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專為高端超頻設計的MPOWER系列主板一直是市場炙手可熱的產品,備受玩家追捧,往往一上市就搶購一空。極強的超頻性能,扎實的做工以及極為誘人的售價,讓這塊主板在玩家心中有著極為特殊的地位。加上今年AMD處理器的熱銷,讓這塊微星B850MPOWER主板極受廣大玩家的歡迎,已經達到了手慢無的境地。
微星B850MPOWER采用AMD B850芯片,緊湊式M-ATX規格,12(60A)+2+1智能供電,標志性的2-DIMM內存插槽采用直連式布局,能確保信號更純凈、更直接。8層服務器級PCB板,2oz厚鍍銅的豪華堆料,BIOS芯片容量提升至64MB,以及一系類優化讓這款主板具備極為強大的超頻能力。更是和阿斯加特、奧洛依、佰維、光威、機械師、金百達、金泰克、雷克沙、異極北極星、云彣、芝奇、XPG等一眾知名內存廠商,共同組建了MPOWER聯盟,共同優化內存與主板的兼容性,進一步增強了玩家使用時的易用性和可玩性。我這次給微星B850MPOWER搭配的就是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套條。
裝機配置如上,采用了9700X+微星B850MPOWER+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套條+5070TI的組合。整套主機的配置符合當下的主流配置,工作娛樂表現都令人滿意,在5070Ti的支持下,2K分辨率下各類游戲都能流暢運行。
超頻性能方面,微星B850MPOWER的表現是非常值得信賴的,我這里在沒有對對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加壓的前提下,就從6000Mhz超頻到了6600Mhz,性能提升明顯,日常使用也非常穩定。相較于玩家自行在市場上挑選到體質出色產品的摸獎行為,MPOWER聯盟下的主板加內存組合可以最大程度的簡化了玩家的選擇難題。
微星B850MPOWER的BIOS進行了特化,除了芯片容量提升至64MB,并且擁有專屬的MPOWER超頻界面外,普通玩家也能體驗一鍵超頻的爽快感。主板面板上的BIOS回寫鍵和CMOS清除鍵,也讓杜絕了超頻失敗的風險。隨著主板附送的EZ Dashboard 板集成了電源、重啟、清除 CMOS 按鈕和 LED 調試指示燈,玩家在超頻過程,無需頻繁起身,伸手就能重置系統,大幅優化了超頻體驗。
本次裝機使用了微星全家桶,先來張全家福。我的目標是搭建一臺中小型高性能主機,主要配置為9700X+微星B850MPOWER+5070TI顯卡散熱方案采用了微星自家的360水冷。這樣配置的優勢是,后期可以通過微星自家的MSI CENTER輕松協調所有硬件的工作狀態。
處理器方面,AMD銳龍R7 9700X依然是目前最均衡的選擇。它擁有3.8-5.5GHz處理器頻率,基礎功耗65W。既不像某些入門級CPU存在性能上明顯的短板,也不像旗艦型號那樣價格高昂。
主角微星B850MPOWER采用AMD B850芯片,用料扎實,做工出色。標志性的2-DIMM內存插槽采用直連式布局,能確保信號更純凈、更直接。板載時鐘發生器,支持多種CPU調整外頻,能讓玩家最大程度的開發出處理器和內存的潛力。
這塊主板采用緊湊式的M-ATX規格,擁有12(60A)+2+1智能供電。具體尺寸為243.84*243.84mm,可以適配更多類型機箱使用,也更適合玩家組建小型高性能主機。主板散熱方面采用了擴展型 VRM 散熱片設計,碩大的 VRM 散熱裝甲十分醒目。
主板配置1根PCI-E x16插槽和1根PCI-E x4插槽。正面設置了3個M.2接口,加上主板背面的1個,一共提供了4個M.2擴展。正面的3個M.2均配置了第兩代M.2冰霜鎧甲,所有M.2插槽均配備雙面導熱墊,拓展性和散熱性能毋庸置疑。
主板采用8層服務器級PCB板,2oz厚鍍銅,用料做工堪稱豪華,豪橫的堆料為主板提供了可靠的電氣性能。從主板的背面看,在南橋的背面位置可以看到一個隱藏的M.2接口。
IO模塊方面,微星B850MPOWER使用了黑色的一體式背板。提供了1個HDMI 2.1視頻輸出接口,3個紅色USB接口和附近TYPE-C為USB3.2 Gen2 10Gbps速率,4個藍色USB為USB 3.2 Gen 1 5Gbps速率。最下方的TYPE-C為USB3.2 Gen2X2 20Gbps。有線網口升級到了5G標準,無線網絡配置了滿血版WIFI 7方案,全新的 320MHz頻寬將最大帶寬提升至5.8Gbps。
為了搭配這塊M-ATX規格的B850MPOWER主板,我選擇是的是MAG PANO 100L PZ 黑刃。這款機箱的具體尺寸為440*235*405mm,外形比較緊湊,并擁有非常豪華的270°無立柱海景房設計,可以最大限度的展示機箱內部的硬件。
機箱主倉采用了下置電源倉設計,支持M-ATX背插主板,頂部和側面支持360水冷的安裝??臻g布局非常合理,可以安裝390mm內的長顯卡,200mm的高規格電源和175mm的風神散熱器,擁有極為出色的兼容性。
機箱頂部,兩側以及前置面板,均支持免工具快速拆卸。取下面板后,機箱框架式的巨大的操作空間,能大幅減少安裝難度。
需要注意的是,這款MAG PANO 100L PZ 黑刃的IO面板設置在了機箱底部的左側,所以一般僅推薦擺放在桌面使用。當然如果你搭配微星B850MPOWER的EZ Dashboard 板,也能任意位置擺放機箱,輕松實現遠程遙控。
機箱右側面板采用了三段式布局,兩側大面積的MESH網孔設計可以給豎置風扇以及電源提供充足的進風量,散熱表現更為出色。
電源方面,微星MAG A850GLS PCIE5支持最新的ATX 3.1標準,額定功率高達850W,并通過了80 PLUS金牌認證,Cybenetics ATX3.1認證以及PPLP GOLD認證,在電源轉換效率、靜音表現、穩定運行,堆料做工方面都表現更為優異。
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本體采用了主流的黑灰配色,機身表面進行了噴砂處理,整體質感非常出色。作為全組模電源,提供了CPU和PCIe接口共計4個,SATA和Peripheral接口4個,顯卡接口則全面升級12V-2×6的規格。
電源側面使用了立體刻印紋理,中間醒目位置可以看到MAG的LOGO,整體識別度非常高。電源的具體尺寸為150mm×150mm×86mm,機身短小緊湊,能輕松的塞進機箱電源倉。
微星MAG PANO 100L PZ 黑刃機箱的電源倉頂部為顯卡電源線預留了專用的走線槽,能讓線束更為整潔。如果玩家想在電源倉頂部加裝風扇,也不會收到影響。
主板安裝到位后,機箱背板的頂部,側邊,底部均設置了充足且合理的走線槽,可以讓玩家輕松整理各類線材。
微星B850MPOWER主板正面的3個M.2中,最靠近處理器的M.2和內存一側的M.2均由CPU直接提供Gen5.0×4 128Gbps帶寬。玩家后期增加硬盤時,內存側面位置無需插拔顯卡,會顯得格外友好。
內存方面,微星和一眾知名內存廠商,共同組建了MPOWER聯盟,共同優化內存與主板的兼容性。我這次給微星B850MPOWER搭配的就是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套條。
打開包裝,異極北極星紫綬V8內存不僅擁有額外的框架保護殼外,還提供了一份防偽認證卡,可以在線甄別內存的真偽。
這套內存的外觀采用了國風設計,散熱裝甲加入了古代系金印的紫色絲帶元素。散熱裝甲的正面可以看到醒目的MPOWER標識,標志著這套內存是專為微星MPOWER系列主板調校,是專屬的MPOWER認證內存,兼容性良好。、
內存的做工用料也非常扎實,使用的是抗干擾性能極佳的10層PCB板,嚴選海力士A DIE顆粒,超頻潛力看得見。
配置方面,我入手的這款異極北極星紫綬V8內存 為6000MHz C28規格,預設EXPO頻率就有非常不錯的性能表現,嚴選海力士A-die出色的超頻性能,對于有動手能力的進階玩家來說,手動超頻后的性能提升也非常值得期待。
內存的頂部設計平整,三段式的貫穿式亞克力飾條帶來了不錯的視覺表現。并且對大型風冷散熱器也有好兼容,不會出現遮擋和打架的情況。
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的線材配置極高,采用了壓紋線材質,具備柔韌易定型的特性,并預安裝了理線梳,即使是粗壯的24Pin電源線,也能輕松整理。
微星MPG CORELIQUID P13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隸屬于微星MPG系列,該系列產品定位高端市場,在性能和顏值方面都有極佳的表現。水冷包裝延續了MPG系列一貫的炫彩設計風格,包裝正面可以看到水冷的實物展示和具體型號。
冷頭擁有2.1英寸圓形LCD顯示屏,屏幕具備480P的分辨率,獨特的全曲面玻璃蓋板宛如水滴輪廓,亮度高達600尼特,任何環境下,都能清晰顯示。冷頭線纜也全部隱藏,水泵線纜和屏幕顯示接口都通過套管本身傳輸,讓冷頭的視覺效果進一步突顯。
冷頭底部采用全新一代的無螺絲全銅底座,可見表面并沒有傳統的螺絲穿孔設計,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再結合0.1mm為微水道,可充分和CPU接觸,進一步提升散熱效能。
水冷配置標準360冷排,搭配3枚12cm環刃 9高性能散熱風扇。風扇轉速為500~2200±150 RPM,最大風量64.898 CFM,最大風壓2.59 mm-H2O,能提供強大的氣流和高靜壓。
硅脂方面,依然是我們的老朋友超頻三EX90,導熱系數約為14.8w/(m·K)。
微星MPG CORELIQUID P13 360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的扣具加入了復合平臺設計,同時支持Intel和AMD雙平臺,把安裝體驗大幅優化,可兼容LGA 1700/1851,以及AM4/AM5主流平臺。安裝時,對應螺絲孔進行固定即可,非常便利。
這款水冷還提供了MSI獨有JAF_1接頭,可直接與微星B850MPOWER主板的EZ Conn-Cable完成一線串聯,進一步簡化安裝流程。
顯卡方面,這次搭配的是影馳RTX 5070Ti 星曜 NOX OC 16G。這款顯卡擁有三風扇雙卡槽厚度,使用Blackwell架構GB203-300核心,臺積電TSMC 4N工藝,具備8960個流處理器,70個SM單元和280個Tensor Core單元,配置了位寬256bit,896GB/s帶寬的16GB GDDR7顯存。
顯卡配置3枚95mm霜環風扇,7葉鐮刀型扇葉的風量風壓更強,工作穩定安靜。散熱模組采用了一體式磁吸上蓋設計,稍稍用力,頂部風扇模塊就可以與散熱器平穩快速分離,后期輕微保養會非常輕松。
顯卡背面出廠時已經安裝了新一代星耀背板,鏡面材質讓主機更具通透感,并且具備更強的識別度。
值得表揚的是,微星B850MPOWER主板的PCI-E x16插槽不僅配備鋼鐵裝甲加固,還很人性化的設置在了第一卡槽位置,對組建中小高性能主機的玩家來說,這樣的設計會更加的合理便利。
MAG PANO 100L PZ 黑刃機箱側面360風扇位置做了下沉式處理,所以側邊風扇對長顯卡安裝不會構成干擾。對于顯卡長達390mm的兼容性,輕松拿捏影馳RTX 5070Ti 星曜 NOX OC 16G這塊顯卡。影馳RTX 5070Ti 星曜 NOX OC 16G顯卡安裝后,尾部還有很大富裕。
MAG PANO 100L PZ 黑刃機箱在配件中,還提供了額外的顯卡支架。小巧的圓柱型支架可以多段展開,全金屬材質加上磁吸底座,使用起來也非常便利。
專屬的顯卡電源走線槽,也優化了線束的布局,主倉整體顯得非常整潔。
最終安裝效果如上。
機箱背面的走線空間也非常充足,我這里簡單理線已經非常整潔了。
這臺主機具體配置如上。
實測9700X+5070TI雙烤功耗測試為461W,微星MAG A850GLS PCIE5電源在大多數狀態下都半載運行,冗余功率充足,穩定性非常可靠。
默認設置下,這臺主機魯大師綜合得分為235W分,9700X處理器得分88W,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套條的得分為19W分。
散熱器的日常工作噪音控制的也非常優秀,微星MPG CORELIQUID P13 360盡在開機初期可以聽見較為明顯的水流聲,長時間游戲辦公都非常安靜。
在微星B850MPOWER主板默認設置下,9700X的功耗上限被限制在88W,在FPU烤機測試中,處理器的溫度可以一直壓制在62℃,微星MPG CORELIQUID P13 360對這枚處理器的壓制力真的非常強。
B850MPOWER主板在BIOS方面進行了重大升級,BIOS芯片容量提升至64MB,為支持下一代處理器做好了準備。全新的CLCIK BIOS X 采用了新 ESA 架構設計,GAMING BOOST、AI BOOST,內存EXPO或XMP均設置在界面頂部,玩家可以輕松實現一鍵超頻。
微星B850MPOWER主板還擁有自己專屬的黑黃色主題界面,識別度極高。這里我們開啟CPU一鍵超頻,并進入高級菜單打開處理器的105W限制。
再次使用魯大師進行測試,主機綜合得分飆升到了246W分,相較于優化前的235W分,提升十分明顯。
簡單超頻后,CPU-Z單核成績提升到了885分,多核得分更是逼近9000分。
此時在微星MPG CORELIQUID P13 360水冷的壓制下,9700X的溫度依然可以保持在90℃以下。再次對處理器進行FPU烤機測試,9700X的功耗已經提升到了140W。
內存表現方面,在開啟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套條的EXPO后,內存工作頻率穩定6000Mhz,時序為CL28-40-40-84。實測,讀寫速度為58973MB/s,80041MB/s,延時82.1ns。
我們進入微星B850MPOWER的BIOS超頻界面,對內存進行超頻嘗試,通過MSI的 Memory Try It把內存頻率小超到6200Mhz,并開啟High-Efficiency Mode和Latency Killer模式。
超頻非常順利,主機一次點亮。進入系統,可以看到此時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的工作頻率已經達到了6200Mhz,時序為CL30-36-36-76。實測,讀寫速度為63701MB/s,88617MB/s,延時72.6s。從測試成績可以看到,雖然只是對內存做出了小幅超頻以及優化,但是帶來的提升是非常巨大的。
再次進入BIOS,我們這次把內存頻率直接超頻到110%,也就是6600MHz。
主機依然可以一次性點亮,進入系統后,可以看到內存已經運行在了6600Mhz,時序為CL36-40-40-86。讀寫成績為,63152MB/s,89765MB/s,延時76.8s,表現依然不錯。并且此時,內存的電壓并沒有進行調整,依然保持在1.4V,超頻潛力巨大。
在BIOS的內存設置中,還提供了非常詳細的小參,可以進一步進行微調。如果看到大佬放出超頻實操,抄作業也非常方便。因為當天已經搞到很晚,我這里淺嘗輒止。就不再往上嘗試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超頻過程中,如果遇到障礙,主板自帶的狀態指示燈,往往可以快速幫助玩家排除故障。
而使用隨微星B850MPOWER主板附送的EZ Dashboard板,調試體驗會更加友好。不僅不需要頻繁起身,2位數的故障編碼也能讓玩家可以更直觀的了解自己卡在了哪一步。
顯卡方面,影馳RTX 5070Ti 星曜 NOX OC 16G的GPU核心代號GB203-300,核心Boost頻率:2452MHz(S模式),2527MHz(P模式),顯存來自SK海力士,GDDR7顆粒,單顆容量2GB,共8顆組成16GB容量,各類主流2K游戲輕松拿捏,甚至大多數4K游戲也能流暢運行。
游戲性能表現,在4K分辨下,影馳RTX 5070Ti 星曜 NOX OC 16G的Fire Strike Ultra綜合得分18653,顯卡得分18685分。
TimeSpy Extreme綜合得分11719,顯卡得分13700分。
游戲表現方面,以熱門游戲黑神話悟空為例,使用最高影視級畫質和4K分辨率,平均幀可以實現102幀的水平,實際游戲過程可以流暢運行,表現十分出色。
實測來看,微星B850MPOWER的表現確實足夠讓人驚艷,8層PCB豪華堆料,CPU直連的雙槽內存插槽,配合MPOWER聯盟中的異極北極星紫綬V8的內存套條使用,在簡單設置下就能獲得不錯的超頻收益。玩家不再需要靠運氣,去摸獎極品體質的顆粒,非常的人性化。更關鍵的是,這塊微星B850MPOWER主板首發價僅1599,在一眾頂級超頻主板序列中可以說是最親民,最具性價比的存在,也更適合普通玩家,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