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AI的不斷發展,現在很多軟件基本上都涵蓋了AI功能,從Photoshop修圖到Premiere剪輯,從Blender建模到Illustrator等等都開始加入AI功能,網上也出現了像豆包,Deepseek等軟件,我覺得將來AI的普及一定是一個趨勢。
因此零刻GTI15 Ultra 同樣內置了AI功能,不僅如此,還可以在本地部署一些AI軟件來運行,我對此也非常感興趣,只不過我目前對很多AI工具保持謹慎的態度,擔心隱私泄露和數據安全問題,所以我更多從新人方面來體驗下這款產品的AI功能。
這臺體積僅1.3L的迷你主機,官方宣稱擁有高達99 TOPS的本地AI算力,這個數字是上一代產品的近三倍。讓我既期待又懷疑:這么小的機身,真能帶來質的改變嗎?
零刻GTI15 Ultra自帶了一套完整的AI軟件,不需要折騰復雜的安裝配置,開機就能直接使用。系統里預裝了DeepSeek等多個AI軟件和模型,甚至連一些特色智能體都準備好了,對剛接觸AI的人來說特別友好,特別省心。
實際用下來,本地AI的響應速度比我預想的要好。有一次我提了個專業問題,系統用了12.7秒就給出了答復。雖然比網頁版慢了一點,但考慮到所有計算都是在本地完成的,這個速度我已經很滿意了。最讓我喜歡的是它的模型管理功能。我既可以輸入API密鑰調用云端模型的算力,也能選擇不同風格的智能體,甚至還能導入自己的知識庫來訓練定制模型。這些功能考慮得很周到,為我的工作提供了極大便利。
我日常工作中經常需要用到Stable Diffusion來生成概念圖。使用相同的提示詞和參數設置,生成一張512x512的標準尺寸圖片,GTI15 Ultra僅需42秒即可完成,而我的舊設備需要80秒以上。這種性能提升在批量處理時尤為明顯:生成10張產品概念圖的總時間從原來的20分多鐘縮短到6分鐘以內。更難得的是,在連續生成20張圖片后,系統溫度依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沒有出現明顯的性能衰減。當然,想要更好畫質和細節的圖片就要增加迭代步數,如果迭代步數再高那處理時間就成倍增長所以本次將對比常見分辨率和50以下不同迭代步數的生成時間。如果想進一步提升以上設置生成的速度的話,完全可以利用顯卡塢+獨立顯卡的方案,性能提高了,時長自然會更加縮短。
零刻GTi15 Ultra 吸引我的特點之一就是他的四陣列降噪麥克風和DNN神經網絡降噪算法。極大的提升了AI語音交互能力對于一個經常需要多任務處理的人而言,語音交互功能對我來說特別實用。如果我可以通過口述的方式讓AI助手幫我把語音轉成文字,甚至能準確識別專業的設計術語和產品型號的話,這能我省去了很多手動輸入的時間,大大的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為此我特意使用豆包AI來進行個實驗:
在人為用手機播放模擬制造70-90分貝的噪音環境下,進行AI人聲語音識別,豆包AI依然能保持92%左右的識別準確率。只有當我刻意壓低聲音時,才會出現個別詞語的識別錯誤。
最實用的還要數協助會議記錄。有一次討論會持續了兩個多小時,我全程使用豆包AI進行實時轉錄。會后檢查時發現,它不僅準確記錄了討論內容,還能自動區分不同的發言人。我只需要花十分鐘左右修改一些專業術語的拼寫,就完成了一份完整的會議紀要。這個功能至少為我節省了兩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這樣出色的語音識別表現,離不開其先進的降噪技術。這套系統采用四麥克風陣列設計,配合專用的B1降噪芯片,以及混響消除、嘯叫抑制、DNN神經網絡降噪算法和回聲消除等多種技術的加持,在實際使用中展現了卓越的性能。在這樣的語音指令識別準確率和極快的響應速度下,無論是撰寫設計說明、整理會議記錄,還是快速記錄創意靈感,都能幫我節省大量時間,讓創作過程更加流暢高效。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逐漸總結出本地AI的幾個顯著優勢。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響應速度的差異:比如我在處理一份客戶保密合同時,本地AI的修改建議幾乎是實時呈現的,而同樣的操作如果使用云端服務,總要等待幾秒的延遲。
隱私保護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作為設計師,我經常需要處理客戶提供的原始設計稿和商業數據。過去使用云端AI時,上傳這些敏感文件總是讓我提心吊膽。現在有了本地AI,我可以放心地讓系統分析財務預算表、客戶資料等機密文件,完全不用擔心數據外泄的風險。
以往出差時,在高鐵上網絡信號時斷時續,我經常為無法連接云端AI而著急時,但是現在本地AI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依然可以穩定工作,順利完成方案修改。這種離線可用的特性,在關鍵時刻顯得尤為珍貴。
當然,客觀來說云端AI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優勢。比如云端AI在知識更新速度和功能豐富度上仍有優勢。因此,我現在形成了這樣的使用習慣:日常的設計優化、文檔處理等常規工作交給本地AI完成;而需要最新行業資訊或特殊功能支持時,才會轉向云端服務。這種組合使用的方式,既保證了效率,又兼顧了功能的全面性。
零刻GTI15 Ultra將之前的雙千兆網口升級為雙萬兆網口,我一開始并沒有認識到這里面的區別,當我第一次將GTI15 Ultra連接到工作室新部署的萬兆網絡時,整個工作流程立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直觀的感受來數據傳輸速度的變化,以往處理大型項目時,我不得不先將數百GB的素材下載到本地硬盤,這個過程往往要耗費數個個小時的時間。但是現在一個20GB的設計項目文件包,只需要不到1分鐘就能完成傳輸,相比以前的3-4分鐘,效率提升十分明顯。
零刻GTI15 Ultra通過強大的本地AI算力,為我提供了一個既高效又安全的工作環境。99 TOPS的AI性能讓許多以前只能在云端運行的任務得以本地化,而豆包AI的智能語音交互則讓操作更加自然流暢。加上萬兆網絡的加持,這臺迷你主機確實成為了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在實際使用中,從文案創作到圖像處理,從語音交互到數據分析,它幾乎覆蓋了我所有的日常工作需求。雖然價格不算便宜,但對于追求效率的專業人士來說,這筆投資絕對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