非常適合盲操,手感也不錯。
在接口方面,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提供了2個HDMI 2.0接口,1個DP 1.2接口最高支持到2K 170Hz,這個DP1.2接口在現在多少有些過時了,但是對于這款顯示器來說是夠用的。顯示器底部還帶有 2 x 2W 揚聲器,用于基本聲音輸出,但是基本也不會用到。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27寸顯示器和我原來的24寸顯示器對比,并沒有顯得大太多。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采用了一塊2560 X 1440(2K)分辨率的IPS面板,最高支持170HZ刷新率達到1ms 響應速度。它還支持華碩動態影像清晰同步技術(ELMB SYNC)和G-SYNC可帶來順暢的游戲畫面。此外,支持 HDR10 并擁有 130% sRGB 色域,提供強烈的對比度與生動的色彩,并通過了TUV Rheinland認證,可以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雖然不支持高度調節和屏幕旋轉,但是它的支架支持上下- 5° 至 + 20° 角度調整以及左右-20° 至 + 20°角度調節,基本可以找到一個自己舒服的角度。如果高度不合適,可以加個底座,還能增加一定的空間。
在游戲體驗方面,由于170Hz高刷新率,游戲體驗很好,在高速運轉的游戲畫面中,不僅細膩而且還不會出現拖影,可以感受出170Hz極速刷新速率跟普通的顯示器有明顯的區別。
色彩方面,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支持HDR10,最高亮度可達到250nit,在大型游戲的環境中,色彩顯示顏色鮮艷飽滿,色彩比我原來的顯示器漂亮很多。
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還配備了GamePlus游戲輔助功能,包含很對實用游戲物理外掛:十字瞄準線、定時器、FPS計數器、顯示對齊、狙擊手等。這些功能都能在游戲時,助我們一臂之力。
總體上來說,這款顯示器27寸的尺寸可視面積很大,作為電腦顯示器已經足夠大了。其次它有著170Hz的刷新率,在觀看一些運動類的影片和游戲中體驗非常好,細節顯示很好,色彩方面也相當精準,日常辦公娛樂或者修圖都毫無壓力,當然對于游戲玩家來說,華碩設計的一些細節方面對于游戲提升也是非常明顯。
不過對于我這老用戶背刺的是,在我入手后不久,華碩又發布了新款華碩電競小金剛Plus,型號是VG27AQ3A,它采用更快響應速度的Fast IPS面板,刷新率升級到180Hz,增加了對AMD 的 FreeSync Premium的支持。接口方面增加了1個USB-A 以及 3.5 音頻端口,同時DP接口也從1.2升級到了1.4。擁有這些升級的同時,還加量不加價,更值得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