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我是liuspy。前不久蘋果上市了2020款的iMac 5K,由于沒有禁受住誘惑,我剁手了。剁手后才發現,但想要使用的舒心快樂,光有iMac是不夠的 ,好馬配好鞍,周邊的配件、環境都需要同步升級。因此引發了一連串的剁手剁手再剁手,最終就變成了如下的效果。這些桌面裝備有的是老設備再利用,有的則是專為iMac新購入的,經過1個多月的反復布置后終于達到令我滿意的效果。最后整個桌面算下了竟然達到了5萬元,噓!千萬不能讓老婆知道,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啊。
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我的桌面都配置了哪些產品吧!我在文章底部也做了表格列出了本文所有產品的產品信息以及價格。
2020 款iMac 5K一發布我就立刻預定了,并定制了適合自己的配置。乞丐版本的iMac 5K有一個關鍵的問題——不支持硬盤容量定制,256G的硬盤容量顯然是不夠的。因此丐版iMac直接Pass掉。中配版本和高配版本主要區別是在CPU和顯卡的配置上,高配版本使用了intel十代的i7處理器和AMD 5500TX 8G顯存,考慮到后期視頻剪輯的需要,我最終還是選擇在高配版本的基礎上進行定制。
高配iMac默認配置基本是夠用的,但強烈推薦選配萬兆以太網口,可以說這是蘋果最良心的選配。萬兆網口只需要增加675元即可擁有,在眾多蘋果選配配置中是最超值的,沒有之一。至于為什么要選配萬兆網口,因為選配硬盤太貴了,使用萬兆以太網就可以高速調取NAS中的文件,變相增加存儲空間,比直接選配大容量硬盤劃算很多!要知道蘋果選配1T的硬盤要加價1350元!!!所以選配萬兆網口才是最經濟的選擇。
最終我定制后的配置就是:3.8GHz 8 核第十代 Intel Core i7 處理器;8GB 2666MHz DDR4 內存;512GB 固態硬盤;Radeon Pro 5500 XT 圖形處理器,配備 8GB GDDR6 顯存;10Gb 以太網端口;標準玻璃面板;妙控板 2;妙控鍵盤 。由于使用教育優惠的原因,最終的成交價格為17874元。
不過默認配置的8G內存顯然是不夠的,好消息是這一代iMac可以無損升級內存,因此無須在蘋果花高價定制內存。iMac 2020依舊采用的是DDR4 2666Mhz筆記本內存!iMac到手后,我立刻在京東購入了4條金士頓駭客神條16G的內存,購入64G內存花費1760元。
▼iMac的內存更換非常的簡單,插槽就在機身背板位置,可以無損更換。一次性順利點亮,沒有遇到任何問題,全部使用相同型號的內存兼容性沒有問題。可以看到4個內存位置全部插滿了,每條16G,運行頻率2667Mhz,沒有出現降頻。經過一個月的使用64G的內存非常的充裕,而且沒有發現兼容性的問題,運行良好!
▼最終的iMac配置如下i7 10700K;64G內存;AMD 5500TX;512G SSD;萬兆以太網卡。加上擴展64G內存一共花費了19634元。實話實說近2萬元的投入真香!體驗可以打9分,顏值、屏幕、一體化設計都非常的優秀,尤其是屏幕素質非同一般,買屏幕送電腦!買屏幕送電腦!買屏幕送電腦!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正是由于這塊屏幕太優秀了,我在給iMac配置擴展屏幕的時候非常的痛苦,市面上少有能夠與之匹配的擴展顯示器,最終花大價錢入手專業顯示器才滿足不出戲的愿望。
不過iMac的缺點也是比較明顯的,多年未變的外形設計、跑馬場的大邊框、糟糕的鍵盤感受、散熱風道不足、硬盤無法自己更換等也都是它的不足。但這些都是小問題啦,對于喜歡的人來說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結論:如果不考慮便攜性的話,iMac 5K是最值得入手的蘋果電腦,沒有之一!也是性價比最高的蘋果電腦,沒有之一!
iMac最牛的就是它那塊27寸的5K分辨率顯示屏,無論是色彩還是細膩程度讓人驚艷而不能自拔。關注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桌面通常都是3屏顯示組構成的,現在換成iMac后一塊顯示屏絕對不夠用。這就意味著我必須要配置一塊擴展屏幕。尷尬之處在于,我手中的4個顯示器和iMac組屏后,顯示效果分分鐘出戲,差距非常的明顯,1080P的大果粒已經不能忍了,2K的分辨率雖然勉強夠用但色彩又相差甚遠。因此,擴展顯示器只能重新選購了,蘋果原廠的6K級Pro Display XDR顯然是最匹配的選擇。
不過在看過Pro Display XDR價格后可以直接死心了,價格都夠買2個iMac了。買不起、買不起,只能看看咽下口水。
既然Pro Display XDR買不起,只能找更便宜的選項。蘋果官網原來有推薦LG的UltraFine 5K顯示屏。不過貌似一直處于無貨的狀態,京東上也沒有貨。不過仔細了解后發現UltraFine 5K有幾個無法接受的小問題。1、它只有雷電3接口,也就是說除了蘋果設備外其他設備很少能夠兼容;2、外觀太普通了,iMac的邊框已經夠寬的了,不想再弄個寬邊框的UltraFine 5K;所以不管是否有貨也被PASS掉了。
▼經過一番搜索后能夠符合4K以上級別,同時支持雷電3的專業級27寸顯示器可供選擇的產品并不多,只余下了BenQ PD2720U、BenQ SW271和Dell UP2720Q等幾款可供選擇。最終我選擇了顏值最高的BenQ PD2720U,三面超窄邊框設計,幾乎感受不到邊框的存在。
▼PD2720U在外觀上就花了不少小心思,顯示器采用了深空灰全金屬的底座和連接柱,質感很棒。和蘋果鋁合金的配色和質感非常的搭配,
▼除了顏值擔當外,PD2720U接口豐富,功能齊全。除了常規的3.5mm、USB、HDMI、DP接口外,還有兩個雷電3接口。雙雷電3接口不僅能夠滿足視頻信號的傳輸,還可以外接雷電3擴展塢或其他的雷電3設備。要知道iMac也僅僅只有2個雷電3接口,接口數量還是有些吃緊的。PD2720U主雷電3有著65W的供電,副雷電3支持15W供電。都是40Gb/s的傳輸速度。iMac連接一臺后,還可以菊花鏈到第二臺雷電3顯示器。
▼為了匹配iMac ,PD2720U擁有不俗的屏幕素質。4K 分辨率、 10bit 色深、 HDR10 顯示、100% sRGB 、99%Adobe RGB色域、96% Display P3色域。PD2720U內置了多種的色彩模式,且出廠有進行專業校色,因此我對PD2720的色彩還是有信心的,沒有使用校色儀就直接使用了,事實證明在M-Book模式下顯色和色準都和iMac的視網膜屏幕非常接近。
▼除了M-Book模式外,PD2720U還內置10多種的色彩模式,對應了多種的不同工作模式。滿足不同設計人士的需求。另外通過顯示器驅動 Display Pilot 可以方便的對顯示器進行控制,調節色彩模式,還可以幫助配置macOS的ICC文件,讓多屏協同更便利。
▼PD2720U自帶的鋁合金支架支持高低、俯仰、旋轉的全向調節,即便不使用氣彈式顯示器支架也可以順利完成組屏操作。而且顯示器背部為了外形美觀和集線整齊,還設計有開孔的擋板遮蓋住接口,不錯的小細節。
PD2720U作為一款專業級顯示器,屏幕素質、功能以及做工都非常出色,篇幅限制就不展開了,未來時間富裕的話,可以單獨做一篇深入的評測來講解。整體而言PD2720U是適配蘋果電腦不錯的選擇,與iMac組雙屏非常的完美。擁有雙雷電3接口,支持反向供電,無論連接iMac還是MacBook都沒有問題。屏幕素質一流,內置的M-book色彩模式可以在不使用校色儀的條件下,使屏幕色彩接近蘋果屏幕的調色,使用蘋果電腦的小伙伴不容錯過。
在上文中一直充當默默無聞小角色的桌子,實際上不簡單哦。這張桌子是我專門為這套桌面入手的,一款我心水了好久的升降桌——樂歌E3升降桌(全白色配色)
碼字的過程除了廢腦細胞外,還比較廢頸椎、肩周和腰椎,一篇文章拍完素材后,余下的工作都是在電腦前完成的,從修圖到文案的創作通常一坐就是3-8個小時。坐時間長了難免會頸椎和腰部酸爽,電動升降桌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座累了、困了可以站起來接著碼字,不會由于中斷而打亂思路。
升降桌最初是被各位大佬曬單種草的,一直沒有購入有兩個原因,第一是沒舍得,原來的老桌子無處安放,第二就是臺式主機放在地面,桌子升降線材需要有預留比較麻煩。這次升級iMac后就沒有了線材的麻煩,一體機所有的線材都可以在桌上收納,借此機會就一并升級書桌了。可以看到桌下除了一根電源線外沒有多余的線材,非常的整潔。
升降桌我使用的樂歌E3系列,桌腿和桌面都選擇了純白色配色,因為這個桌子還要作為拍照臺使用,白色桌面更適合當背景,桌面屬于 E1 級別的環保板材,沒有任何異味。升降桌支持580-1280mm的高度調節,調節范圍廣,作為拍照臺使用時非常的方便,根據不同的拍攝角度調節到合適的高度。
樂歌 E3升降桌采用的是雙電機的設計,所以左右兩側會各有個正方形的黑色盒子。桌架的材質是寶鋼 SPCC,常用于汽車制造的冷軋碳素鋼材,質量相當過硬。雙電機的好處的就是承重能力更高,穩固性更好,樂歌E3承重能夠達到 125kg,iMac、顯示器、音箱等設備都推到桌子上也沒有任何問題。
升降桌的按鍵我把它放在了右手處,可以看到上面分布著顯示屏、上下高度調節、三個可自定義檔位。
升降桌許多朋友都關注升降穩定性的問題,樂歌E3升降穩定性就很出色,我在桌面放置了滿杯水,可以看到在上升過程中水面幾乎沒有波動,更沒有溢水發生,穩如狗。只是在檔位停頓時會有一定的震顫,這是一個后續可以強化的方向。
對于久坐的朋友好椅子真的非常重要。保友金豪這把椅子我已經使用有2年多的時間了,由于從來沒有清洗過,坐墊部分都有一點發黃了,也說明這把椅子我使用非常的頻繁。
這把椅子采用的是網紋座椅,透氣性好,支持性更好。坐起來舒服,尤其是腰部支撐有力,支撐高度可以調節。入手2年多時間,來我家親戚朋友只要坐過這把椅子的都被折服了,貴有貴的道理,五六個朋友試坐完回家直接下單購買。
除了高低調節外,這款椅子還支持靠背的俯仰調節和坐墊的前后調節,扶手高度、前后位置可調節,頭枕高度也可以調節。
還支持半躺模式,把腿部支撐打開就可以躺下了,這個功能在辦公室還是有用的,工作間隙可以稍微休息一下。不過我在家就很少使用了,家里有按摩椅,累了直接做一個全身的按摩,哈哈。
iMac雖然配置了4個USB接口,但都位于屏幕的背面,每次插拔非常的不方便。和其他品牌電腦不同的是,iMac配置了兩個Type-C形式的雷電3接口,通過雷電3可以提供無限的擴展可能,因此配置雷電3的擴展塢也成為了常規的操作。
擴展塢我選擇了貝爾金雷電3擴展塢,貝爾金一直以來都是蘋果官方認證的外設合作伙伴,這款雷電3的擴展塢也是專為蘋果電腦設計適配的。擴展塢采用了鋁制外殼設計,表面做了磨砂處理,手感不錯。鋁制外殼平常使用更有利于擴展塢的散熱。
▼這款擴展塢接口非常齊全且豐富,前面板配備有4個常用的接口,分別是USB-A、Type-C、SD讀卡機以及耳機接口。平時工作中,常用設備在前面板進行插拔非常的方便。
▼另一側的背板接口就更加豐富了,四個USB-A 3.0接口、以太網接口、DP 1.4接口、兩個雷電3接口以及拓展塢基座電源接口。雷電3接口支持全速40G,如果你是Macbook用戶的話還可以提供最高85W的供電。為了能夠滿足大功率的供電需求,這款擴展塢配置了一個170W的大電源,給電源收納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好在我有電源收納盒。
近一個月的使用期間這款擴展塢表現非常良好,通過雷電3擴展顯示屏也非常的方便,值得信賴。除了高昂的售價幾乎挑不出其他的毛病,反正近2萬元的電腦都入手了,好馬配好鞍,為了便利性也是值得的。
音箱部分依舊使用上半年新購入的惠威M200音箱,除了體積比較大外,音質和價格都令我滿意。作為桌面音箱顏值不錯,支持藍牙、光纖及常規3.5mm音頻輸入,能夠滿足桌面音箱的所有需求。不錯的活動價格,配合給力的音響效果,非常值得推薦。
蘋果iMac標配的妙控鍵盤除了顏值一流外,使用感受真的不敢茍同,不僅鍵程短而且使用時間長了非常的累手。不過妙控觸控板的手感依舊一流,這也是蘋果最大的特色之一,觸控板的體驗非常的順滑,使用觸控手勢也更加的方便便捷。
由于妙控鍵盤體驗實在糟糕,因此我還是更愿意使用機械鍵盤,使用IKBC W200青軸搭配羅技的G602來使用。這是一套非常經濟的組合,青軸軸體碼字時候的節奏感也更強,還是青軸用起來舒服。
使用iMac一個問題令我非常的不爽,就是看時間非常不方便。mac系統的時間在右上角顯示,平時不容看到,而且字體還非常的小。因此為了隨時能夠關注時間,我在擴展屏幕下方放置了一個小愛觸屏音箱,這個觸屏音箱經常出現在我的桌面曬單中,因為她顏值高,看時間方便,同時還可以幫助我控制家中的智能設備,非常的全能。性價比超高,推薦給大家。
桌面整理難點不是設備的擺放和搭配,而是線材的收納整理,只要將煩人的電源線巧妙處理后才能使桌面看著整潔干凈。細心的朋友通過上文已經發現,我的桌面無論是桌上還是桌下都難尋線材的蹤跡,那么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切的答案都是電源收納盒的功勞,我在桌面放置了一個大號的電源收納盒,一切多余的線材全部塞入到電源收納盒中,沒根漏出來的電線長度都是剛剛好,通過扎帶、線材固定貼等固定在桌子后面,因此表面上就完全看不到線材的蹤跡了。
表面上看似風平浪靜,實際在收納箱中則是另一番的面貌,所有雜亂線材全部都在箱子中,被蓋子掩蓋掉了。
使用收納箱后,桌后的線材走線依舊需要固定,否則下垂下來依舊是可以被發現的。因此就必須使用【自粘電線理線器】的幫助了。
使用【自粘電線理線器】和扎帶的配合可以方便的約束線材的走向,不會導致線材下垂的發生。
我在選購iMac的時候不知道還可以選擇吊裝款的iMac,普通款的iMac不能使用顯示器支架,這就導致屏幕的高度無法調節,放到桌面上使用高度不合適。因此,還需要選購一款顯示器加高底座。這款AP-8S鋁合金電腦顯示器增高架無論是材質還是顏值都非常適合iMac使用。
而且墊高顯示器后,底部還可以收納鍵盤、擴展塢一舉兩得。
沒有游戲機的桌面是缺少靈魂的,Switch和PS4是必不可少的。關于這兩款人氣主機也無需過多介紹了
PS4現在已經很少玩了,留著的目的只要一個就是玩獨占的英雄傳說系列,最新剛入手【創之軌跡】未來又沒時間碼字啦哈哈,軌跡系列一路玩下來感情還是非常深的,從空之軌跡FC開始一路玩下來有近10年的時間,這也是我也以割舍不掉PS主機的唯一原因。
Switch是我目前主要玩的游戲主機,各種游戲、配件買買買,最近終于入手了健身環大冒險,運動走起來,經常久坐不運動確實是不行啦。
平時我把健身環收納在宜家的洞洞板上,非常的方便,宜家洞洞板簡直太全能了
桌面的裝飾性擺件我只選用了幾個國產的雷姆手辦,優勢是便宜,雖然細節稍有瑕疵,但不近距離觀察的話是不會發現的,擺在桌面還是不錯的,也不用擔心弄壞。
書桌的上方我用宜家的隔板打了一排的架子,主要是放一些樂高的模型,要不確實是沒有地方能放了。當一個背景的擺設還是不錯的,唯一缺點就是這種開放式經常落灰不好清理,后來我索性就不清理啦,哈哈。
樂高我主要玩的都是科技系列的,后來沒時間拼了,就拼完下面這些。樂高的樂趣主要還是在于拼砌的過程,拼完之后基本就不怎么關注了,淪為擺件。
反浩克裝甲這款確實很帥,手臂、腿部都可以活動擺成不同的造型,另外左手的武器還可以替換。
最適合當擺件的瓶中船,顏值和創意非常的贊
這款是好多年前的奔馳大卡車,非常的帥氣,吊臂部分是可以電動控制的,而且竟然是氣壓傳動模仿液壓的方式。如果使用B模式拼裝的話是一個超大的大拖車,唯一讓我不爽的是輪子太小了,有點不和諧。
前段時間小米促銷不到100元一個,買了兩個拼起來玩玩,小米的積木山寨樂高是不爭的事實,精度上確實不及樂高的好,但勝在價格便宜,拼裝的樂趣還是非常不錯的。
以上就是我我桌面的全部內容了,最后清算下整個桌面的花費是50027元,清單如下:
雖然花費是昂貴了一些,但用起來還是非常舒心的,真香!!!
如果你喜歡不要忘記點贊、收藏、評論、打賞哦!你的支持是我發文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