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聲迪SENDYAUDIO發布了品牌誕生后的首款高端平板耳機“黑美人”系列,包含Aiya和Aiva兩個型號,售價雙雙逼近4000,在那個國產耳機普遍還沒有高檔化的年代,引來了大量關注。
這里面,Aiya為入耳式,Aiva為頭戴式,兩款耳機的殼體均為“實木”制造。但由于零部件多、工藝復雜、耗時長,它們在當年都不得不以限量形式發售。
時隔7年,團隊主推的SIVGA已成長為中國十大HIFI品牌,而曾經備受贊譽的高端頭戴耳機Aiva也于今春迎來了更新,即Aiva 2,坊間也稱黑美人2。上圖左是2代,右邊是初代。它們的框架設計相同,耳罩外側都是斑馬木和不銹鋼材質,性能參數也幾乎相同,只在木料顏色和內部單元方面有差異。
音質方面,這次主要是拓寬了頻域和聲場。末尾是詳評。
和初代一樣,2代也拿到了日本VGP受賞,不過這次斬獲的是比上次難度高許多的“金賞”,在綜合產品力上,擊敗了美國舒爾SRH1840、德國森海塞爾HD660S2、美國奧蒂茲MM-100等等。
出于興趣,我又找了下7年前的VGP2018受賞名錄,如上,發現當年的初代Aiva是在7萬到10萬日元間拿到的獎項,票選成績位于森海塞爾次旗艦HD700之下。
要知道這一年的VGP還是洋品牌的天下,尤其頭戴耳機品類,中國品牌受賞的也就只有聲迪一家,甚至HIFIMAN此時都還沒出現,所以可知Aiva在當年國產頭戴耳機中是承擔了何種驚艷的角色。
為輔助描述,借了個初代Aiva(可能是復產版本),還有手頭其它一些頭戴耳機用于對比參考。末尾是粗暴橫評。
包裝、配件沒太多可說的,熟悉這家廠商的,都知道他們擅長的“工藝品”質感。
于我而言,除了2米的線材太長,會在行走聽歌時影響體驗,其它沒啥可吐槽。
黑美人2的耳機本體和初代一樣質感很好,拿在手里會有傳家寶的滿足感。
工程相關的官方描述比較簡單,只提到“超納米雙面磁1微米復合平面振膜”和“標配6N級單晶銅耳機線”。然后就是一些基礎參數,如單元尺寸97mm×76mm,靈敏度約96dB/mW,阻抗約32歐,重420g等等。基礎參數和初代近乎相當。
配備的高質感魚鱗紋插頭和粗度適中的優質單晶銅線。
線身上的木制分線器和分線器似乎是業內獨一份,極盡匠心之美。
左邊初代,右邊二代。
上圖左為初代Aiva的線材及4.4轉3.5轉接線,右側是2代的。可以發現2代的線材顏色變深了,轉接線的長度也有所增加。另外,連接耳機的線材插頭由初代的φ2.5mm,變更為時下更流行的φ3.5mm。
頭梁外框架為鋼制,啞光黑色;頭帶為小山羊皮,觸感堅韌柔軟。
聲迪的logo是毛筆和仙鶴的形象糅合,設計得非常高雅。你可以在線身束線器和支架吊環上看到它們,成為設計層面的點睛之筆。
耳墊的主要材料是由蛋白皮、絨布和高彈性材料組成,厚度適中,不易沾灰,造型很人體工學,舒適度很不錯。
雖說標稱400多克,比那些200到300多克的“超輕型頭戴耳機”夸張了點,但實際體驗,在戴眼鏡的前提下,即便戴它一個小時,也沒啥不適。因為源自兩側和上方的壓力都被整體的框架設計稀釋得差不多了,而剩下的那點收縮力又巧妙地提供了一個恰如其分的包裹穩定感。
時不時會被它的這些金屬反光閃到,這些細節會美到心里。
以下是聲音評價,這個聲音我很喜歡,和之前P2 PRO一樣,也有著柔美耐聽的特點。但這次的解析著實是進步不小。
初聽:高頻略顯刻意,但在數小時的煲機后,變得自然和順滑許多。
搭配:SIVGA和SENDYAUDIO擅長制造易推的平板耳機。實測,蘋果手機+中檔次的一些手機小尾巴就可以很享受了。
不過,由于黑美人2的中高頻輕微偏暗,所以,假如連接的是水月雨水解2Ti這樣的暗調科學HIFI小尾巴,聽感就會有些“木訥”。相對的,山靈和飛傲的幾款500到1000元之間的小尾巴都能給出更為鮮活且更有聲場張力感的聲音。當然,若有條件的話,為其鋪墊臺式HIFI系統大概率會更好。
小結:黑美人2不太需要費心搭配。當你疲勞想聽歌時,隨便找個能出聲的便攜前端給它懟上,然后靜等溫潤的聲音流出即可。這種聆聽的隨性感意味著“高使用率”,也是理性發燒友很看重的品質。
為輔助描述,參考了幾個頭戴耳機,包括森海塞爾HD400 PRO、水月雨PARA 2、索尼MDR-SA5000和初代黑美人。
1、硬素質:
黑美人2的聲場和高頻超越了上述四款頭戴耳機。它的聲場并不是那種刻意拉開距離的那種大,而是細節形態飽滿,分離度又高,基于這兩點再自然展開,就會顯得場景大。這在聽大編制交響時會被察覺。高頻表現力不俗,有些許靜電耳機的綿延絲滑味兒。
信息量和分離度超越HD400 PRO和PARA 2。
低頻量感、高頻解析、密度、柔和感超越上古神器索尼MDR-SA5000。
豐潤感、飽滿度、動態以及高頻信息量,超越拜亞開放式頭戴監聽DT990 PRO(80歐黑色限量版)。為何對比這倆?因為它們都有著較大的聲場和出彩的高頻。出于好奇,所以PK。
黑美人2在中小音量下,聽著很像森海IE900(入耳旗艦)的頭戴版,區別是它的人聲更飽滿些。鑒于此,我很推薦喜歡IE900味道的發燒友選擇這款頭戴,畢竟其售價只有IE900的大約一半。
2、音色:
不論音量高低,曲風如何,它的聲底都是柔順且有力量的。另外還有著高級耳機常有的“細膩”,話說這一點要好于我多年前推薦的那款音色直白的SIVGA LUAN。
中高頻輕微偏暗一點,這使得它在面對任何“激烈”的音樂時,都能給出一個相對耐聽的聲音,不太容易出現“偏銳”或“過于剛猛”所致的聽覺疲勞。
核心頻域的主體結像距離適中(不偏遠),人聲齒音控制優秀,韻味略中性(淡雅而不乏味),嗓音厚度適中,未被低頻干擾,年齡還原很真實,不偏老,也不偏年輕。不過,若喜歡明晰且近距的人聲,那么黑美人2可能不合適。
由于平面振膜特性和卓越的調音控制,黑美人2的高頻成了它迷人的一大亮點,集穿透力、絲滑感和延展性于一體。尤其在聽一些錄音優良、器樂豐富的作品時,會很上頭,易讓人沉陷。
大編制音樂也可以比較輕松地駕馭,這一點相對初代是個不小的進步。初代表現這類音樂時,更像是置身于舞臺中央感受四周樂器演奏,一些弱音細節和遠處樂器的泛音會被近距離樂器能量掩蓋,二代合理而自然地擴展了聲場,有一種在距離樂團中遠距離體驗每一種聲響的感覺。
自然的中高頻亮度和優秀的高頻不只擴展了聲場,也提升了“甜味”,而這又進一步助力了它的“音樂性”。是的,這是個很有樂感的溫潤微甜的平板耳機。
低頻的量感不少,好在控制力和與其他頻域的銜接自然度都沒問題,從聽感角度,這種略顯溫柔的澎湃型低頻,我大體上也挺滿意。不過,內心深處仍希望它能再削減一點厚度,這樣的話,其中下盤速度會更優,也更利于雜食性。
總體來看,黑美人2除了低頻稍多了一點,其余方面,信息量、柔和感和高頻解析都是不小的加分項,是一個能夠久聽,或是隨手拿起就用的較雜食型高素質平板耳機。
鑒于售價和7年前的初代近乎一致,3980元,如果你希望有一款能兼顧流行和古典的高檔頭戴耳機,那我會很推薦它。另外一提,初代Aiva擱今年,硬素質這塊也仍是個3000左右的水平,特別是它那飽滿明晰的中音,仍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