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近幾年,智能穿戴設備發展勢頭迅猛,人們對自己運動效率的解讀需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滿足。從基礎的步行計步,測心率,到運動手表的測距、軌跡、配速、心率水平,再到各種高階運動數據的獲取,可以說,運動已經不僅僅是運動本身這么簡單,而是涉及到更多的運動裝備,而這些運動裝備中,就有一些,是以采集分析數據,最終反饋到下一步的運動計劃中去為目的。
本文分享的getwell智能肌氧監測儀即是如此。聽起來有點土洋的getwell,其實是個國產品牌,廠商為加動健康科技,產地在安徽蕪湖,銷售中心在深圳,成立于2015年。這符合很多公司的邏輯,據我所知,我家那旮旯的一家電子廠也是如此。
加動健康科技目前的業務主要包括T1 Pro、M1 Pro和AI健康平臺,主要目的是利用肌氧數據監測和心率數據監測,爭取提出健康管理方案和個性化指導。當然,這可以說是個宏大的目標,畢竟健康管理其實涉及很多因素。
本文無意深究,主要聚集加動健康科技的getwell智能肌氧監測儀T1(下文簡稱getwell肌氧儀),來看看它的實戰表現。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題。
2.外觀與細節
▲getwell肌氧儀定位醫學健身穿戴設備,其立意很明顯,是以小型設備達到大型醫療設備的相似層次水準,這樣的定義其實運動裝備很多時候不敢表態,比如我們常知道的運動手表的心率測取和血氧濃度測取數據,在不顯眼的地方,還會標注“不能作為醫學參考”。
▲背面即是廠家信息和包裝內容,關于產品的信息倒是沒有多提。
▲“全家福”。內容物也是比較簡單的,除了getwell肌氧儀,充電線、兩條綁帶、一份簡易說明書外,也就沒什么別的東西了。
▲說明書內容蠻簡單的,除了常規的使用說明外,倒是對常見問題有較為詳細的說明。同時,關于佩戴多以圖示表示,比較直觀。
▲像很多光電設備一樣,getwell肌氧儀也需要和皮膚接觸。不過有所不同的是,getwell肌氧儀提供了兩根長度不同的綁帶,這是為什么呢?原來,getwell肌氧儀支持肌肉訓練(上臂肱二頭肌、上臂三頭肌)、騎行訓練(大腿股四頭肌)和跑步訓練(小腿腓腸肌)三種模式,顯然,綁手上時可以短一些,綁腿上應該長一些,所以就有了兩根。不過綁帶的彈性其實挺好的,以至于我在一開始懵懂不知,幫著臂帶在小腿上去跑步,雖然有點緊繃吧,但也勉強跑下來了,當時心里還在吐槽:什么設計,勒得我好難受啊。。。后來知道原來是自己zz了,不禁樂而開笑。然后就是getwell肌氧儀本尊了。
▲正面的密集小點造型與加動健康科技的logo呼應,摸著還蠻有質感的,不過對密集恐懼癥的用戶可能并不友好。
▲背面主要是感應電極和光電芯片窗口,做工看起來還是蠻不錯的。
▲getwell肌氧儀厚度為13mm,一側是開關按鈕:長按2秒以上,肌氧儀震動2秒,狀態燈變成紅色;再長按2秒以上,肌氧儀震動3次,狀態燈關閉。
▲不同于很多運動手表的設定,getwell肌氧儀的充電口在設備一側,而不是底部。采用的作用模式則是磁吸式,而不是插拔式等方式。不過磁力比較小,比較容易脫落(下文會有展示)。
▲getwell肌氧儀的充電線上的線繩收緊扣可以根據扣緊的孔眼調整長度,是個不錯的細節。
▲電源線外包尼龍編織網,可以減少線內結構單元的損壞幾率。
▲getwell肌氧儀充電線有5個充電針,對應肌氧儀上的5個金屬接觸點位,上文也提到了,通過磁吸發生作用,不過磁力不強,連接不可靠。
▲getwell肌氧儀連接起來大致是這個樣子。看起來還是蠻清爽的,綁帶上的預留孔眼也有助于運動時的通風排濕。
3.實操
getwell肌氧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NIRS近紅外光譜技術,根據肌肉含血紅蛋白與不含血紅蛋白對于近紅外光的折射和吸收率不同的特點,監測肌肉中氧消耗和氧恢復的情況。這與運動手表測心率并無二致。
實操分為簡單上手實操、App介紹和運動實測三部分內容。
(1)上手實操
▲getwell肌氧儀本身有一定的傾斜幅度,看起來和皮膚貼合得還是不錯的。
▲充電口的磁力吸附演示。
▲綁帶的彈性和韌性都挺不錯的。
(2)App介紹
getwell肌氧儀配套App根據說明書等相關內容的二維碼掃描下載即可。
▲開啟界面還有點炫,而且沒有開屏廣告,這點挺好的。
▲App的界面整體清爽,除了主頁面的跟隨訓練計劃顯示的內容,就是個人中心的一些相關內容展示。有一點讓我挺不開心的:設置頭像不能自由選擇區域,以至于我隨便甩的一張照片上去,半張臉看不到了...
▲“健康數據”一個類目中,輸入體重、血糖、飲食記錄等數據,可以反饋出數據曲線,老實說,我覺得這工作量有點大,如果這是個統一的工作平臺就好了,比如加動除了測肌氧外,還可以測體重、血糖、監測卡路里的攝入和支出等。當然,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技術支持。
▲getwell肌氧儀支持健康計劃和訓練計劃的定制,堅持使用還是蠻有好處的(我這咸魚是不可能堅持的...)。
(3)運動實測
▲getwell肌氧儀支持的運動類型包括肌肉、騎行、跑步,以及相應的健康計劃定制。
▲在不同的肌氧水平下,界面顯示顏色及分區不盡相同,分為無氧區、耐力區、燃脂區和熱身區。我在跑步時進行了getwell肌氧儀和運動手表的對比,在燃脂區時,我的配速在6分30-7分鐘之間,這是比較符合一般認知上的燃脂配速的,所以我認為getwell肌氧儀的肌氧記錄和分區劃分與實際運動效果是相合的。實際的運動實測項目包括一次10公里和半程跑步、一次不足3公里步行和一次14公里左右騎行。先來看跑步:
▲雖然實際是10公里和21公里的跑步,但getwell肌氧儀的公里數計量為24.5公里和25.6公里,這是非常夸張的計量了。事實是,兩次跑步,我都是把getwell肌氧儀綁在小腿腓腸肌上,綁扎效果也比較牢靠。所以可以判定getwell肌氧儀對距離的計量并不準確,與之對應的配速也就同樣不值得參考了。當然,getwell肌氧儀本身不帶獨立GPS,所以這個不準確可能是因為手機而產生的,但問題是作為運動App如咕咚或悅跑圈卻不會出現類似情況。
▲步行時出現同樣問題,我的實際步行距離絕對沒超過3公里。
▲騎行模式下,沒有了距離測量,反而看起來順眼多了,畢竟不準確的數據放在App上,看著也難受啊~
4.總結
經過對getwell肌氧儀的體驗,我認為其具有以下特點:
優點:
(1)肌氧數據和對應的運動強度劃區參考價值大,市場上同類可替代產品較少;
(2)設備主體和綁帶組合的方式,使得可監測部分較多,比較靈活;
(3)配套健康計劃和訓練計劃比較豐富。
待改進之處:
(1)測距功能很是離譜;
(2)磁吸充電磁力不牢易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