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環境真的比較魔幻,年初的疫情反反復復,一直也沒有個頭。天氣越來越熱,不過堅持戴口罩的人還是蠻多的,也是好事。進出小區、公共場所會麻煩一些,量體溫、看健康碼,不過這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全嘛,出發點還是好的。我們自己也要注意自己的個人衛生,減少不必要的公共交通,勤換衣服多消毒。同時,勤洗手,畢竟病從口入,也不單單是目前的疫情。
家里一直用的是老式的按壓式洗手液,說實在話,也能湊合。但是用久了確實不衛生也不美觀。一來瓶子上各種水漬+肥皂液痕跡,出液口各種殘留+結塊,看著就很臟。二來,全家人都在用,每次都是手動按壓,確實有二次污染的風險。
所以這次搬家,疊加618大促的時間點,我買了幾個自動出泡洗手機。價格也不貴,既能感受一下現代科技,又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方便一些。
目前打算是自家每個廁所放一個,老媽家廁所放一個。因為小娃娃白天都在老媽家,也用得上。抱著喜歡折騰的心態,這次買了三個不一樣的牌子,分別是:小衛自動洗手機、360自動洗手機和米家自動洗手機。
其實自動洗手機的選購并不復雜,無非就是圍繞著感應靈敏度、出泡量以及細膩程度、續航以及供電模式、使用成本(主要是耗材)這四大點。所以,今天這篇文章也是圍繞著這四點來簡單聊一聊。
其實市場上目前自動洗手機的產品還是挺多的,米家的自動洗手機應該是最早出現的,一直以來也有關注,所以就買了。
小衛是一個朋友安利我的,之前我確實也沒聽說過,但是看著價錢比較便宜,再說京東自營嘛,熟悉的朋友應該懂得,兜底保障。
360自動洗手機應該是比較新的一款,看中的主要是它的充電功能。因為米家和小衛都是干電池驅動的,而360用的是充電電池的技術。所以正好也試試可充電的話到底怎么樣,畢竟大部分產品現在都在向可充電的方向轉型。
進入具體橫評之前,我畫了一張表,如果有部分不喜歡看文字的朋友,可以看表,基本也就能知道個大概了。如果也不想看表的,那拉到最后看結論也可。
特意把差別比較大的項都放在了最前面,自取吧。簡單總結一下,主要的差別在價格和供電模式上。供電模式我已經講過了,360是充電的,基本后續無成本。米家和小衛是干電池的,按照一塊一節來計算,米家差不多一年五塊多錢,小衛的話一年四塊五的樣子。價格差的就比較多了,最貴的應該是小衛,別看上車價最低只需要69,但是一瓶耗材就要19.9,比米家和360差不多貴了33%左右,長期使用肯定是最貴的。米家次之,360應該是最便宜的,雖然一開始要99元,但是得到四瓶洗手液,折算成一瓶的話應該是60元左右,確實最低。
三款產品的外包裝雖然配色不同(主要因為我自己買的配色不同),高度略有差異,但是整體的設計理念是類似的,都是走的極簡的設計風格,純白色的底色,正面產品主圖+少量文字。給人的感覺都是比較的簡單清爽。
拆開包裝看一下,米家和360的高度基本是一致的,都是190mm,造型上也比較相近,就我個人的眼光來說,360的藍色更加亮眼一點,而米家的白色更加百搭,至于哪個好看,全憑個人。小衛就差的比較多一些,高度是173mm,明顯會矮一些。配色方面提供了四種,我買的是女神粉,但是它這個配色其實改變了它的耗材容器的顏色,主機顏色一直是白色的。說白了,你買三個不同顏色的耗材,也就集齊了四種顏色,哈哈。
供電和續航就一起寫了,表格里面已經很清晰了,這邊我們來做個更直觀的表達,我們看一下圖。
首先產品都提供了基礎耗材,從左往右分別是360、米家以及小衛。360提供了一根充電線,C口的,兼容性很好。米家提供了四節5號電池,小衛提供了三節。
順便我們來看一下各家的這個供電模塊,首先是360。360自動洗手機的充電口設計在機器的背部頂端,采用的是C口,充電速度很快,兼容性也很強,在數碼設備都往C口轉型的時候,也順應了潮流,很不錯。完全充滿一次電大約需要一個多小時,還是比較方便的。同時滿電的續航時間在6個月左右。
接著是米家,米家這個就比較復雜了。相對而言,是這三款產品里,更換最麻煩的一款。米家自動洗手機更換電池需要拆卸洗手液才能進行。同時需要擰開旋鈕,對于女生或者濕手的情況下不太友好,因為這個旋鈕比較緊。方便程度上是這三款產品里,最差的。同時滿電情況下可以提供9個月左右的續航,續航時間是最長的。
最后是小衛。小衛的話,雖然也是干電池供電,但是相對便捷。電池倉設計在了背部,輕輕一掰就能打開,相比米家方便了很多。同時滿電情況下可以提供8個月的續航,續航比較久。
耗材容量表格里已經有非常清晰的對比了,360是280ml,小衛是300ml,米家是320ml,彼此之間相差20ml。不過,對于自家的洗手液,360標稱可以使用500次,小衛是440次,米家反而只有400次,到底是各家的算法不同,還是發泡能力不同,我們也來感受下。
從左到右依次是360、 米家、小衛。可以看到,單次出泡量三家十分接近,米家稍少那么一點點,但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把它抹開一下,可以發現,360的細膩程度最好,比較綿密,米家的次之,小衛的感覺不是特別均勻。
從實際的洗手體驗來說,360和米家的效果比較接近,都可以做到快速去油,比較干凈。小衛的稍遜一籌,大部分時間也能做到單次搞定,但也會偶有黏膩感。
出泡速度三款產品標稱都是0.25秒,實測確實沒什么區別,都很迅速,干脆利落。
感應位置方面,三款產品略有不同。圖中黑色的位置,就是感應模塊,從左往右分別是360、米家和小衛
可以看到,米家和小衛,他們的紅外感應模塊,都安裝在緊挨著出泡口的下方,可以說離出泡口非常近,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使用的時候,手掌比較靠近出泡口。這帶來的問題就是出泡量不能太大,否則泡沫容易堆積在出泡口上。我個人的解決方法是,在機器出泡之后,手做一個稍稍下沉的動作,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360自動洗手機的感應器在機器的正前方,距離出泡口3cm左右的位置。在我們的實際體驗中,這個位置基本不會出現泡沫堆積在出泡口的情況,因為彼此之間的距離比較遠了。所以從這一點來說,360的設計更加人性化一點,更接近日常的洗手習慣,不需要刻意的去適應自動洗手機。
這個其實產品介紹里寫的非常直觀了,大家可以自己瀏覽一下就能知道。出于文章的完整度考慮,我也把它包含進去。
首先,三家產品的洗手液都提供了抑菌型這一款,且均可以達到99.9%的抑菌能力。同時,小米提供了氨基酸型的洗手液,算是一種不一樣的補充。氣味方面,米家和360的味道比較接近,清新感足一些,小衛的相對更濃郁。
替換裝價格方面,看截圖就好了。米家和360都是39.9/3瓶,而小衛是19.9/瓶,差價還是比較明顯,后期的使用成本小衛明顯會高出一截。
總的來說吧,三款自動洗手機,都達到了我的預期。價格,后期的使用成本也都在我能接受的額范圍之內。雖然還是有優劣之分,但是如果你已經買了,那應該都可以安心的使用下去。
如果,你還沒有買,想買一個的,那我可能更推薦360自動洗手機這一款。畢竟,按照目前的實付價格來看,360這一款確實是最便宜的,畢竟你使用下去,耗材是肯定要買的,就和電動牙刷一樣,刷頭必不可少。送的三瓶替換裝,怎么算也值39.9。而且,白白的多了一組鋰電池,何樂而不為呢?自己買愛老婆可不便宜。
至于其他的,像這個產品的配色、高度、外觀,我更覺得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畢竟是個人審美嘛。雖然確實360的色彩更清新,更吸引人眼球一些,但是小衛還可以換不同顏色的替換裝不是?
所以,這么說吧,從產品素質,或者說性價比來說,我是推薦360自動洗手機的。但是如果你有特殊的需求是我沒有考慮到的,那您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兩款,最終產品還是需要為個人的習慣所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