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文菌!
1、家里閑置的硬盤有點多,大概10幾塊閑置的,想著組裝一臺機器較小,而且盤位較多的NAS!
其實最早看上的是華擎的Z370M Pro4 這個主板,后來無意間在咸魚刷到了120塊錢的主板,一看布局,這好像就是簡化版的華擎Z370M Pro4呀,果斷下手:
后來才發現,這個主板,很好買,還有98塊錢包郵的:
2、查了一下官網的介紹,這個主板也是不錯滴,除了沒有NVME插槽,其它做NAS也很好。
而且直接在官方網站升級最新BIOS,就能支持8-9代CPU:
3、這個主板最大的特點,是有2條PCIE*16插槽,第二條是x4模式,也是和Z370M-Pro4主板一樣的,這個正是我需要的:
因為一個插槽用來接萬兆網卡,一個插槽接陣列卡,剛剛好:
4、買回來的時候,我正好對比了一下我的華擎Z370M-Pro4,其實除了沒有NVME接口,其它方面都幾乎一樣,也是6個sata,2個PCIE*16的插槽:
5、主板解決了,再來解決機箱問題,要知道一個NAS的機箱,是非常的昂貴的!
很多時候,機箱的價格已經占到NAS的2分之一了!那么我這個是閑置的硬盤組裝的NAS,自然是不需要用熱插拔的機箱,而且對機箱的體積也不會太在意,比中塔機箱小的M-atx機箱最合適了!
看了一圈,找到了這個先馬平頭哥M7的機箱,在京東購買,159包郵,直接送到家,很經濟實惠:
6、CPU,我這次選擇的是i3-8100t這個cpu,其實除了DTP35w,其它和i3-8100不帶T的沒什么區別,功耗上實際也體驗差不多!價格是520元入手的,還是很實惠的:
7、內存條,是很早之前,在京東買的全新的4G內存條,協德的DDR4 2400頻率的。
由于是閑置的NAS,我也只打算用來作為存儲服務器,壓根不需要當成ALL IN ONE來使用,所以內存4G,就完全夠用:
8、CPU散熱器,用的是超頻三的青鳥,這個散熱器還送硅脂,很便宜,只要14.25元,全新包郵到手,站內經常有推薦:
9、最后是陣列卡和萬兆網卡了,陣列卡依舊選擇 LSI 9211-8i,我是在咸魚上找的拆機卡,成色真的非常的好,賣家已經刷了IT直通模式,也就是擴展硬盤使用!
陣列卡和PCIE轉SATA來對比,陣列卡能帶更多的硬盤,而且接線也很方便,是SAS一分4SATA線,感覺很好用:
IT直通模式,是不需要設置陣列卡,插上陣列卡和硬盤線,就能直接讀取硬盤數據:
10、萬兆網卡,我買的是淘寶上一家JS的,那時候CX341A萬兆網卡還沒被大家推廣,比較貴,現在這個萬兆網卡,100元左右就能買到:
11、最后就是這個硬盤盒了,因為我買的先馬平頭哥M7這款機箱,只支持兩塊3.5寸的硬盤,想要擴充到8個3.5寸硬盤,就需要硬盤籠子!
但是硬盤籠子比較丑,而且中間的硬盤貼合得很緊,散熱也不好,我花了很長時間找到這個3.5寸硬盤盒,可以安裝2個3.5寸硬盤,我一次性買了3個,加上機箱的2個盤位,一共8盤位:
12、以下就是所有物品的清單了,電源是我閑置的ATX電源,大家如果要買電源,買個200左右的就很穩了,總價1300多元,就能得到這么一臺超強性能的8盤位NAS,真的是不錯的哦:
要知道,萬由810A的NAS機箱整機價格就要1500元左右,真的喪心病狂了!
13、也許有小朋友會問,這個先馬M7機箱會不會很大呢?
其實比之前組裝的分形工藝R5機箱要小很多很多了,對比一個8盤位的NAS機箱,可以看到也就大一點點而已,但是空間和散熱都要好很多:
14、這個8盤位機箱幾乎和萬由810A差不多大,所以先馬M7,這個M-atx機箱的體積還是可以接受的,總之,比中塔機箱小很多就是了:
1、差不多,所有的東西就是下圖這些了,開始進行組裝吧:
2、先馬M7,平頭哥機箱的顏值還是非常不錯的,前面板還可以安裝2個14CM的大風扇:
3、華擎B150M Pro4S主板,剛剛也放過圖了,這次用的大機箱,所以CPU散熱就可以用便宜一點的:
4、這塊主板,最讓我滿意的是這2條PCIE*16的插槽,開森:
5、內存條,協德DDR4 4G內存,還是可以的,主要便宜,之前69元京東購買:
6、首先,安裝電源到機箱:
7、然后安裝主板到機箱,并且插上電源的線,這個主板CPU供電是需要8Pin的線的:
8、組裝完成!非常的簡單,我們開機看看,接上鍵盤鼠標,HDMI,電源線,開機:
9、成功開機,由于這個主板,我還沒有升級BIOS,所以先用的I3-6100來測試的:
10、然后,我們來安裝陣列卡,這個陣列卡的成色真的是太完美了:
12、再安裝萬兆網卡,多盤位的NAS,不用萬兆網卡,感覺有點浪費,萬兆網卡可以用直連的方式和PC進行連接!
當多盤位NAS,組了RAID5 、 SHR 這種陣列模式后,就可以速度疊加,非常的給力的:
13、閑置的硬盤有1T的、3T的,這種硬盤,也賣不了幾個錢,不如組裝NAS利用起來:
14、首先,安裝到機箱自帶的3.5寸硬盤架上:
15、安裝后,順便把SATA線和SATA電源線都接好:
16、然后,來安裝這3個硬盤盒,這個硬盤盒,做工還是很不錯的,抽屜的形式:
17、安裝進去也不需要螺絲:
18、硬盤盒我準備這樣子放:
19、當硬盤都安裝后,也是可以的:
20、機箱需要拆除前面板,然后進行操作:
21、這個時候還需要一條SATA電源轉接線,大4P電源 1轉4的那種:
22、然后安裝到硬盤上:
23、背部走線也控制一下:
24、為了更好的散熱性能,我在機箱內部又安裝了2個12CM的風扇:
25、然后安裝上前面板和側板,我們就安裝完成了:
26、進行開機,成功點亮!??!旁邊的這個粉色小主機,也是一臺NAS,后續再進行分享:
1、隨后,我在華擎的官網找到了BIOS:
2、進行升級BIOS,很簡單:
3、官方的BIOS升級后,直接安裝B0步進的i3-8100t處理器,能成功點亮,一切都很穩:
4、進CPU-z看了一下,沒有任何毛病:
5、然后這臺8盤位NAS,我主要是用來存儲數據的,當然,i3-8100t這個處理器,也可以用來影音轉碼等操作,我的文章也算是拋磚引玉,大家可以自行定奪!
這臺NAS不管是價格,還是體積,還是性能,都已經遠遠超過這個價位里的任何一臺NAS了!
還是很值得的,我這邊就直接安裝了黑群暉系統,推薦安裝DS918+,能完美轉碼,兼容萬兆網卡,兼容多盤位,兼容陣列卡!
安裝教程,搜下阿文菌 黑群暉即可找到。
6、八個硬盤都識別了:
7、萬兆網卡也成功識別:
8、由于這個硬盤盒里面的硬盤空隙很大,比一般硬盤籠子的硬盤緊貼著不同,這個硬盤盒非常適合硬盤散熱,所以我的硬盤溫度控制也不錯:
炎炎夏日下,只有30-35°,還是很不錯的,在滿載下也才40°出頭:
9、陣列方式,我推薦使用SHR這個方式,方便我們后續升級和降級空間:
而且還有1個硬盤的容錯功能:
10、功耗方面,能達到90瓦的功耗,因為硬盤數量太多了,有8塊,而且還是用的ATX電源,所以功耗就會高很多:
要降低功耗,可以換1U電源,但是萬兆網卡和陣列卡都會進行費電操作,所以多盤位NAS,我就不糾結功耗了,要降低功耗只能減少硬盤數量,減少各種網卡,用最高效能的電源,都是人民幣?。。?
(每次都有人問,這個看功耗的軟件是什么,我這里再說一遍,是米家智能插座,米家APP里查看的,希望能幫助大家)
11、由于是DS918+固件,也是完美支持轉碼的,用SHH連接NAS后,可以看到集成顯卡驅動,這樣安裝Jellfyin、PLEX、EMBY都能正常轉碼解碼:
12、關于如何使用,還是看我寫的DS918+固件的安裝文章,里面有詳細的介紹!
依舊搜下,阿文菌黑群暉教程!
13、最后,我們來測試一下萬兆網卡,在網絡里面有千兆網卡和萬兆網卡兩種IP地址。
我們打開計算機,在地址欄,輸入\\萬兆網卡IP的地址,回車,登錄到NAS:
這樣,我們的連接就是通過萬兆網絡進行連接的,切記,自己的PC電腦也要有萬兆網口哦!
14、萬兆網卡,傳輸速度大概在600MB/s左右,純機械硬盤為什么能達到這個速度?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在硬盤有陣列的硬盤下,速度會進行疊加!
疊加公式是,速度 = 單個硬盤速度 *( 硬盤數量 - 1 )
簡單解釋一下,這里一共有8個硬盤,每個硬盤如果說傳輸速度在90-100MB/s,那么8-1 =7 然后乘以 單個硬盤速度,理論上就有630MB~700MB/s的速度,再加上一些損耗,所有600MB/s左右,也是很好理解的!
15、如果硬盤數量再多一些,比如我之前組裝的14個硬盤的NAS,那么可以達到萬兆滿速,也就是1Gb/s 的速度,所以大家懂了么,為什么要用萬兆網卡了!
又到了總結的時候了!到此,這臺NAS也折騰差不多了,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前前后后也話了好幾天的時間了!
這次的文章,最大的亮點有兩個!
一是這個B150M pro4S的主板,只要1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然后升級BIOS就能支持8-9代CPu,用來做NAS非常的合適!
另外一個亮點是3.5寸的硬盤盒,這個硬盤盒,價格也不貴,但是可以擴充機箱里的3.5寸硬盤的位置,非常的給力哦!
好了,到此,這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如果您購買NAS,對機箱的體積要求不高,價格想要便宜一點,完全可以參考這個方案進行組裝!
不過,如果您想要一臺7*24小時,穩定運行的NAS,我個人建議,還是上白群或者威聯通,雖然性能不如DIY,但是穩定!
DIY的NAS,性能確實爆炸,這臺NAS就算以后不用了,直接拆了硬盤,也可以當一臺小電腦使用!想想也是不錯的,先馬M7平頭哥的機箱顏值也很在線!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到大家,我們下次再見,下次再來分享一些有意思的數碼產品,期待一下哦!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還是有一點點的幫助的話,也歡迎點贊、收藏、評論一下下,您的支持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非常的感謝大家!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