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時,隔壁床室友擁有全寢第一副AirPods,但這哥們耳道奇異,耳朵眼下面那塊兒突起的肉比別人“矮”一點,所以半入耳式的耳機它兜不住——平時不動彈還行,一做運動保準會掉。后來他換了一副入耳式,這下可以戴穩了,可他說戴久了耳朵腫脹。我見他換了最小號的耳帽也不舒服,那就肯定是耳機的結構設計有問題了。如今畢業散伙多年,也不知道我這個室友有沒有選到合適的入耳式。
實際上,現在有不少掛耳或夾耳的“開放式耳機”可選。開放式不讀耳朵眼,也就降低了佩戴不適的概率;但是,如果你對音質要求高、又想屏蔽環境噪音,那就還得是要老老實實的選一副音質、降噪功能、舒適度都比較優秀的入耳式耳機。
今天我給大家展示這款入耳式,來自西圣的新款A1,它的優勢之一就是人體工學設計,入耳超舒適,同時還是目前藍牙版本最高的6.0(業內首發),信號傳輸能力更強,還有五重降噪技術(高達52dB),10mm雙聲環+鈦金振膜,還擁有單耳10小時、連倉總40小時的長續航能力,東哥家189塊到手。大家覺得它的顏值和性價比怎么樣?
拍幾張耳機外觀特寫。從下面幾張照片大家可以對西圣A1的外形有一定的了解。這款耳機有灰色和卡其色兩種顏色可選,機身小巧輕盈,流暢的線條背后是對大眾耳型的深度匹配,自帶三套規格不同的耳帽(親膚抗菌款,而且耳帽柔韌度更好),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耳的舒適佩戴。
好耳機的核心優勢必須是音質。作為一款不到200塊的降噪入耳式藍牙耳機,西圣A1將AeroSilk鈦晶復合振膜、直徑10mm的雙聲環+N48釹磁鐵聲學單元,以及發燒級DSP芯片納入體內,通過Tri-Auro2.0全景音頻矩陣實現空間音頻算法優化,力求實現音質的精準還原,自然通透的音質效果。這些天夜里跑步很涼快,無人的街道戴著A1邊跑邊聽歌,聲音細節和臨場感都很出色。值得一提的是,A1支持IPX4級防水,因此戴著它運動大汗淋漓也不怕。
西圣A1的另一個突出之處是五重降噪,官標實際降噪深度達到了52dB。它的降噪技術融合了2+2降噪麥和AI智能降噪,其拾音策略采用的是ALPT,疊加PSNE降噪算法模型和藍牙6.0的高算力協同,最終實現解析力、動態范圍和沉浸感的全面提升,有機會各位可以親自體驗。
無線耳機的耐用性也很重要。A1的佩戴舒適度決定了它可以穩戴不掉,IPX4防水防塵之外還通過了1000次1米高度跌落測試、24小時鹽霧實驗,20次高低溫循環測試,以及1000次USB插拔測試等等。
另一方面就是耳機的續航能力。官方給出西圣A1單耳聽歌可達10小時,算上充電倉可以連續聽歌40小時,這個成績在大多數無線耳機當中都可以站到排頭,對于日常通勤待機、重度聽歌手游來說完全夠用。
最后我想再強調一點:耳機不是你身上的“原裝零件”,戴太久了總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夏天多汗,入耳式、半入耳式這類堵耳朵眼的耳機大概率會造成耳道悶熱潮濕,有可能引發炎癥;強如不堵耳朵眼的開放式耳機,再比如市面上流行的開放式耳機,哪怕是親膚材質的耳掛式,接觸耳廓皮膚的位置也會在持續壓迫下遭不住,痛癢腫脹都在其列。
總而言之,沒有絕對的“無感”,一切“舒適”都是建立在“適度使用”的基礎之上的。
如果你聽歌時已經頻繁出現耳部不適,最好的辦法就是摘下耳機。改聽外放不行嗎?讓耳朵中文的皮膚肌肉“放空”一陣子,給自己的身體“修復不適”的空閑時間,才不會陷入越用越痛的惡性循環。當然,把垃圾耳機換成更舒服的耳機,也是緩解疲憊不適感的重要一環。希望我的分享可以給各位一些警醒和啟發,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