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出差的老哥都知道,快充頭用得多了,總會挑挑揀揀。功率要大,口子要多,體積要小,散熱要穩,協議要全……喜新厭舊?常有的事兒。激情下單之后,家里一堆小方塊,抬頭看看媳婦鐵青的臉,下個月還得你刷碗。
早年我是安克粉,現在沉迷酷態科。未來盯著誰家不知道,實用才是真理。
目前手持果子和小米,因此我買充電頭,必須要有主流協議+PPS+MiPPS的額外支持,而它家這方面一直是中流砥柱,做小做強,你酷有了。
酷態科數字系列,命名有點饒,比如10號,你得看它是充電器、充電寶還是充電線。比如氮化鎵充電頭,一般叫“超級店能充”,手里這個巨小的10號Mini,就是支持最高120W快充的氮化鎵充電器,套裝送C線一根,依舊是6A 240W PD3.1頂配。
具體多小多強,對比小米手機自帶120W氮化鎵原裝頭,和它的幾個哥哥就知道。
敲黑板——2C+1A,單C口120W Max,A口33W Max,多協議廣兼容,C口可以給米、果頂格輸出,給游戲本百瓦回血,尤其要提的是全新自研ADC2.1“全時動態功率分配”,智能適配輸出端負載變化,比如雙C輸出其C2口設備已經充滿,C1會及時識別并自動提升到更高快充檔,而不是傻乎乎堅持之前的功率,如此,便進一步地提高了快充效率。
體積44.5 x 39 x 60mm,重183克,幾乎是120W 2C+1A的極限。不過柱狀形態與10號SE、15號的扁方塊相比誰更好,則是見仁見智。
如果你也喜歡酷態科之前推出的6號電能卡(2C 65W 餅干頭),那么我要告訴你,10號Mini也使用了與6號同一級別的“六重堆疊技術”,它的功率密度能夠大幅提升至1.1W/cm3,就是拜酷態科自研定制的TOB高集成平面變壓器所賜,不但強壓體積,而且散熱更好,加上3C認證+九重安全保障+18個月質保,迷你、兇猛又可靠,剩下的就看你兜里錢夠不夠(官價199,拼多多蹲券我可以做到140塊)。
夸也夸了,拿出證據來。其實這個10號mini剛出時,我還買了三體聯名版并且搶先做了三體版的評測,這個常規款反而成了配角,但測試項目也沒怠慢,剛興趣的朋友可以往前翻看我的三體聯名版評測,并自行對比。
首先是MiPPS小米澎湃秒充支持,給小米12Pro可以激活120W金標,息屏穩定快充約80W。
給最高支持100W的征拓SuperTank Pro單C回血可以達到96W的極限。
給10號超級電能棒回血,充電寶50%電量時單C輸入85W。單口性能基本滿足我日常給手機和寶寶回血的剛需。
酷態科10號mini支持全球電壓,在200~240V 50/60Hz下,C1和C2單口可以盲插,且均為120W頂格;換成雙C同時輸出,可以智能分配為67W+55W Max,C1或C2+A雙口輸出90W+22.5W Max;2C+1A三輸出可以達到45W+45W+22.5W Max。如下圖,給酷態科10號超級電能棒和小米12Pro手機同時回血,分配為57W+42W。
雙C給酷態科10號超級電能棒和征拓SuperTank Pro同時充電,實時分配為61W+40W。
給10號超級電能棒+10號超級電能棒Mini同時回血,實時分配為43W+57W。
給最高支持65W的華為MateBook 14 2020和10號超級電能棒Mini同時充電,實時分配為61W+41W。
重點來了,酷態科10號超級電能充支持最新的ADC2.1全時動態功率分配,它并不會像傳統多口快充頭那樣,一直照著初始既定的功率分配傻傻的充下去不知變通,而是在被充設備狀態變化(充滿)之后,自動提升另一個C口輸出,一點功率也不浪費。
比如給我的小米12Pro和筆記本雙C同充,小米手機即將滿電之時,對應輸入基本歸零(需持續小于15W約1分鐘),此時另一個C口會及時識別這個變化,并逐步提升這個C口對筆記本充電功率檔位到最佳狀態,這樣,另一臺設備也會比傳統快充頭更快的充滿,雙口/三口充的快充總效率也更高。
是不是就突然意識到ADC2.1的重磅了?
綜合我前后兩篇評測文章可以看到,無論是酷態科10號Mini還是三體聯名版都可以達到相同的120W“聰明快充”,從而與更多快充實際場景融合匹配,家居回血或者是差旅隨行都有更突出的表現,所以被“喜新厭舊”的我獨寵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于你要不要買這一頭,我不多嘴。人生海海,這才幾個錢。一家之主終日勞作,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也總要留一個滿足情緒價值的位置。多功能手電筒也好,充電器充電寶也罷,你說買這么多有啥用,但它實用也不算奢侈亂花錢,實在不行賣了也有人接盤。不賭不亂來的中年人,內心是極為平靜的,買倆頭子寶子,就跟退休大爺手養鳥、搓球似的,誰家媳婦不放心呢。所以啊,老哥放寬心。反正下次看到好的,咱還買。
這篇充電器上手評測就分享到這里,我是筆點酷玩,我們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