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電影《你好,李煥英》中,沈光林那臺“只推不騎”的自行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細心的觀眾只需要稍稍注意一下車頭的標志,就能發現這是一臺鳳凰牌自行車。
相距故事發生的1981年已經過去了40年,現在的鳳凰自行車是一家國資的控股上市企業。總部位于上海市金山區,是金山區唯一的國資控股上市企業,在江蘇和天津都有自有的制造工廠。
除了國內市場,鳳凰自行車同時也出口。這其中FNIX品牌的定位就是以休閑、健康、時尚為代表的高端競技自行車,主要面向90后的年輕消費者。
筆者也算是鳳凰自行車的老用戶了,很早就購買了鳳凰的山地自行車。后來又購買了這款車的升級版,同樣是長軸距的適應城市騎行的山地車:
并且為其制作了車牌的套殼:
現在這款自行車又有了新的升級款式,相比前代產品將前叉升級為了避震款。把立也采用螺絲固定把橫的形式,而不是直接焊接:
而這次要體驗的KX950是鳳凰自行車在2020年最新推出的一款27速的山地車:
外觀
在網上購買后,收到的車需要簡單拼裝前輪和把橫。微信公眾號上有相關的安裝視頻指導:
按照相關的操作說明組裝調整后,就可以開始騎行了:
輪徑27.5英寸,車架大小為標準的17寸,適合身高165公分到180公分:
這款KX950的一個特色就是采用了漸變色設計的車身,不同角度和光線環境下,呈現的顏色也有所不同。強光下正面是紫色,而到了側邊又顯現出綠色:
目前除了BMX等特殊車型外,世界范圍內不論是山地車還是公路車都在往大輪徑的方向發展。大輪徑的通過性和牽引力都是優勢,因而29在歐美很流行。不過亞洲人限于體型的原因,27.5寸輪徑是一個更為平衡的選擇。
細節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接著來看看這款車的構成和細節做工:
車頭是新版的鳳凰標志,這個新標志從2013年開始啟用:
頭管的直徑非常大,相比一般的自行車要粗壯不少:
把橫寬度為700mm,上方安裝了兩套剎車管線,兩套變速管線和前叉鎖:
把橫上預留了充足的調整空間,例如需要單指剎車時,可以將剎車位置向內移動,這里也有充足的空間:
可以看到剎車的上泵,油碟剎相比傳統V剎的一大優勢就是下雨天的剎車表現會好很多:
禧瑪諾MT200油碟剎和后撥:
前叉避震采用了可調的肩控油簧前叉:
右側則是油簧前叉的鎖定機構,鎖定后山地車就變成了一輛硬前叉的車子,可以在公路騎行場景下減少前叉的卸力:
前叉的鎖定機構是通過把橫上的一個小開關來控制的,前撥也位于左側把橫:
除了前撥,油碟剎的上泵也在把橫的左側。禧瑪諾MT200常見于2000到3000元檔的國產山地車中,和彥豪的入門碟剎的表現接近。
輪轂采用信輪美雙層刀圈,前輪和后輪采用的都是快拆設計:
MT200的剎車下泵,可以看到做工還是相當不錯的:
車架是6061鋁合金材質,整車實測重量是14.75公斤。
車架采用了抽管技術,保證了強度和輕量化的平衡,鋁管的接縫處都采用了魚鱗焊工藝:
坐管部分同樣采用了快拆設計,可以看到焊縫平整而光滑,整體工藝不錯:
KX950在傳動套件的部分,采用了國產廠商的產品,飛輪采用了廣州速捷的9速定位飛輪:
鏈條來自馳源,都是工廠附近的供應鏈廠商。
而變速套件則來自速瑞達(S-Ride),型號為M300系列:
曲柄和牙盤采用了臺系廠商浩盟的整體解決方案:
中軸同樣是來自浩盟的中空一體式中軸,輕量化的同時提供更好的潤度。這個價位段的山地車,大多都采用中控一體中軸了,而不會再使用方孔中軸。可以看到五通位置魚鱗焊的焊縫非常扎實,這也是車架強度的保證:
腳踏也是來自臺灣廠商維格,采用的鋁合金一體的腳踏:
坐墊選擇了臺灣品牌維樂的競賽坐墊,也可以看出廠家對這臺車的定位是競技自行車:
輪胎選用了瑪吉斯的PACE系列山地車外胎,瑪吉斯是臺灣正新旗下的高端品牌。輪胎的胎齒排列緊密而細膩,胎紋相比傳統山地車輪胎并不算深。對于在城市鋪裝路面騎行的速度與舒適性提供了很好的支持,簡單來說就是山馬黨的最愛了。
使用
整車的騎行感受比較不錯,輕度的越野和日常的騎行都能勝任,剎車的反饋也比較迅速。得益于外胎對于不同地形的適配,使得在城市路面騎行時也比較輕松。而且大輪徑的一個優勢就是速度維持需要的力量比較小,長時間維持20公里左右的時速幾乎不會疲勞。
總結
先來一波這款車的優缺點總結:
Pros
Cons
作為國內老牌的自行車生產企業,鳳凰可以說是幾代人的回憶了,甚至曾經一度成為了自行車的代名詞。進入新世紀后,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實施,企業又迸發出了新的活力。自行車行業與手機和電腦制造有些類似,都是高度依賴供應鏈的產業。從產品力的角度來說,鳳凰的這款鳳凰KX950山地自行車已經做得比較不錯,自有工廠制造的車架,成熟的鋁合金焊接工藝保證了車架的強度。其他主要的部件也都采用了知名廠商的產品,如果能在飛輪等部件上采用更多原廠的套件,相信表現會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