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總愛做總結,想起過去幾年的馬拉松旅程,真是萬千思緒,涌上心頭啊~我是2015年6月14日第一次參加馬拉松賽事(蘭州馬拉松半馬項目),但2016年12月3日晉江半馬后,才又正式進入馬拉松大坑。2017年1月第一次參與跑步裝備測評(必邁21K),之后開始逢賽必寫賽記(其實我的賽記雖然流于流水賬,但真的很長,照片也多,不過寫了這么多賽記,熱度差異確實也很大,這讓我很憂傷...)...總之,真要說這幾年關于跑步賽事和裝備這些事,還真的能想到蠻多的,干脆就在這篇文章做個匯總,不求多賞心悅目,若干年后再看起,也有跟小孫子孫女吹吹牛的談資不是?嚯~我這個絮絮叨叨的人,前言又寫這么長了,話不多說,我們進入正文。
2.過去四五年大事記為了幫助朋友們捋清我過去幾年都怎么浪的,先獻上一份大事記:
2014.9-2015.6 因為師兄喜歡長跑,所以跟著試試,發現自己很棒棒,完全可以跑起來;
2015.6.14 蘭州馬拉松(半程);
2015.7-2016.12 前往廈門交流,扎根之余,報名廈馬連續兩年未中簽;
2015.12.12 廈門馬拉松配套賽10km組,這也是海滄半程馬拉松的前身,賽段沒什么亮點,但也是師姐的第一個10公里;
2016.12.3 廈馬連續不中簽好氣啊~“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獲得特步贊助商名額,參加廈門附近的晉江半馬,并刷新半馬PB(1小時47分58秒)(至今仍是半馬PB,咸魚表示慘慘慘);
2016.12.25 獲得特步贊助商名額,摸魚訓練下參加福州馬拉松,第一個全馬,4:41:03完賽;
2017.4.9 楊凌農科城馬拉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旁邊住宿好便宜;
2017.5.7 歡樂跑10公里.廣州站,因為剛好去廣州看朋友,就申請了一個名額,5月的廣州,熱得很,10公里距離又短,很容易拼命,雖然刷新了我的10公里PB(47分09秒),但我真的很難受;
2017.5.29 銀川馬拉松,帶堂弟完成他的第一個半馬,后半程奔馳在無遮擋的高速路上,賽后黑了一圈,網上惡評如潮,創造全馬PW(5小時33分38秒);
2017.6.11 蘭州馬拉松,畢業前與蘭州的告別戰,情懷滿滿,陌生的人,請給我一支蘭州(雖然我不吸煙);
2017.11.12 南昌馬拉松,家鄉省會的賽事,和大學同學約了一個全馬,跑上八一大橋,來自井岡山附近的我總是莫名豪邁;
2017.11.26 東莞馬拉松,和偶遇的一位大叔(后來常有來往,大叔對我幫扶很多)跑了大半段,創造全馬PB(3小時57分05秒);
2017.12.10 廣州馬拉松,名額還是在2017年廈門馬拉松博覽會抽獎抽到的,哈哈哈;
2018.1.7 廈門馬拉松,終于中簽了,即便已經不在廈門,但還是輾轉去跑了一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陪42歲小伙伴艾琳完成她的第一次全馬;
2018.3.18 清遠馬拉松,再次進4小時,可惜沒能PB;
2018.3.25 歡樂跑10公里.廣州站,本來是不打算再跑的,但因為一個朋友報名了,想著一起跑一個,結果人家放我鴿子;
2018.4.1 東莞森林馬拉松,爬升在1000米以上,但竟然還將成績保持在5小時內;
2018.5.1 三門峽馬拉松,出差期間跑了一下,三門峽水電站和黃萬里先生的故事總是激勵著我前進;
2018.11.4 杭州馬拉松,去杭州訪友,順便和之前提到的大學同學又一起來了這一場,我現在的頭像就是拍攝于彼時;
2018.11.18 肇慶馬拉松,端硯的產地,文化的洗禮;
2018.11.25 白云山半程馬拉松,很久不跑半馬,偶爾跑跑還是挺舒服的,不過因為是山地,其實難度也不小;
2018.12.2 澳門馬拉松,在贛州參加完同學婚禮,當晚趕火車回廣州,第二天一早接著坐城鐵去珠海,過拱北海關第一次到澳門,房價過貴,在墳場附近搭的帳篷,刺激得不得了,澳門馬拉松關門時間5小時,結果我跑了4小時55分鐘,也是刺激的一部分;
2018.12.16 深圳馬拉松,2013年第一次走出江西,目的地即是深圳,其間又有別的感情牽扯,而在之后,即將遠離廣州,所以也算一次告別之旅;
2019.2.17 香港馬拉松,第一次到香港,走在廟街、銅鑼灣,總會想起經典港片里的場景;
2019.3.31 重慶馬拉松,我愛吃火鍋,2015年第一次去重慶就很喜歡,幾年過去,熱愛依舊(重慶老妹仍然好看得很);
2019.4.21 南京春牛首馬拉松,牛首山有世界上唯一一塊佛頂骨舍利,賽道上的西瓜也好看(我甚至吃到上廁所,哈哈哈);
2019.9.29 德國柏林馬拉松,被悅跑圈選中,作為唯二的包機酒、名額前往德國柏林“游學”錦鯉,第一次出國,感慨良多(可惜柏林賽記沒什么關注度,這讓我很憂傷);
2019.10.27 黃山山地馬拉松,在3300米+總爬升在14公里左右的CP1被關門,難受;
2019.11.10 南京馬拉松,陪另一位大學同學完成他的第一次全馬,并刷新了PW(5小時39分37秒)。南京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2019.12.1 TNF100 莫干山國際越野賽35公里組,成功完賽!The Nice Food名不虛傳,賽道不難,吃得開心;
2019.12.15 淮南馬拉松,關于淮南,之前只知道淮南牛肉湯,之后...繞著安徽理工大學跑了一個大圈,哈哈哈...
如此,截至目前,我總共參加了21個全馬賽事,3個半馬賽事,3個10公里賽事,1個山地馬拉松(未完賽,完成14公里),1個35公里越野賽,總賽事距離是42.195×21+21.0975×3+10×3+14+35=1014.3875公里,剛好1000公里左右,如果按近三年的參賽頻率來講,其實也不低了。
在這過程中,有獨自前往參賽的賽事,也有跟朋友、帶朋友跑的幾個賽事;有快樂PB的賽事,有PB失敗的賽事,也有快樂摸魚的賽事...其實,參加一個賽事,故事并不僅僅局限于賽道中,其中的快樂、尷尬時刻,我們在下一節接著嘮...
3.我參加的29個賽事、裝備盤點 3.1 2015.6.14 蘭州馬拉松(半程)雖然在參賽之前,自己在學校田徑場已經刷過很多次半馬了,但第一次出現在賽道上,還是節奏還是比較緊的,不是很放松,最后跑了2小時03分。
裝備:New Balance 860V4、牛仔短褲。New Balance 860V4其實真的還蠻好穿的,即便當時已經這雙鞋使用距離已經超過400公里,但緩震性、透氣性都還是不錯的,也不沉。牛仔短褲是森馬家的,跑友們在看到這張照片時,總會產生“哇,穿牛仔褲跑馬拉松,是個大神”的錯覺,其實并不會,這條牛仔短褲其實冰感很好,而且也比較寬松,根本就不磨,請你們一定要相信我!
▲去蘭州跑馬拉松沒理由不去甘肅博物館看一看“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因為根據考據,馬踏的是隼,而不是燕子,所以現在一般稱“銅奔馬”)。當然,因為多處區域比較干燥,甘肅的文物還是非常多的,值得看的同樣也多。
▲在蘭州吃牛肉面,從粗到一細、二細到毛細面寬選擇很多,是外地吃不到的講究。
3.2 2015.12.12 廈門馬拉松配套賽10km組像前文說的,陪師姐跑的,而且也就10公里而已,其實沒什么特別的事,倒是對過終點后買了冰糖葫蘆吃印象比較深刻。
3.3 2016.12.3 晉江半馬在早期跑馬拉松時,常出現髂脛束傷病,這樣的傷病多是跑量突然增加、跑田徑場過多等原因引起。比如在晉江半馬之前,其實感覺上是受傷了的,賽事當天,我本來的想法是慢慢跑,安全完賽即可。但是沒想到,作為一個完全的半馬賽事,跑友們都沒有留力,一發槍,大家就直沖出去,因為參賽人數也不多,所以起步速度就很快,大約5分鐘/公里。不過,訓練量足夠的好處也顯現出來:5分鐘/公里的配速維持到了賽事終了。不過,在13公里和過了終點后,感覺到了兩次髂脛束疼痛,所以還是建議跑友們在跑步時不要勉強參賽,受傷是真是存在的。
裝備:因為彼時還是新入門的菜鳥,所以裝備仍然沒有升級。
▲晉江的兩個很知名的景點,一個是國內僅存唯一的摩尼教(也就是《倚天屠龍記》里大名鼎鼎的明教在波斯的叫法)寺廟草庵。
▲另一個是安平橋,安平橋是世界上中古時代最長的梁式石橋,也是中國現存最長的海港大石橋,所謂“天下無橋長此橋”。
3.4 2016.12.25 福州馬拉松我的這一次全程馬拉松之旅其實純屬偶然。彼時廈馬連續兩年沒中簽,所以有點心灰意冷,福州馬拉松的名額也是悅跑圈的活動中偶然獲得的(不過當時拿贊助商名額比現在簡單,當時報名填資料就好了,不像現在還需要在門店買滿多少才送名額什么的)。活動是偶然參加的,所以名額真到手了還是沒有底的,畢竟之前跑過的最長距離也才24公里而已。
好巧不巧,跑完晉江半馬,竟然還感冒了...
不過我這個人,向來還是理性和不服輸并存的,這在我之后“經常摸魚不求PB,但每次都盡量保持在5小時內完賽”的理念也是契合的。賽前一周,感冒好了,于是決定啟程去福州。
這一屆福州馬拉松對我而言意義重大,因為第一次全馬,我就是以6分40秒/公里的配速跑下來的,中途沒有停頓。只是比較可惜的是,那一天剛好是考研第二天,后來聽說有學子因為福州馬拉松的舉辦封路,耽誤了考試,作為考研過來人的自己,心里很不好受。
▲去福州,三坊七巷幾乎是必去的場所。
▲福州的吃食,佛跳墻當然很有名,福州馬拉松完賽現場則提供肉燕和鯊魚丸供參賽選手補給。
3.5 2017.4.9 楊凌農科城馬拉松第二次全程馬拉松來到時,已經過去小半年,當時已經從廈門回到蘭州準備畢業,所以也就找找附近的賽事跑跑。楊凌農科城位于陜西咸陽,離蘭州也近,于是成行。楊凌農科城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息息相關,在這座小城里,很有一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感覺。
裝備:因為穿牛仔褲跑馬拉松被身邊朋友廣為吐槽,最終我還是買了一條帶內襯的運動短褲(一晃眼,竟然穿到了現在)。因為1月測評了必邁21K,想試試用來穿全馬如何,后來的體驗緩震和支撐感覺還不錯,不過因為底部橫紋,所以防滑不是很好。
▲4月初的楊陵,風景正好~
▲隋文帝泰陵位于楊陵區五泉鎮王上村,不過已經荒廢成一個陵丘。我從城區騎共享單車過去,大約5.5公里,不過有坡,還是蠻累的(適合情懷出行)。
▲咸陽市武功縣特產--旗花面。選用精粉制作,面條細而長,以大肉、雞肉婉湯,蛋餅、黃花、蔥白為佐料,酸味出頭。成品以“薄、筋、光;酸、旺、香”著稱。不要看起來很豪華的6碗,其實都是小碗,我一個人完全能吃完。
▲楊凌蘸水面。楊凌蘸水面概括起來20個字:“面白薄筋光,湯汪蒜辣香,湯面分盆裝,越嚼越覺香。”
3.6 2017.5.7 歡樂跑10公里.廣州站高溫下的10公里,又是全力沖刺,難度頗大。廣州的玩法、吃法太豐富了,這里就不贅述了。
裝備:裝備更新不多,仍是必邁21K和小米手環,必邁21K用來跑10公里還是OK的(雖然也有300多克)。小米手環的運動心率記錄水平比較差(連接藍牙與否均不可靠)。
3.7 2017.5.29 銀川馬拉松在經歷楊凌農科城馬拉松相比福州PB 20多分鐘后,本來對全馬已經頗有信心。包括在銀川馬拉松前半程,還保持在2小時左右的成績,但后半程我們跑上青銀高速前往濱河黃河大橋的這段路堪稱絕望。當天銀川的太陽不大,但溫度不低,很悶熱,基本上過了25公里,就開始徒步。當然,如果只是我一個人渣化,可能跟我前一天騎車去賀蘭山有關,但幾乎一起跑了銀川的朋友全部PW,還是有點可怕...
裝備:跑鞋換成了Adidas Falcon Elite 5,老實說這雙鞋并不適合穿來跑全馬,之后的蘭州馬拉松,也是穿的這雙鞋跑在5小時開外。
▲相比于之前楊凌農科城馬拉松騎行5.5公里前往隋文帝泰陵,這次銀川馬拉松更有性格,我從寧夏大學附近騎行20公里,前往賀蘭山風景區,只為了岳飛的那句“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當然,說起來關于《滿江紅》里賀蘭山的歸屬和實虛,沒有定論,但為情懷出汗,實在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就是騎行往返40公里,可能確實對第二天的狀態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來到寧夏,枸杞葉和手抓怎么的也得來一波~賽后在老毛手抓里搓一頓補充碳水什么的,實在是太棒了~
3.8 2017.6.11 蘭州馬拉松蘭州平均海拔1500米,也不知道是不是因此對最終的完賽成績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最后跑了五小時開外。雖然求學生涯在蘭州實際呆的時間不超過1年半,但對蘭州還是有著很深的感情,詳情可以參看我之前的蘭州城市印象文章。
▲蘭州馬拉松最靚麗的風景線就是公里舉牌的“時光女孩”了,這樣的美麗小姐姐還有幾十個喲~
3.9 2017.11.12 南昌馬拉松南昌馬拉松的一大特色是紅領巾。作為“八一起義”的發生地,南昌被稱為“英雄城”,南昌市民的這種底蘊也挺濃厚的,賽事進行中時,賽道邊的加油氛圍很不錯。
裝備:在南昌馬拉松上,我的一個明顯的改變在于跑鞋,上腳了Salomon Sonic,這鞋“贏在后半程”的slogan真不是蓋的,我在南昌馬拉松PB了15分鐘,后來在兩周后的東莞馬拉松又PB 10分鐘,都是穿的它。
▲跑南昌馬拉松贈送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滕王閣的免費參觀券。賽前以前,剛好趕上附近小學的古裝朗誦《滕王閣序》活動,“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回到江西,吃到南昌炒粉,簡直感動到哭。
3.10 2017.11.26 東莞馬拉松東莞馬拉松那天我狀態挺好的,一路奔馳,前半程配速經常達到5分鐘/公里以下,所以在吃東西的時候也緊趕慢趕的模樣,如上圖所示,我左手拿著一個肯德基的怪力飲,拿著一杯水,右手抓著一根能量棒,剛好在轉彎的地方有攝影師,于是就有了這張吃拿拐帶的照片。自己后來每次看都覺得有點尷尬。
▲我參加過很多個有肯德基贊助的馬拉松,但只在東莞馬拉松和廣州馬拉松上見到這種怪力飲,老實說,味道是真不錯,但竟然是凍的,所以很多人其實就是拿來一包,一吸,我去,竟然是冰的,就隨手扔掉了,后面稍慢的跑友可能又眼巴巴地沒得喝,還是挺浪費的。我這樣的吃喝型跑友,沒舍得扔,就這么一邊跑,一邊等它化,一邊喝一口,就這模樣最后竟然還PB,并且進4了,想想還真是神奇。
▲那個周末其實有工作紛擾,賽前領物,到東莞時就很晚以至于沒領到合適尺碼的衣服,賽后又是各種奔馳回廣州,殊為不易。不過天是挺好,多云,溫度不高,確實是個PB的好天氣。
3.11 2017.12.10 廣州馬拉松廣州馬拉松的名額是之前在廈門馬拉松博覽會特步攤位抽獎抽到的,但我跑的時候其實已經在廣州工作,所以還是很方便的。比較高興的是在賽前遇到了之前在銀川就錯身的僧叔,僧叔在武漢開著跑姿訓練學校,是真正的專業人士,人卻很儒雅謙和,對我很是照拂。
▲廣州的獵德大橋和小蠻腰都是地標性的建筑了,跑過時很難不駐足。很多攝影師也會選擇“埋伏”在這里,為跑友們留下印象深刻的照片。像前面說的,廣州的玩法和吃的太多,也就繼續不贅述了。
3.12 2018.1.7 廈門馬拉松
▲因為在廈門呆過兩年,我對廈門還是比較熟悉的。只是跑廈門卻還是離開后再回來,確實還是蠻感慨的。當年一起熱鬧的玩伴都已經畢業離開,總是讓人生出一種物是人非的感覺。不過好在人在前進途中,總會遇到新的同路人,應該能夠以此稍慰愁腸吧~其實旅程挺曲折的,周六一大早我還在廣州從化,趕早車到廣州東站,坐城鐵到深圳,再從深圳坐動車去廈門,一大早出發,竟然晚上七八點才到領物的廈門會展中心。此外,本來這次廈馬還是答應為一位朋友做私兔,帶她跑第一次全馬,結果她有事棄賽了。
▲不曾想,在42旅小伙伴群里,“美好生活”艾琳同學也是挑戰第一次全馬,而她師傅包老師因為舊傷復發決定第二天進入“賢者模式”,志在破四的艾琳沒了私兔,但得知第二天是雨戰她又有點沒底氣。想著我也沒什么完賽目標,就說領著她跑跑看好了,半程能跑152的她,因為缺練,最后5小時內完賽,雖然不盡完美,倒至少安全完賽,想來也是不錯。
▲只是,因為廈門地區那段時間干旱,比賽前后幾天人工降雨,使得我們迎著大雨跑步,然后我手機就華麗麗進水了。這是我很久以來第一次真實地感受到自己離了手機活得有多難:事先通知好的小伙伴都失聯了,然后特別氣人的是,手機黑屏了,但來電鈴聲什么的都還在,就那種“知道有人找你,但接不了電話,回不了微信”的著急狀態。好在身上還有幾塊零錢,坐車到之前讀書的地方,找到師姐她們,拿了個備用機,才勉強“續命”....這真是現實版的“人在囧途”。
3.13 2018.3.18 清遠馬拉松清遠離廣州不遠,清馬參加起來倒是方便,不過賽前住宿漲價真是離譜得每邊了,稍微近一點的旅館,要價都在120元起(不過2019年好像調控了,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
裝備:在經歷上次廈門馬拉松手機進水導致沒能記錄下完整軌跡后,我一直尋思著要不要添一塊運動手表。然后...我有了兩塊--Sunnto Spartan Trainer和Nokia Steel HR,當然,這兩塊手表的功能其實并不是特別棒,前者會出現突然丟失心率數據,后者其實就是塊智能手表,測測靜止心率、裝裝X就好了,多了的功能也沒有。
▲清遠旅游資源其實挺豐富,但也多是山水,市區景觀有限,不過我在賽道經過其中一座橋時的這番景致,看著還是挺不錯的。
▲學生志愿者的加油,特別有力。
3.14 2018.3.25 歡樂跑10公里.廣州站前文也說了,這又是一次被朋友哄騙報名后被放鴿子的案例,老實說我自己已經不喜歡跑10公里賽事了,因為會不由自主地變得很拼,然后就會很累。而且,歡樂跑的規則是,冠軍過終點后18分鐘內,如果選手跑過終點就可以領取一枚“歡樂英雄”戒指,2017年我拿到了,2018年,我慢了幾秒,沒拿到,雖然我不是很稀罕這東西,但真的沒有了,我還是很氣。
3.15 2018.4.1 東莞森林馬拉松東莞森林馬拉松其實是一個很小型的比賽了,舉辦方是當地的馬拉松協會,總體爬升超過1000m,算得上山地馬拉松。小型山地比賽有好有壞,不好的地方是山路醫療保障可能不是很有保障,難能可貴的是,賽道補給很不錯,而且固體食品都不是很硬,在跑動中補給,也不會戳傷口腔。
裝備:與之前無異,頌拓Spartan Trainer運動手表、Salomon Sonic跑鞋,基本上是能滿足使用需求的。天氣較熱,戴個頭巾可以作為止汗帶使用,就不用頻繁擦汗了。
囧途:又是一個有工作任務的周末,我到大嶺山附近時已經是晚上十點多,好在領物關門時間挺晚的,還是領到了參賽物資。倒是在路上轉公交時,因為饑餓,掏出包里的能量膠吃了一條。
▲這玩意兒真的好好吃~
▲山地馬拉松的另一個好處是遮擋真心不錯,即便比賽當天出太陽,但全程下來完成難度不會艱苦,這都得益于樹蔭遮擋。此外,四月初,漫山遍野荔枝花開,讓人心神愉悅。
3.16 2018.5.1 三門峽馬拉松因為去洛陽駐地出差,時間較長,我就搜羅了一下附近有沒有馬拉松賽事,然后就找到了三門峽馬拉松。三門峽我是很早就知道的,因為專業關系,很敬佩的一位前輩黃萬里先生,之前和三門峽水電站的故事讓我動容。不過后來行程匆忙,沒能去三門峽水電站看一看,如今想想還是很可惜的。
裝備:裝備的變化主要是因為出太陽戴了一頂李寧的空頂帽,以及換了一雙必邁42K,作為一雙國產鞋,其實功能還是不錯的,解決了之前必邁21K防滑性能不足的問題,在持久緩震和支撐上,做得也還不錯,最后對我的完賽成績也沒有負影響,中規中矩。
趣事:早上去參賽的時候,全副裝備,一位騎電動車的大叔路過瞅了我一眼,問我是不是去跑馬拉松,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大叔竟然熱情地騎著電動車載我去起點。這是我所有跑馬經歷中,遇到最熱情的市民了...
▲雖然參賽人數不多,不過偶遇三門峽馬拉松代言人的“跑圈高圓圓”梁鴻。還是蠻有意思的,小姐姐本人很熱情喲~
▲當然,作為中原腹地,三門峽的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從黃帝、大禹,仰韶文化到唐太宗時“中流砥柱”的典故,歷史感厚重。
▲如今,“天鵝城”三門峽仍是一座小城,卻也有著獨特的魅力。
3.17 2018.11.4 杭州馬拉松杭州是一座我很喜歡的城市(除了杭幫菜,哈哈哈),因為我最喜歡的詩人蘇東坡在這里留下過濃墨重彩的足跡,每次走在西湖邊,我都感慨萬千,這種歷史氛圍,我很難在別的城市體會到。此外,賽段經過的錢塘江大橋,因為茅以升先生的民族氣節,也往往讓我動容。
裝備:裝備大升級!裝備大升級!手上的運動手表變成了佳明Fenix 5 Plus,還添了一副高特的近視運動太陽鏡。相比之前的頌拓,佳明的這塊當時的旗艦表,心率記錄忠實準確,值得信賴,雖然在城市馬拉松中,測距總是多出來一些,不過總體性能我還是覺得很棒的。高特的近視運動太陽鏡,很是牢靠,終于免去了我推眼鏡的煩擾和表情猙獰時的尷尬。
囧途:我是周五晚上從廣州出發去的杭州,我了個乖乖,不知道什么怪力,讓我公交先是坐錯了,再是坐反了,結果趕著密集的人潮去擠地鐵,終于在快要停止檢票時過了檢票口,場面一度尷尬。
▲賽道邊的小姐姐們真好看...
▲宋兵造型也是讓人樂而開懷。
3.18 2018.11.18 肇慶馬拉松肇慶離廣州也不遠,不過在跑肇慶馬拉松之前竟然沒去過。肇慶得名于宋徽宗,意為“吉慶的開始”,其境盛產的端硯,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下高鐵時,聽到肇慶是中國yan都時,我一度露出老司機的笑容,卻不曾想原來是“硯都”的“硯”。肇慶馬拉松起初是個半馬賽事,在這一屆改為全馬,但其實后半段從七星巖跑到鼎湖山,除了山水,比較荒涼,所賴天氣陰爽,如果出太陽,應該會比較曬。
裝備:如前。
▲肇慶古城墻長約2800米,還是頗有一番特色的。
▲當然,一些地道的地方美食也是吃得到的。
3.19 2018.11.25 白云山半程馬拉松作為廣州市區唯一一家5A級景區,白云山一向游人如織。從西門到南門再回西門,剛好為一個半馬的距離,因此,西南西路線常被廣州當地跑步愛好者作為跑山訓練的理想場所。
▲無論是從山頂野望還是山下草坪逗留,在城市生活中,都是一種很好的放松。
3.20 2018.12.2 澳門馬拉松澳門,相比于香港,總感覺存在感要弱上許多。在這片緊湊的土地上,寸土寸金。澳門馬拉松起跑時間很早(早上6點),先經過我們熟知的葡京、新葡京、永利等著名賭場所在的澳門半島,再回到氹仔、路環,在荒涼區域進行折返跑,關門時間5小時,可以說是個嚴肅的精英賽事了(差點被關門的跑渣假裝大佬)。從體驗上,其實跑個半馬就足以體驗澳門馬拉松的精華段。
▲大三巴牌坊是一個外來游客必去打卡的所在,游人如織。曾經被葡萄牙殖民統治112年的澳門,有著濃郁的異域文化氣息,去一趟還是蠻耳目一新的。
▲和朋友一起去體驗“網紅”蛋撻瑪嘉烈,人爆多。
3.21 2018.12.16 深圳馬拉松深圳是一座我待過很久,揮灑過很多青春汗水的地方,有機會在深圳跑一場馬拉松,還是意義非凡的。深圳馬拉松在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區穿行,那是改革開放下深圳的腹地,沿途過去,都是發展的成績。
裝備:除了佳明Fenix 5 Plus,這場賽事中,我還佩戴了一塊佳明Instinct,在城市穿行中,佳明Fenix 5 Plus會多計距離,而Instinct出現心率突降的問題。
趣事:我住在龍崗朋友那,早上騎行27公里到起點,然后在4個半小時內完成了深圳馬拉松,感覺自己好棒棒!
▲深圳馬拉松賽道上,景觀無非高樓。
▲補給其實還是不錯的,當天陰天小雨,賽事難度大為降低。
3.22 2019.2.17 香港馬拉松香港馬拉松被形容為擁有“亞洲最虐賽道”,主要是因為過的橋多,穿的隧長,不過跑下來我覺得也就那么回事,感覺不是很虐。倒是因為參賽人數較多,而我又跑得慢,所以照片里都是扎在人堆里的感覺。
▲廟街,相信在很多人眼中都是獨特的存在,不管是古惑仔電影還是別的電影、TVB劇,出現頻率都很高,是經典的、魚龍混雜的地段(街邊還有小姐姐的喲~)。
▲以前在看TVB劇時,經常會聽到警察上司請手下人吃燒鵝什么,真的吃上了,我還是蠻激動的說~
3.23 2019.3.31 重慶馬拉松重慶是又一座我很喜歡的城市,2015年第一次去重慶,覺得重慶妹子都好好看啊~當然,還有個重要因素--火鍋,實在是太贊了!重慶以“山城”聞名,但賽道其實在南岸區和巴南區之間,非常平坦,如果天氣適宜,是比較適合刷PB的。
裝備:重慶馬拉松解鎖的新裝備是Rudy MAYA近視運動眼鏡和冰袖。冰袖自不必多言,在有太陽的時候可以減少曬痕,也可以用來擦汗,不好的地方就是有的跑友可能不是很能適應這種壓迫感。我的Rudy MAYA近視運動眼鏡是灰色鏡片,顏色比之前的高特黑紅色要淡,作為跑步、日用雙能眼鏡更為方便。當然,我的使用下來,感覺作為辦公用疲勞積累還是比較快的。
▲重慶市區的地標--洪崖洞和朝天門(長江和嘉陵江匯流于此)。
▲重慶的火鍋,也是我的最愛。一頓火鍋吃了175的男人,就問你們怕不怕?
3.24 2019.4.21 南京春牛首馬拉松南京春牛首馬拉松位于南京江寧區牛首山風景區周邊,這點與高淳馬拉松有點類似,區別于南京馬拉松。南京春牛首馬拉松雖然位于牛首山附近,但卻不跑牛首山,同時,賽道坡度卻也不小,完賽難度還是有的。
裝備:本著測試裝備的目的,在這次馬拉松上穿的是咕咚21K,相比于必邁21K的堅挺(可以穿來跑全馬),咕咚21K頗有后勁不足的感覺,在過半程后,持續緩震功能減弱,膝部收到明顯沖擊反饋。
趣事:南京春牛首馬拉松報名贈牛首山門票,所以周六逛牛首山結果爬到腿酸痛無比,要不是第二天起來后狀態不錯,差點棄賽;江寧是著名的西瓜產地,賽道上也有好幾個西瓜補給點,西瓜是真好吃,我吃嗨了,結果賽道上找廁所去了...
▲4A景區牛首山供奉著世界上唯一一塊佛頂骨舍利。初入牛首山,會感慨門票98的風景也就稀疏平常,直到到達佛境地宮,上下數層,極是壯觀。不管是建筑外觀、里面的臥佛還是地宮下的舍利塔,都讓人心生肅靜。
▲賽道上有西瓜的馬拉松一定是好的馬拉松,哈哈哈~
3.25 2019.9.29 柏林馬拉松
▲去跑柏林馬拉松可能是2019年對我而言,意義最非凡的一件事了。本來只是隨手參加悅跑圈的“跑者大學”活動,結果卻幸運獲得了前往柏林“游學”的機會(悅跑圈提供往返機票、酒店和名額)。當然,在這其中,也經歷了辦簽證、在柏林期間的出行等諸多事宜,感慨頗多,況且又是我第一次出國,所以相關賽記、游記也就更豐富。不過幾篇文章除了簽證攻略,其余的熱度都比較低,也不知道是我沒寫好還是朋友們不喜歡~
▲柏林地標--勃蘭登堡門和國會大廈。
▲味道超贊的柏林果醬包。
3.26 2019.10.27 黃山山地馬拉松黃山山地馬拉松是我第一次嘗試從公路馬拉松往野外拓展,結果因為訓練不足、水平太菜,在經歷一段垂直爬升1500米的臺階路后,在14公里CP1處被關門。像前文提到的,我雖然是個跑渣,但其實一直有底線,公路馬拉松如果跑到5小時開外會很受傷,越野被關門當然也是不能接受的。也就是在黃山山地后,痛定思痛,決定在別的賽事中找補回來,于是有了之后的莫干山越野賽參賽。
裝備:為了參加黃山山地馬拉松,我屯了不少裝備,奧尼捷越野背包、奧尼捷600mL硬水壺、奧尼捷2L軟水袋、凱瑪仕登山杖、凱樂石FUGA Pro NASA版越野跑鞋。可惜早早被關門,裝備性能都沒有得到充分檢閱。
▲即便沒能看成云海,但第一次參加野地賽事,還是覺得風景比公路賽事要好上許多。
▲參賽包了有一份三全的自熱牛肉面,網上賣30塊左右,這真的讓我見識到“貴族”牛肉面和普通幾塊錢一包的紅燒牛肉面的差距,好吃多了啊~
3.27 2019.11.10 南京馬拉松南京馬拉松是因為有個同學想跑,于是就跟他一起報名了。因為是他的第一次全馬,所以我也就純當摸魚陪他完賽了,結果竟然華麗麗地刷新了我自己的PW,真是讓人心生悲涼啊,哈哈哈~不過也看得出來,相比于剛開始跑馬拉松那會我現在還是胖了不少的,這就是典型的“干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真實寫照。
裝備:南京馬拉松更新的裝備有兩個:韶音AS800骨傳導耳機和索康尼勝利5跑鞋。我之前也用過南卡的骨傳導耳機,感覺起來,還是韶音的更好一些,轟頭不明顯,也穩固,外觀也更好看一些。索康尼勝利5跑鞋被稱為“長跑的頭等艙”,講求的也是個上腳的舒適腳感,穿著下來緩震是很不錯的,不過鞋面支撐性相對不足一些,對跑者本身素質提出了一些要求。如果讓我在Salomon Sonic和勝利5這兩雙定價相似的跑鞋中做選擇的話,我覺得前者我個人更喜歡一些。
囧途:這次南京馬拉松成行殊為不易,因為周六我在上海還有事,所以周五出發去了上海,周六一完事就往上海虹橋趕,到南京的時候已經天黑了,饑腸轆轆,很是狼狽。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也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我對有文化底蘊的城市向來很好好感,只是這次行色匆忙,也沒能刷一些地標什么的。不過賽道規劃還是不錯了,前半程經過了很多著名景點--總統府、南京博物院等等,老實說挺感慨的。
▲南京鴨血粉絲湯聞名已久,也不知道是不是賽后餓了,對于這樣不辣的食物,我也吃得很開心,希望以后有機會去南京再細品一下它的風味。
3.28 2019.12.1 TNF100 莫干山國際越野賽35公里組
▲在經歷黃山山地的折戟后,在小伙伴的鼓勵下,壓哨報了TNF100莫干山越野賽35公里組的比賽。相比于黃山的3300m總爬升,莫干山的1800m要溫和很多(也可以理解為我有點慫了)。不過因為TNF100的賽事方是匯跑賽事,所以報起名來眼睛還是不眨的。什么?沒聽說過匯跑賽事?就是那個辦無錫馬拉松和西安馬拉松的、為跑者提供保姆式服務的賽事服務機構啊!TNF100在國內有長白山、北京、秦嶺、莫干山、廣州等幾站比賽,這次感覺不錯的我,想著什么時候來刷個TNF100系列賽應該也是不錯的,不過以我拖延癥的性格,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完成這個小目標就是了。
裝備:我在跑野外賽事時,會穿上打底褲(卡爾美),一是可以減少樹枝傷害,二是年底了,山里真的是挺冷的,老大爺表示扛不住了。整套裝備跟黃山山地時一模一樣,不過這次多跑了21公里,感覺體驗就比較立體了。奧尼捷的12L越野背包,我比較喜歡,一是便宜,二是能裝啊~束身效果也不錯,不會顛。凱瑪仕登山杖是我隨便買的便宜徒步登山杖,好像是20塊錢一根,質量挺差的,這是我第二次用,其中一根就在半路上壞了,不過本著環保的認知,我還是帶著它回到了終點。凱樂石FUGA Pro NASA版上次沒完全檢閱,這次跑得盡興,發現大底防滑很是不錯,沿途我目睹很多跑友因為鞋子滑摔了屁股蹲,但我下坡的時候反而提速不少,也是因為凱樂石的防滑性給了我底氣。除此之外,也不擠腳、鞋頭保護性、緩震也不錯。
▲莫干山賽道上的竹海蠻有名的,雨后清新,拾級而上,“爽”得一比。
▲TNF本來是The North Face的意思對吧?但因為賽道補給太好,被跑友們戲稱為“The Nice Food”,在之前的賽記里跟跑友們交流時,就有老哥嘴饞差點停下來不想走了的。
3.29 2019.12.15 淮南馬拉松淮南馬拉松是一個很小型的賽事,我最后的成績排名也就400多名,在廣州、廈門這些賽事里,怎么的也得一萬名開外了。我其實挺喜歡小型賽事的,就像之前的三門峽馬拉松,我也很喜歡,我喜歡這種跑到最后沒幾個人的感覺,有種真正的孤獨跑馬拉松的快樂。不過淮南馬拉松還是有點過于不嚴肅了,起跑時間竟然迷之提前了9分鐘?賽道前半段跑過舜耕山,這季節倒是沒什么景致,不過難度之大堪比山地馬拉松,這導致很多跑友在那罵罵咧咧(我是沒所謂,跑山比跑高新區快樂多了,哈哈哈...)不過前半程跑山的設定,在之前的南京馬拉松上也得到了體現(那次跑的是鐘山風景區),跑友們都說虐,跑完越野回來的我都很喜歡。
▲淮南馬拉松讓我覺得比較逗的是,我們真的繞著淮南理工大學的幾個校門幾乎跑了一圈,跑半天發現面前還是淮南理工時,我的心情是:這學校真大啊~
▲來一趟淮南,沒理由不來一碗淮南牛肉湯啊~其實淮南牛肉湯我在合肥也吃過,兩地的差異小于我在蘭州和外地吃蘭州牛肉面的差異,不過我還是愛吃這玩意的,就是找半天沒找到油辣椒,這讓我很憂傷~
附淮南馬拉松詳細賽記...個毛線啊!12月15日就跑完的比賽,愣是到現在都沒有動筆寫賽記,我果然在摸魚的路上漸行漸遠...
4.總結不知不覺,跑步已經三四年了,難得總結一回,感覺很多回憶涌上心頭。從剛開始的抓瞎亂跑,到后面突破自己的PB或PW,然后攢了不少跑步裝備,真真的滄海桑田。
在這幾年里,因為跑馬拉松頻次比較高,總有一些朋友覺得我無所事事,閑得一筆。跑步之初,偶爾會發發朋友圈,后來也就意興闌珊,不愿意在朋友圈里分享,覺得沒有必要。我一直覺得跑馬拉松只是一個個人愛好,就像別人“抽煙、喝酒、燙頭”一樣,但在別人眼里,也許是我在“炫耀些什么”。在進入公共平臺后,每個賽事都有堅持記錄(也許流水,但不水),同時也分享一些跑步裝備的使用體會。對跑步真正感興趣的朋友,點進去進行一番討論什么的,總覺得比發到朋友圈讓人誤解成“曬”更開心,我也幾乎都一一回復的。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