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回想中國的歷史中,酒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喝酒或是帶有一份詩意的,而或英雄壯士也總能喝酒。多少的典故、詩詞都是在酒的成就下才完成。而今,酒也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烹飪飲食或養生保健沒有酒也就乏味了。
一方面歷史和生活中的酒是無法取代的,同時,能被叫做好酒的卻又不算多。畢竟好酒的誕生需要集齊空氣、土壤、水和微生物等不同的因素。我們熟知的貴州、四川的一些地區是這樣。而在孔子的故鄉-曲阜也是這樣。曲阜是個三面環山,水資源豐富的地方,加之雨熱氣候為釀酒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繁衍提供了條件。加之,這里本就獨具歷史,讓好酒還有了獨有的氣質。
近期收到的子約(原漿版)65°濃香型白酒就是一款這樣有氣質的好酒,子曰:好酒名子約。在收到快遞后,取掉包裹細致的防護層之后看到了子約的本體。極致簡約有獨有儒雅氣質。盒體的燙金字體為蒼勁有力的書法。所以,這是一款招待貴賓而不失風范的好酒。當然,貪杯的我可能等不急清幽的來臨便要飽口福了。
盒體上可見其原料為五糧釀制。據說釀造的五糧取至溫帶季風氣候區,并優選處理的緣故。且高粱占比48%。所以帶來了發酵后酒體飽滿、醇厚的特點。
GB/T10781.1的執行標準則說明這是純糧釀造的酒。具體的說就是以糧谷為原料,經傳統固態法發酵釀造而成的濃香型白酒。
包裝的開啟方式很有特點,當然這樣的設計也保證了到我們手里的酒是從未被開啟的。酒瓶的設計和盒體一樣簡約儒雅。
這款酒的特點是選取了2014年所釀制的優質原酒。經過了5年時間的陶壇儲存。所以新酒的青澀已經退去,并將邁進老酒的行列。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這是65度的原漿酒,與市面上的酒多見為45度或52度的酒不同。65度的酒指在酒的發酵過程中,直接用糧食發酵,再加上曲,發酵以后,就變成了不勾不兌的原始的酒的形態,所以被叫做原漿酒。
換個說法就是這度數的酒不是那種勾兌酒。那么在飲用的時候也就更為健康和安心。
500mL的容量在我看來是很適合親友相聚的時候飲用。想想三五好友把酒言歡,夫復何求。
酒壺的另外一側是孔子像,即孔子恭迎圖。我想在招待友人的時候這也儒雅的體現出主人家的獨有品味氣質以及熱情好客性格特點。
雖然我從多個方面說明了這款就在招待親友的時候是合適的,不過,好酒自己先嘗嘗味道。
封條是孔府家酒的專屬封條。這樣述說著這酒的血統,我們知道孔府家酒至上世紀80年代投入市場后受到國內外用戶廣泛歡迎。我想而今的子約也將和孔府家酒一樣。畢竟子約原漿酒是由非遺大師馬強、山東首屆釀酒大師魏金寶以及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國家級品酒師孔祥亮帶隊摘取中段優質原酒。將酒頭和酒尾已經取掉。
酒封開啟,香氣四溢,濃香卻不濃烈。聞之,舒服和諧,和酒壺的包裝一樣儒雅、悠遠。
酒封的設計滿足了我多次防風開閉的需求。輕松且密閉性極好。我想在喝完這壺酒后我會留著這個酒壺,一方面是精致的外型可做裝飾,另外裝酒也是極好的選擇。
子約的香味讓我有立刻品嘗的沖動,這時候我拿了一個干凈的杯子,倒出的時候主體香味突出,沒有邪雜氣味,而一旦倒出來后幽香撲鼻。這時候不喝也是種享受。
好聞的忘記停了下來,撒了一些出來??上?。而這下子小屋子都被這芳香包裹,甚好,不可惜。而細看杯子中的酒,酒體澄清透明,不渾濁,無懸浮物及沉淀物,微微搖晃明顯的掛杯。
奇怪的是,我在聞聞味道的時候便有一種愉悅感。這時候我對“酒香不怕巷子深”這樣的說法也有了切實的感受。
品一口,在酒體進入口腔的瞬間可以感受到豐滿醇厚濃郁,從口腔到喉嚨再流淌到胃里由書生意氣漸變為俠客丹心。豪爽不必言表,杯杯美酒皆懂我們的英雄氣兒女情。同時,在味覺的感知上酒的醇香度持久,落喉爽凈,且飲后滿口生香,回味悠長。
好酒待貴客,是的。哦,也不是,這次我自己享受了先。
獨自享受了第一壺子約??偟膩碚f,這是一款純正的原漿酒。它出自名門,選用精糧。儒雅和豪爽并存。值得品嘗。